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政治思想史(精)/大家小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编者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吕思勉著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精)》是大家小书系列丛书之一。

内容推荐

《中国政治思想史(精)》系1935年吕思勉先生在上海光华大学的演讲。作者吕思勉以独到的眼光,首先对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了时期与派别的划分,进而对先秦至近代的政治思想予以梳理和辨析。融入作者多年的研究心得,其中不少论断,新颖独特,富有启发性。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把纷繁的诸子思想和历代政治主张理清头绪,更会对中国政治思想有一番新的认识。

目录

第一讲 中国政治思想史之分期

第二讲 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之两派

第三讲 上古到战国的社会变迁

第四讲 先秦的政治思想

第五讲 秦汉时代的社会

第六讲 汉代的政治思想

第七讲 魏晋至宋代以前的政治思想

第八讲 宋明的政治思想

第九讲 清中叶前的政治思想

第十讲 近代的政治思想

附录

春秋战国之学术思想

鸦片战争前之国内情形

中国政治与中国社会

自述学习历史之经过

试读章节

这个问题是很容易回答的:

(1)有许多人民还没有能够组织国家,然而我们不能说他没有社会。

(2)有许多国家已经灭亡了,然而其社会依然存在。

(3)所谓社会,其界限是和国家不合的,一个国家之中可以包含许多社会,而一个社会也可以跨据许多国家。

据此社会和国家确系两物。未有国家之前先有社会,社会是不能一天没有的。人永远离不开社会的,出乎社会之外而能生存的人,我们简直不能想象,而国家则是社会发展到某程度应于需要而生的。我们现在固然很需要国家,我们非极力保存我们的国家、扩张我们的国家不可。然而,国家并不是我们终极的目的。照我们现在的希求而逐渐向上,国家终究是要消灭的。这不是我一人的私言,古今中外的哲人怀抱此等思想的,不知凡几。不过这件事情是很艰难,其路途是很遥远,我们现在不但没有能达到目的,甚且连达到目的最好的途径都还没有发见罢了。然而,事在人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并非真有什么天神监观下民哀矜之而从其所欲,不过全人类真正的欲望,其实是相同的。虽然因环境的不良而暂时隐蔽著,及其环境一变,真正的欲望马上就要发露出来。而且环境的改易,也并非天然的变迁,实际上就是人因其为真正欲望的障碍,而在无形中大家各不相知地把其改造之。故环境改造得一分,人的真正欲望实现的可能程度便高一分,而去其实现之境也就接近一分。如此努力向前,我敢相信路途虽然遥远,终有达到目的的一日。然则国家在现在虽然很需要,到将来终有消灭的一天的。所谓政治,就是国家所做的事情,国家既是社会发展到某程度应运而生的东西,政治自然也是社会发展到某程度应运而生的现象。

然则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为什么要生出国家这一种东西,产生出政治这一种现象来呢?须知人类所组织的社会,有两心交战,正和我们一个人的心有善恶两念交战一样。这两条心是什么?便是

(1)公心

(2)私心

公心,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个人好,就希望大家好,甚而至于为著人家不恤牺牲自己。因此,就发生出许多好的制度和好的事实——代表公意的制度和事实来。私心,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不但不肯损己以利人,还要损人以利己。因此,便生出许多坏的制度和坏的事实来。社会进化到某程度,私心发生了,就有抱著公心的人出来和他抵抗。这所谓抱著私心和抱著公心,并不是指具体的人。同是一个人,对于这件事怀抱著公心,对于那件事可以怀抱著私心。在这时期这地方怀抱著私心,换一个时期一个地方又可以怀抱著公心。所以,与其说是两个人,不如说是两个阶级。坏的阶级把好的阶级完全消灭,这件事是不能想象的,因为如此人类就要灭绝了,而且这不是人类的本性,当然也不会有这一回事。好的阶级完全把坏的阶级消灭,还非现在所能。在现在,事实上是如此的一个政府,一方面代表全社会的公意,一方面也代表其阶级的私意,这是古今中外凡有政府都是如此的,不过两者的成分或多或少罢了。

因为社会上先有了所谓恶意,然后有政治出来矫正它。所以矛盾不消灭,政治也不消灭。而政治实际上没有单代表公心的,总兼代表著私心,它所以跃居洽者之地位,就有一部分为是要达其私意之故。既已居于治者的地位,自然更可将这种私心实现。所以政治的本身也是能造成矛盾的,政治不消灭,矛盾也不消灭。

人类的公心是无时而或绝的,总想把这社会弄得很好。因此,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总要想上进。但是,因为私心未能绝灭之故,任何事情都不容易办好,而且不办事则已,一办事往往因此而又造出一种坏来。人的性质是各有所偏的,有人富于热烈的感情,对于现状深恶痛绝,这种人自然容易发见现状之坏。研究改革之方,而于改革之难达目的,及其因此而反生弊端,却较少顾虑。如此便成为进取派,而其性质和它相反的,就自然成为保守派。人的性质是有此两种。所以古往今来的政治思想都可以这两派括之,至于哪一派的势力较强,自然和其时代也有关系。在这一种观念之下,去了解中国的政治思想,我以为是较容易的。

以上所说的话是很抽象的,以下用具体的话来证明它。P8-11

序言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

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

我们还有一个用意,就是想做一点文化积累的工作。把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读者认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使之不至于泯没。有些书曾经畅销一时,但现在已经不容易得到;有些书当时或许没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时间证明它们价值不菲。这两类书都需要挖掘出来,让它们重现光芒。科技类的图书偏重实用,一过时就不会有太多读者了,除了研究科技史的人还要用到之外。人文科学则不然,有许多书是常读常新的。然而,这套丛书也不都是旧书的重版,我们也想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大家小书”出版在即,出版社同志命我撰序说明原委。既然这套丛书标示书之小,序言当然也应以短小为宜。该说的都说了,就此搁笔吧。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的官吏,都只能奉行故事;要他积极办事,兴利除弊,是办不到的。要救此项弊窦,非将政治机构大加改革不可。

——吕思勉

通俗易懂,又不失学术性,最适宜用作初学者的入门书,即使是专门的研究者,读了也不会觉得浅。浅而不陋,是此类文章、讲稿的特点,《中国政治思想史》就是其中之一。

——张耕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政治思想史(精)/大家小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吕思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0119763
开本 32开
页数 19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6-07-01
首版时间 2016-07-01
印刷时间 201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284
CIP核字 2016064830
中图分类号 D092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5
13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7:5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