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心理测量(第3版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课教材) |
内容 | 内容推荐 《心理测量(第三版)》作为心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教材,不仅系统阐述了经典与现代测量理论、方法和技术,世界著名心理测验的发展及其理论与内容,还介绍了中国古代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心理测量的思想与实践,并专门设立章节梳理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心理测量与测验的发展和现状。在此基础上,以编者自主研发的心理测验为例详细介绍了测验编制和修订的程序与技术。本教材的编写旨在促进我国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帮助广大读者认识和找到测量心理的科学途径,为提升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素质贡献心理学专业力量。 目录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心理测量和测验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量思想和实践 第二节 近代心理测量的早期尝试与先驱者的探索 一、早期对智力落后儿童的分类与训练的兴趣 二、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三、高尔顿的理想和贡献 四、卡特尔及其早期个别差异研究 第三节 社会需要是心理测量和测验发展的动力 一、比奈和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 二、团体测验的产生 第四节 心理测量和测验在我国的发展 一、1949年之前心理测验的发展和停滞 二、1949年之后心理测量和测验的发展 第五节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心理测量和测验发展概述 一、往事回顾 二、心理测量迅猛发展的特点评述 三、对存在问题和未来前景的几点思考 第二章 心理测量和测验的一般介绍 第一节 测量的基本问题 一、测量的定义 二、测量的要素 三、四种测量水平和测量量表 四、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五、测量的方法 六、测量的误差和精确程度 第二节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一、心理测量的定义 二、心理测量的可能性 三、心理测量的特点 四、心理测量的水平 第三节 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一、心理测验和心理测量的联系与区别 二、心理测验的定义 三、心理测验三要素 四、心理测验客观性指标 第四节 测验的种类 一、根据测量的对象分类 二、根据测验的人数分类 三、根据测验材料分类 四、其他测验的分类 第五节 测验的应用 一、了解个别差异 二、诊断、预测和评价 三、甄选、分类和安置 四、为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服务 五、心理和教育科研的辅助手段 第二编 测验的种类 第三章 智力测验 第一节 智力测验的概述 一、什么是智力测验 二、智龄、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 三、智力的分布和分类标准 第二节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一、斯比智力量表发展概况 二、斯比量表第四版(SB4) 三、斯比量表第五版(SB5) 第三节 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 一、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系列的发展概况 二、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修订版(WISC-R) 三、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第三版(WISC-Ⅲ) 四、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Ⅳ) 五、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第五版(WISC-Ⅴ) 第四节 其他类型的智力测验举例 一、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价测验 二、瑞文测验 …… 第三编 测量的理论 第四编 测验的编制和使用 附件 主要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心理测量(第3版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课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金瑜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603162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74 |
版次 | 3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49 |
出版时间 | 2023-07-01 |
首版时间 | 2023-07-01 |
印刷时间 | 2023-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本科及以上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10 |
CIP核字 | 2023098657 |
中图分类号 | B841.7 |
丛书名 | |
印张 | 2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60 |
宽 | 188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