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钟声破晓--民族之觉醒(东方近代和现代文学故事)/快乐读中外文学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近一百多年来,亚非文学在东西方文化交汇、撞击下走向现代化,文学创作深刻折射出鲜明的民族觉醒的时代烙印。由范中华编著的这本《钟声破晓--民族之觉醒》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民族主义文学和启蒙文学作为文坛主流的历史走向和时代发展特点,同时对其中的名家名作做了通俗的解读。

内容推荐

《快乐读中外文学故事》丛书精选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精彩的故事浸润青少年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这些故事和其中阐释的哲理,让青少年的心灵受到鼓舞和升华,活得更有激情;让青少年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时,从中汲取力量;让青少年在惶惑、烦恼时,从中获得慰藉;让青少年在青春的叛逆情绪中,被生活的真善美所感动。共赏隽永不朽的文学魅力,领略震撼灵魂的睿智哲思,让青少年站在世界的起跑线上,轻松阅读,快乐进步!

《钟声破晓--民族之觉醒》就是该丛书之一,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民族主义文学和启蒙文学作为文坛主流的历史走向和时代发展特点,同时通俗地解读了其中的名家名作。

《钟声破晓--民族之觉醒》由范中华编著。

目录

坪内逍遥:东方破晓的钟声

近代文学的曙光:二叶亭四迷

森鸥外与青春时代的回忆

“彻悟”人情世故的幸田露伴

喜欢汉学的日本文坛领袖

一叶平静:轻舟渡红尘

岛崎藤村:青春的吁求

巫山易水中的泉镜花

德富芦花:望帝春心托杜鹃

渴望惊异的国木田独步

田山花袋的<棉被>和私小说

石川啄木:生活的短歌

文学至上的谷崎润一郎

“自我”盛开的花:志贺直哉

探索生活之路的有岛武郎

新思潮派的代表芥川龙之介

菊池宽:人生第一,艺术第二

佐藤春夫:一朵病蔷薇

高村光太郎和永远的智惠子

岛村抱月:花落人亡两不知

性格破产者:广津和郎

宫本百合子:不屈的《女性》

为信仰活着的小林多喜二

川端康成的孤儿根性

川端康成与四位千代

走进雪国的川端康成

石川达三:争取真正的自由

被俘虏的作者:大冈升平

平冈公威时代的三岛由纪夫

三岛由纪夫的死亡演出

“丧失为人资格”的太宰治

日本的“卡夫卡”:安部公房

父与子难忘的人生之旅

颓废的“透明族”文学

挑战社会的山崎丰子

一代推理巨匠:松本清张

水上勉:宝剑锋从磨砺出

森村诚一:不可证明的证明

渡边淳一的“失乐园”

村上春树:跋涉在挪威的森林

李文烈:韩国近代文坛翘楚

泰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西巫拉帕

克立·巴莫:皇族·政治家·作家

尤今:永远不倦的旅人

菲律宾民族英雄:黎萨尔

普拉姆迪亚与布鲁岛小说四部曲

神人合一的印度文豪泰戈尔

在中国的“仙翁”竺震旦

孟加拉第一位职业作家:萨拉特

平淡是真:普列姆昌德

突入小说禁地的安纳德

关注社会,见证历史的钱达尔

印度新派小说家:沃尔马

魂系以色列的阿莫斯·奥兹

巴鲁迪:埃及诗歌复兴的先驱

“尼罗河的莫泊桑”:台木尔

思想的修士:陶菲格·哈基姆

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法格海

米斯阿迪:阿拉伯世界的浮士德

试读章节

妻子刚刚去世,童年时代就已结婚的二女儿莱努迦也身染重病,为了让病人换一换空气,他带着二女儿、三女儿和小儿子萨明德拉,先后到喜马拉雅山的哈扎利公园和阿尔莫拉地区居住,一边照料生病的莱努迦,一边帮助两个年幼的孩子摆脱丧母之痛。1903年,在母亲去世九个月之后,十三岁的莱努迦也离开了人世。莱努迦天资聪颖,生性活泼,泰戈尔曾对她寄予极大的希望,没有想到女儿就这样夭折了,做父亲的悲痛是可想而知的。值得一提的是,泰戈尔面对这接踵而来的悲哀,都以超乎常人的坚强忍受住了,这让他更深切地体悟到生与死的滋味。

1905年1月19日,泰戈尔挚爱的父亲在八十七岁的高龄去世,而这一年,孟加拉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担任印度总督的寇松勋爵是一个顽固的殖民主义者,他颁布了企图分裂孟加拉民族的全孟加拉分治的法律,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民族反抗情绪,很快,爆发了席卷全国的自治运动。这场自治运动是一场反对英国政府分割孟加拉的政治运动。同时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场经济运动,因为人们在这场运动中抵制英国和外国产品,试图振兴民族工业。民族解放的烽火迅速燃遍全国。

泰戈尔是一个讲求实际的爱国者,他认为人民应该把热情投入到孟加拉民族的真正复兴发展的事业中去。因此,当人们高喊摧毁一切的时候,他在忙于重建;当人们焚烧外国货的时候,他在探讨如何发展印度的传统技艺:当政治家们在城市里发表狂热的演讲时,他却号召人们到农村去做些实际的工作;当人们愤怒地谴责英国殖民主义者的时候,泰戈尔却不断揭露种姓制度本身的罪恶,以及印度国民的不卫生、贫穷和无知。

全国自治运动越演越烈,向武装斗争的方向急剧转变。诗人在这时候突然急流勇退,陷入到思想困境之中:一方面他希望印度独立、自由,另一方面他又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他不赞成用暴力手段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而是期望走上以改革实业复兴民族的道路。他的退却立即遭到了来自各方的严厉谴责和批评,广大公众甚至咒骂他背叛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英国殖民政府也认为他是一个对其统治产生威胁的危险人物,暗中派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还秘密下达文件,勒令印度的亲英分子不得把子女送到泰戈尔的学校读书,也禁止任何形式的对“和平之乡”的援助。

泰戈尔的自治理想破灭了,他远离斗争,背负着精神的苦闷和孤独的忧伤,兢兢业业地继续着“和平之乡”的教育活动。

诗人承受着来自家庭和民族的悲痛、死别、责难,但孤独的泰戈尔并没有被痛苦击倒,相反,深沉的情感使他的创作越发具有了崇高纯洁的艺术气质。在这段艰苦岁月里,他创作了长篇小说《戈拉》,它的出版确立了泰戈尔在近代印度首屈一指的小说家地位。他对神与宗教的洞察也越加深入,他把对宗教、对神灵的各种感受都融入到了优美的诗句中。

1909年到1910年,泰戈尔用孟加拉文写下了一百五十七首具有浓厚宗教气息的诗歌,在1910年以《吉檀迦利》为书名出版。

1912年,泰戈尔和儿子、儿媳同行前往英国。在伦敦,他的朋友,时任伦敦国家美术学院院长的罗森斯坦深深地被泰戈尔的诗文吸引住了,奇文共欣赏,他马上把这些作品送给英国的文学评论家安德鲁·布拉德过目,二人一致认为:“看来我们中间又产生了一位伟大的诗人。”罗森斯坦又把泰戈尔的诗稿寄给了英国大诗人叶芝,叶芝同样对其诗作中清新、深邃、宁静的东方色彩赞不绝口。美国诗人庞德和英国最大的一家报纸《泰晤士报》文学副刊也给予这些作品以极高的评价。《吉檀迦利》于1912年11月在英国伦敦出版,在英国读书界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在伦敦的四个月里,他会见了萧伯纳、高尔斯华绥等文艺界名人,泰戈尔俊美的外表与他的睿智交相辉映,在众人眼里,他简直成了东方智慧的化身。1913年1月,泰戈尔又赴美访问,发表了多次演讲。1912年到1913年是泰戈尔走向世界的一年,西方读者第一次看到了一位纯真如孩童,深沉如哲人的东方诗人。在19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过程中,英国作家穆尔以英国皇家文学协会成员的身份,提名授予泰戈尔这项世界最高的文学奖,最终泰戈尔以委员会全票十五票中的十三票当选。11月13日,泰戈尔因《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传到了“和平之乡”桑地尼克坦。亚洲人获此殊荣,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P183-18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钟声破晓--民族之觉醒(东方近代和现代文学故事)/快乐读中外文学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范中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886582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2012186765
中图分类号 I247.8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9
172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