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冷眼旁观南面术(帝王篇)
内容
编辑推荐

自秦始皇“建皇帝之好,立百官之职”始,在中国的帝制时代曾出现了近三百位皇帝。在众多的历史影视剧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中国谷底帝王那个的故事,但影视剧中的帝王故事是经过改编的,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帝王故事又是怎样的呢?《冷眼旁观南面术》中选取了专论帝王、可读性强的文章,以满足读者的求真知之欲。

内容推荐

书写自秦始皇“建皇帝之好,立百官之职”始,在中国的帝制时代曾出现的近三百位皇帝中较为著名的,在历史上记载的一些真实的帝王故事。本书所收的文章深入浅出,以可读性极强的文字将一种认识、一种见地普及给广泛而活跃的社会大众。

目录

皇帝、书写与时间

说皇帝

醉眼朦胧观“君人南面之术”

皇帝的爱好

历史上的平反

“好皇帝”和“坏皇帝”的幸运

金陵王气

历史的坏脾气

观历代帝王庙有感

帝王的隐秘:病态赢政

哀项羽——闻“项羽未焚阿房宫”随感

刘邦:无赖和透明

汉宫漩涡

汉武帝制造的血腥“巫蛊案”

汉武帝与轮台罪己诏

晋武帝的兴衰成败

渔猎之家也能做皇帝

“运去”不由天

迷楼与鉴楼

“坏皇帝”的另一面——从秦、隋两朝短命说到炀帝杨广

李世民是有德明君吗?

物奴

唐代的谎话大王

惟一的女皇——武则天

谁为暴力屈膝

帝国夕阳

仁慈的悲歌

制度不是万能的

明成祖朱棣

肚子里的小人

“宽容滞后”与东方智慧的自我消解——补读明史的文化反思

笑话天道

故宫后面

悲壮九宫山

雍正的智慧

封建统治下的文字狱

雍正继位的历史疑谜

谁的“天国”?

试读章节

明代有个笑话说某文士去世以后,到阎王爷那里报到。这位文士活着的时候逢迎拍马,时号全能。来到阎王殿前,不由自主地便大拍阎王的马屁,果然阎王爷很高兴。对他说:“你想托生到什么地方?提出要求,尽量满足你!”

文士说“希望生在大富大贵之家,人间的福分都要享尽,要有娇妻美妾和无数的金银财宝,要高官得做,骏马得骑,要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要得到所有人的崇拜和喜爱……”他还没有说完就被阎王爷打住了:“别说了,要有那么好的地方我还去呢,就轮不到你了!”这个笑话意在告诉人们,世间都是有欠缺的,十全十美是不存在的。这虽是个世俗的笑话,但却有点哲学意味,小市民、小民未必理解。在小民的心目中皇帝的位置和生活不就十全十美了吗7虽然很早就有亡国之君悲鸣:”愿世世代代勿生于帝王之家!”可是这些早被那些极度张扬的皇威掩盖了,用北京的一句俗话说,人们总是看见贼吃香喝辣,看不见贼挨打。在人们心目中皇帝是人间富贵的极致;是精神领域的巅峰;是能够解决人间一切问题的全能人物。天下的幸福之门都在向着皇帝开放,但皇帝的位置又是不可企及的。因此对于皇帝,老百姓是又羡慕,又觊觎,又崇拜的。对中国的老百姓来说还是有散不开的皇帝情结。

皇帝情结

“情结”是个心理学的名词,是指一件事,人们老摆脱不了,总是念兹在兹,不释于怀。皇帝在中国消灭快一百年了,但人们说起话来,办起事来,总免不了有皇帝的阴魂在四周闪烁。电视、银幕、文学作品成为各种各样的皇帝汇聚之地。毛泽东P965年批评文化部是“帝王将相部”,那是冤枉的,那时文艺作品没有多少写皇帝的,而且说到皇帝时态度都不是很恭敬的。如果把毛泽东的这个话移来说现在,是不是有点像?但这些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看到荧屏上奴才高耸肥臀、五体投地,向皇上礼敬时,观众早就以为理当如此。连我家的小孩看皇帝戏入了迷,在纸条上写了”太和殿” “养心殿” ”御膳房”等字样,贴在几间房的房门上。皇帝也深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无所不在的各种广告,左一个宫廷秘方,右一个皇帝御用,当然这些多是欺骗,自不必说,但从广告的背后可以看到国人对皇帝垂涎三尺的形象。在广告的设计者看来似乎每个中国人都想过皇帝一样的生活!

清末章太炎先生,特别讨厌康有为。两人在政治上一个是革命派,一个是保皇派,在学术上一个是古文经学派一个是今文经学派。有一次章批评康说,有人说康有为想当皇上,名字叫”有为”(大有为之意)就是个证据:我看这没什么,皇帝谁都想当,可恶的是他想做圣人,古往今来圣人只有一个。康有为不是太狂妄了吗!

想做皇帝的例子太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宣称他想做皇帝的就是楚霸王项羽。当他遇到秦始皇的车队,看到得意洋洋的秦始皇时,不由得激愤说“彼可取而代之”。与项羽差不多同时,刘邦也见了秦始皇的车队,他也激发了同样的想法,不过他脱口而出的是“大丈夫当如此也”。这种”皇帝迷”可以说是充斥中国“二十四史”中。清末民初的筆者张相文,写了一本<帝贼谱)。本着中国“成王败寇”的传统,统汁历代打天下的“帝”(成功的贼)和“贼”(不成功的帝)共有七百余人。可见想做皇帝者“天下滔滔皆是也”。

不仅古代有,现今也不少。前几年出版的<中国底层访谈录)中也写了一个关在狱中的“皇帝”曾应龙。这个人想“做皇帝”,犯了颠覆罪、反革命罪,政府念其愚,只判他无期徒刑。虽然他以性格乐观、服从管理,警察、犯人都对他印象不错,但是他的“做皇帝”的思想意识没有什么改变,仍然自称“真龙天子”,张口“朕”,闭口“口谕”,说自己的过去是“顺应天命,回乡登基”建国“大有”,可笑又可悲。我也亲眼见过几个“皇帝”,1975年身陷囹圄,所在中队为反革命中队,其中就有两三个“皇上”,其经历都很可笑。有个知青还是个高中生,在生产队中任赤脚医生,学习劳动都很认真。其房东,过去可能是个神婆,说他将来“贵不可言”,有当皇帝的命,并把女儿许配给他当皇后,为他配备了丞相、将军之类的官员。后来“一打三反”运动中被揪了出来,定为”反革命集团”,神婆判了无期徒刑,知青是二十年。这还是从平原地区出的“皇帝案”,虽然荒唐,但还都有正常思维能力。那些山沟里出的“山皇上”似乎有智力障碍,连自己的事情都说不清楚,还在做皇帝梦。P7-9

序言

时下,随着历史剧的热播,人们对历史的兴趣日浓。作为史学从业者的编者,时常会碰到人们这样的疑问:“电视剧里的这些事是真的吗?”面对这样的问题,我经常无语。细想之下,无语的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是当影视圈中个别人以“气死历史学家”的态度创作历史剧时,许多媚俗,庸俗的错误历史被传播给了大众,这种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着实令人无语。其二是涉及一个重大的问题,即“什么是历史,难道历史就只是曾经在过去的时间中出现过的人、物、事的真与假吗?诚然,历史意味着一种与现在处境迥然不同的时空概念,它并不是保存完整地等待我们去发掘,因此必须首先要弄清楚它的真假。然而若仅限此,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就只能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对现实没有任何的意义。究其意义,就在于人们常说的“读史明智”,这是人们对于史学功能的最直观认识,唐初名臣魏征就曾说过:“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明兴替。”在读史的过程中,可以洞悉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明了事物发展背后的规律,使得个人在这过程中思想、认识水平得到不断深化,而且,历史也绝不只是与过去有关,它可以使我们在从过去到现在这个时间连续体中更好地看清未来。从这一点上来看:历史是活生生的,延续至今,影响未来的人类知识。著名史学家科林伍德(R·G·Collingwood)就曾进说过:“历史的知识是关于心灵在过去曾经做过什么事的知识,同时,它也是在重做这件事,过去的永存性就活动在现在之中。”我想,他所表达的,正是这个理念。

在众多的历史影视剧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关手中国古代帝王的故事。虽然中国已经在20世纪初废除了帝制,但难保说“皇帝情结”,就已经消失,如袁世凯在帝制被废之后,仍然要逆潮流而行,可惜他这个皇帝没做多久就为人民所唾弃。民众之中,亦可见到某些“皇帝;情结”的影子,如电视居《康熙王朝》的片首曲中唱道:“我真的想再活五百年”,我想,如果让帝王在中国的专制统治持续到22、23世纪,恐怕是连词作者都不愿意看到的吧。对于民众中存在的这种现象,大部分是由于对高高在生的专制帝王,因时、空、社会等级的隔阂所造成的。一本书即选取了专论帝王、可读性强的文章,以飨读者的求真知之欲。

自秦始皇“建皇帝之好,立百官之职”始,在中国的帝制时代曾出现了近三百位皇帝。皇帝这个位置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他高踞国家机器的最顶端,是一切统治权利的象征和执掌制度的颁布和修订,一切文武官位的设置和撤除,各级官府的架构规模、权限、典章执行的尺度,都要通过皇帝才能拍板裁定,可以说,其地位在人间确实是至高无上的。

回溯历史,对曾经拥有皇帝位号的任务逐一进行查考评价,就不难发现,确实有少数皇帝在他掌权期间,既有雄才大略,又有安邦定国之谋。人们或认为这些明君,可以堪称现在国家元首的楷模,那么《唐朝的“苦迭打”》告诉我们,所谓“有德之君”同样杀戮兄弟,并不见得就是一个好人;《世界坐标上的“康乾盛世”》等文则指出,虽然拥有各种文治武功堪载史册的伟大帝王,同样会因为制度的因素而造成国家的落后。而且,历史上的多数皇帝,或是庸碌无为,或是骄奢淫逸,甚至酷虐嗜杀,残民以逞。当然,是非功过历史早有定论,本书希望通过这些文章还读者以历史的真实,走出“一治一乱”循环的历史观的局限,并从中洞悉历史的变迁,增加个人的见识。

另外,本书还将某些大型农民起义的领袖如洪秀全等编入书中,司马迁作《史记》时,为项羽作《本纪》,所谓“成王败寇”,历史上又有多少开国之君不是通过马上得天下的呢?编者亦效仿司马氏之做法,将这些所谓的“败寇”一并给予“帝王”待遇。

总值,本书所收的文章深入浅出,以可读性极强的文字将一种认识、一种见地普及给广泛而活跃的社会大众,以期为我们的社会带来更多的知识、乐趣及福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冷眼旁观南面术(帝王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斌//万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崇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311124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2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0
158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0: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