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欲望的新科学
内容
内容推荐
为什么人人都偏爱真迹?为什么真实故事比虚构故事更能吸引人?如何找对适合你的伴侣?超受欢迎的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布卢姆通过这一经典力作,为我们揭示了带给人类快乐的事物背后的秘密,以及左右人类好恶的根本原因。
布卢姆基于认知科学、社会和发展心理学、进化学、语言学、神学和哲学领域的全新研究,向我们揭开了一个颠覆性的真相:人类的快乐是有深度的,我们对事物的兴趣并不局限于表象,还与事物的本质或本质属性有关。比如,我们愿意花高价买下名人穿过的衬衫,不自觉地认为昂贵的红酒更好喝,连孩子也会毫不犹豫地拒绝自己心爱玩具的复制品,这都是事物的内在本质在起作用,而我们都是本质主义者,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影响我们从中获得的快乐,并决定我们做出何种决策和成为什么样的人。
作为“人类如何理解世界”这一命题杰出的研究者,布卢姆在本书中几乎倾注了该领域的全部前沿研究和他先锋性的观点。如果你是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你看到前沿、海量的研究精华;如果你是管理者和教育者,你将看到有力激发他人潜能和兴趣科学方法,如果你是偶然翻开本书的任何一个人,你必将欣喜地看到,你将经由本书对我们所处的人类社会有全新和多面的认识,你将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与心理有更深刻的洞察,你将趋于走向一种更为饱满的、有价值的幸福人生。
目录
引言 人类生来就有固定的快乐清单
固定的快乐清单,后天无法再增加
事物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如何对其定义与分类
警惕本质主义的偏见
儿童是天生的本质主义者
将同类个体区分开来的“生命力”本质
探寻欲望与快乐的源泉
第1章 人间至味是清欢:什么决定了我们的饮食偏好
你是不是个“超级品鉴家”
我们为什么不吃看起来恶心的东西
你吃什么,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
感官和思维共同决定了我们对食物的看法
人类的喜好是有深度的
第2章 只愿君心似我心:爱与性的愉悦为什么是永恒的主题
什么是繁衍的头号杀手
越来越复杂的性
外表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3个问题帮你找对伴侣
关于婚姻的是非题
我爱你是因为你是你
“爱不是用眼睛看,是用心感受”
第3章 除却巫山不是云:为什么有些东西永远无可替代
我们依据什么衡量事物的价值
与物品的共同经历,影响着人们对它的评价
名人效应
物品的魔力:让人睹物思人,又是原物主的一部分
物品是独立的个体,而非属性的总和
它们的无可替代源于“经历”的本质
第4章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什么我们会对艺术表现力孜孜以求
为何人人都是真迹控
耳朵的盛宴:音乐是人类独有的快乐来源
实物的逼真写照能像实物本身一样带给人快乐
艺术是一种自我表现
人们对原作的历史着迷,才会对原作情有独钟
对艺术品的评价,取决于人们看待它的方式
体育运动和艺术都是人类本质主义观的外在表现
丑陋的艺术也能带给人快乐
第5章 庄生晓梦迷蝴蝶:为什么想象力让我们沉浸在快乐中
从游戏中获得快乐
元表征是想象力带来快乐的核心
故事带来快乐
从角色与自己、现实与虚拟的双重视角获得快乐
从小说中获得快乐,是进化的意外,而非必然
虚拟与真实结合,让快乐加倍
第6章 古来苦乐即相倚:为什么我们会在“自找苦吃”中获得愉悦
出色的故事,就是让人分不清现实和虚拟
安全感与快乐
为什么孩子比成年人更能体会到快乐
恐惧和悲痛会带来愉悦感
为zui糟糕的事做好准备
主动选择痛苦
白日梦就是快乐的演练场
结语 深度愉悦:探寻更深刻、更复杂的本质
进化的本能只会要求自我满足,而非自我优化
永不停歇的好奇心
敬畏感是促使我们不断探索的动力
想象力造就一场“思想实验”
导语
●超受欢迎的耶鲁大学心理学家经典力作
作为世界知名认知心理学家,屡获心理学、教育和写作领域大奖的杰出研究者,“耶鲁大学zui受欢迎的心理学教授”,布卢姆沉淀多年之后推出了这一经典力作,书中包含诸多领域的前沿研究和革命性的观点,是布卢姆的代表作。
● 揭示带给人类快乐的事物背后的秘密,找到左右人类好恶的根本原因
布卢姆基于认知科学、社会和发展心理学、进化学等领域的广泛研究,揭示了带给人类快乐的事物背后的秘密,从而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人类偏好与决策背后的种种动因,更好地理解自己、他人和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想知道关于人类快乐的根本秘密,这是一本绕不开的书。
●史蒂芬·平克、乔纳森·海特、丹尼尔·吉尔伯特、《时代》杂志、《纽约时报》、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贝小戎鼎力推荐!
● 湛庐文化出品。
书评(媒体评论)
布卢姆是深沉的思考者,同时又是通俗的科学
写作者。他用鲜活的例子、明晰的语言天才般地阐
释了我们从来没想过的见解。这些见解如此新颖独
特,直指人心。
史蒂芬·平克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畅销书
《理性》《当下的启蒙》作者
顺着快乐的小径,布卢姆把我们引入了不可思
议的人类乐园。在这段旅程的终点,我们发现了一
个简单而又非常有价值的真理:我们都是本质主义
者,并受这种倾向驱策。
乔纳森·海特 知名心理学家、《象与骑象人》
《正义之心》作者
阅读这本书不仅令人愉悦,更能获得深刻的启
发。它出自心理学领域深刻的思想家和杰出的作家
之手,每一章都如此清晰又迷人,我想你一定会细
细阅读,爱不释手。
丹尼尔·吉尔伯特 社会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心
理学教授
布卢姆在这本涵盖科学实验、金句、哲思和故
事的通俗著作中,深入探讨了食物、性、艺术以及
其他主题。就连“快乐原则”的提出者弗洛伊德本
人,也应该会毫无疑问地赞同他。
《时代》杂志
这是不同于任何一本幸福之书的佳作,书中没
有关于如何通过整理衣橱变得更快乐的建议,布卢
姆探讨的是比单纯追求心情愉悦更深刻的事物。
《纽约时报》
引人入胜,令人回味……布卢姆是一位笔触流畅
、文笔清晰的作家,他对快乐的反直觉主张实在令
人着迷。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
作者通过一些生动的案例,揭示了我们为什么
会喜欢某些东西:这些东西触动了我们拥有了几百
万年的心理动机。书中的结论与我们的直觉或常识
是相违背的,它提醒我们应时刻反思自己的思维方
式。
贝小戎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精彩页
引言 人类生来就有固定的“快乐清单”
赫尔曼·戈林(Hermann Goering)曾是希特勒的指定接班人,在因“反人类罪”被处死之前,有一件事使他意识到,他曾有过的某种快乐被人偷走了。当时,用一位目击者的话说,戈林看上去“好像生平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罪恶的存在”。
这种“罪恶”指的就是,荷兰画家、艺术品收藏家汉·凡·米格伦(Han van Meegeren)骗了戈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戈林用137 幅名画跟米格伦交换了落款为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的画作《耶稣和通奸的女人》(Christ and the Adulteress),这137 幅名画现在总价值超过1 000 万美元。戈林跟希特勒一样,都是狂热的艺术品收藏家,在欧洲各地搜刮艺术品。他疯狂地崇拜维米尔,《耶稣和通奸的女人》是他最喜欢的一件藏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盟军发现了这幅画,并得知是米格伦卖给戈林的。米格伦因此被逮捕,并以“将荷兰大师的作品出卖给纳粹”的名义受到审判。这可是叛国行为,按律可判死刑。
在监狱里待了6 个星期后,米格伦终于认罪了,不过他认的不是叛国罪,而是另一种罪名:欺诈罪——他卖给戈林的是自己画的赝品,并非维米尔的真迹。他同时还承认,他画了很多类似的赝品,包括《在以马忤斯的晚餐》(The Supper at Emmaus)。
起初,没人相信米格伦的话,为了检验他说的是否属实,法官要求他重新画一幅维米尔的赝品。米格伦花了整整6 个星期作画,在此期间,无数的记者、摄影师以及电视摄制组都来抢新闻,而他则用大量的酒精与吗啡来辅助自己作画。荷兰的一家小报曾这样报道:“他为了活命而作画!”最后,米格伦绘制出了一幅维米尔风格的画作,这幅画比他卖给戈林的那幅还逼真。最终,米格伦因被判罪名较轻的欺诈罪入狱一年。不过,他在服刑前就去世了,并被认为是一个民间英雄——他欺骗了纳粹。
稍后我们再讨论米格伦,先来说说被骗的戈林吧。当他得知自己最心爱的藏品居然是赝品时,会是怎样的心情啊!在很多方面,戈林都不是普通人,他极其自恋,对他人的痛苦与遭遇异常冷漠无情,某个曾经采访过他的记者将他描述为“十分友好的精神病患者”。他在得知自己被骗之后感到十分震惊,但这其实不足为奇。这种震惊部分来自被骗后的羞愧感,但不尽是如此,因为就算没有被骗,而是由于他人的无心之过让戈林得知自己的心头爱是赝品,那种因拥有真迹而产生的快乐也会慢慢消失。毕竟,买一幅维米尔的画能带来的快乐主要建立在画是真迹的基础上,而如果画是赝品,那么买画的快乐就会逐渐消失;相反,如果发现买的复制品或仿制品是真迹,那么买画的快乐就会大大增加,画的价值也会提升不少。
不仅是艺术品,能带给我们快乐的其他日常物品也是如此,我们对某个物品的背景与历史的不同看法会带来不同的快乐。如以下几样物品:
? 肯尼迪总统的一把卷尺(在拍卖中卖出了48 875 美元);
? 2008 年,一名伊拉克记者朝小布什扔的鞋子,据说被一名沙特富翁以千万美元的价格买走了;
? 马克·麦圭尔(Mark McGwire)打出第70 个全垒打的棒球,后来被加拿大企业家托德·麦克法兰(Todd McFarlane)以300 万美元的价格买走。麦克法兰是棒球收集者,拥有世界顶级的棒球藏品;
? 首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的亲笔签名;
? 戴安娜王妃结婚礼服的设计样本;
? 孩子出生后穿的第一双鞋;
? 婚戒;
? 孩子的泰迪熊玩具。
以上这些物品都有超出其实用价值的特殊价值。虽然并不是人人都喜欢收藏,但据我所知,每个人都会有一两样特殊的物品。这些物品可能和某个令人崇拜的明星有关,可能和某个意义非凡的事件有关,也可能和某个特别的人有关,它们背后的历史与经历赋予了其特殊价值。这些特殊物品带来的快乐是同类物品无法给予的,是独一无二的。这正是本书所要讨论的快乐的神奇之处。
固定的快乐清单,后天无法再增加
有些快乐比较容易理解,如人在喝水时感受到的快乐。为什么渴了之后,喝水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快乐?为什么长时间不让一个人喝水会让他痛苦难当?这很好理解,因为作为一种动物,人需要水来维持生命,所以人会想方设法去找水源:找到水会有奖励,即感到快乐;找不到水则会受到惩罚,即感到痛苦。
这种解释简单明了且非常准确,但随即又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快乐与生存之间为何衔接得如此天衣无缝?我们不能事事如意,不可能得到每一样想要的东西,但清楚地知道自身需要什么,这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当然,没有人会认为这是巧合。有神论者会说,快乐与生存之间的这种联系是上帝的杰作:上帝想要人类长寿,多繁衍后代,所以上帝就将人对水的渴望植入人类思想中。进化论者会说,这种联系是自然选择的产物:远古时期,积极主动地寻找水源的人比不去找水源的人更有繁衍优势。
更广泛地讲,进化论认为,用快乐刺激某种特定行为有益于基因的进化。我一直认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欲望的新科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加)保罗·布卢姆
译者 译者:光子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22907338
开本 16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6
出版时间 2023-08-01
首版时间 2023-08-01
印刷时间 202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358
CIP核字 2023124363
中图分类号 B84-063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