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百年海外华人学者的中国文艺理论建构(精装)
内容
内容简介
全书共八章,括百余年华人学行中国文艺理论研究及批评建构的学术历程与方法;第二章介绍林语堂、刘若愚、叶维廉、叶嘉莹先生在比较诗学领域的开;第 三章梳理唐君毅、徐复观等学者对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阐释;第四章则回顾了陈世骧、高友工等学者对于中国抒情传统的建构历程;第五章系统论述了中国“非虚构”诗学研究在 汉学界的形成与发展;第六章则梳理了现代性与中国文学史研究视野的发展脉络;第七章分析了华文文艺理论研究中的边缘立场与文化研究转向;第八章则介绍了东南亚的中国诗 学研究。著作对于理解华人学者的文化身份,思考华人学者的文学理论贡献与教训、建构当代中国文艺理论体系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闫月珍,文艺学博士,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奖励。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文学批评、比较诗学和海外汉学。著作有《叶维廉与中国诗学》《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学术史》等。蒋述卓,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主任,暨南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主任。
目录

前言1绪论百年海外华人诗学之缘起第一章百年海外华人诗学的研究进程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历史分期与地域分布

第二节立足于传统的现代性诉求

第三节受益于西学的第三者视野

结语第二章比较诗学的开拓

第一节林语堂:被隐没的诗学先驱

第二节刘若愚比较诗学理论及其意义

第三节叶维廉:比较诗学理论的开拓

第四节叶嘉莹中西比较诗学理论第三章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阐发

第一节中国艺术精神的学术谱系

第二节唐君毅哲学之眼下的中国艺术精神

第三节徐复观对中国艺术精神之主体的现代阐释

第四节“中国艺术精神”的转换第四章中国抒情传统的海外建构

第一节中国抒情传统的海外发现

第二节陈世骧:“中国抒情传统”的提出

第三节高友工:“中国抒情美学”的建构第五章中国非虚构诗学传统的海外互动

第一节宇文所安:命题的提出与建构

第二节叶维廉:理想的诗与真实的世界

第三节余宝琳:隐喻、寓言、意象与中国诗

第四节对中国非虚构诗学传统的反思第六章现代性与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视野

第一节夏志清:中国现代文学版图的拓展

第二节李欧梵:“互文性”批评与现代性批判

第三节王德威:对文学启蒙历史的追溯

第四节《剑桥中国文学史》与中国文学史的海外书写百年海外华人学者的中国文艺理论建构目录第七章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批评

第一节徐贲、刘禾等的后殖民批评

第二节鲁晓鹏、张英进等华语电影海外建构的文化政治及局限

第三节刘剑梅、周蕾等的性别诗学建构

第四节唐小兵等的“再解读”及文化研究的本土化实践第八章东南亚的中国诗学研究

第一节方修等的马华文学史撰写:中国影响及缺憾

第二节王润华的放逐诗学研究

第三节黄锦树的理论意识与批评建构结束语跨语际沟通:遮蔽与发明

一、 对“传统”之预设

二、 中国性与现代性之悖论

三、 跨语际沟通之误读和创造

四、 传统的建设性意义参考文献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百年海外华人学者的中国文艺理论建构(精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闫月珍,蒋述卓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636651
开本 16开
页数 568
版次 1
装订
字数 525000
出版时间 2022-12-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0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3: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