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外国教育名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维果茨基是20世纪苏联杰出心理学家。本书选译了他的三篇重要专著:《思维与言语》《学前教学与发展》《学龄期儿童的教学和智力发展问题》。作者建立起了唯物主义的意识心理学理论,正确揭示了教学与发展的一般关系以及学校每一门学科教学与儿童发展之间的特殊的、具体的关系,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日后教育界对教学与发展关系问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目录

维果茨基教育思想评介……………………………………………1

思维和言语…………………………………………………………1

第一章 问题和研究方法……………………………………5

第二章 皮亚杰学说中儿童的言语与思维问题……………18

第三章 斯通学说中的言语发展问题………………………75

第四章 思维和言语的发生根源……………………………85

第五章 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115

第六章 对童年期科学概念发展的研究……………………182

第七章 思想与词……………………………………………292

学前教学与发展……………………………………………………361

学龄期儿童的教学和智力发展问题………………………………375

维果茨基主要著作表………………………………………………392

译者的话……………………………………………………………397

试读章节

章 问题和研究方法

思维和言语问题是心理学范畴的问题,这个问题突出的关键是各种心理功能和意识活动的关系。当然,这个问题的中心环节是思维对词的关系。而与这一问题相关的其余种种问题都是次要的,逻辑上从属于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也就不可能正确地提出更深入的、更特定的问题。然而,说来奇怪,正是这个多功能的相互联系和关系问题,是当代心理学几乎完全未予研究的新问题。

思维和言语问题,像心理学科学一样古老,但正是在这一点上,即思想与词的关系问题上,它却研究得最少,从而也最模糊不清。近十年来,在科学心理学中原子学和功能分析占了主导地位,导致人们孤立地研究各个心理功能,心理认识方法的制定和完善也适应于研究这些个别孤立和独立的过程,然而,功能间的联系问题,功能在统一、完整结构中的组织问题却始终处于研究者的注意范围之外。

意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功能在活动中也相互连接、不可分割、协调统一——这一思想对于当代心理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在心理学中,意识和各个功能间联系的统一这一思想,经常只是作为一个基本原理,而不是作为研究的对象。心理学将这一意识与功能的统一作为基本原理,作为当然的公设,而且它也将另一个大家默认的、明显地尚没有确切定义的、彻头彻尾谬误的假设,也作为自己一切研究的基础。这另一个假设就是认为意识的功能间的联系是永恒的、不变的。由此心理学认为,知觉总是同样地与注意相联系,记忆总是同样地与知觉相联系,思维也同样地与记忆相联系,等等。当然,由此便可以得出结论:功能间的联系是某种可以作为公因子提到括号外的东西,是研究者对括号内剩下的各个孤立的功能作种种研究时可以置之不理的东西。因此,如上所述,关系问题是当代心理研究课题中最少研究的部分。

这不能不严重地影响对思维与言语问题的研究。如果我们综观这个问题的研究历史,那就不难确认,思想对词语关系问题的中心点始终为研究者所忽视,问题的重心也总是被改变,转移到别的课题上,或者旁落到别的问题中去。

综观前人在科学心理学中对言语和思维问题的研究成果,简而言之,各研究者所提出的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古往今来始终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一个解答是:思维和言语是完全等同的,完全融为一体的;另一个解答是:它们是形而上学的、绝对的、全然脱节和分离的。历来对思维和言语问题可谓众说纷纭,各持己见,但综合各家所见无非是:或者完全持一个极端意见,或者将两个极端意见调和起来,取个中间点,但实际上,种种见解都围绕处于两个极端之间的轴在转动,它们好像在一个魔圈里旋转,至今未能找到跳出这个魔圈的途径。从古时候开始,经过心理语言学(它宣称思想是“语言减去语音”)到当今的美国心理学家和反射学家(他们认为思维就是“在运动方面未曾显现出来的、受到制动的反射”),言语和思维相等同的论点经历的是一条将言语和思维等同看待的同一个思想的发展路线。自然,一切依附于这一路线的学说,实际上就它们对言语和思维的本质的认识而言,不但不能解决,甚至也不能提出思想对词语的关系问题。如果思想和词是一致的,是同一的,那么,它们之间就不可能产生任何关系,也不可能成为研究的对象,这就好比不可能设想一件物品对它自身的关系能成为研究的对象一样。谁要是将思想和词语融为一体,那他也就给他自己关闭了提出思想和词问题的大门,从而事先便将这一问题铸成不可解决的。这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回避问题。P5-6

序言

在人类数千年的教育史上产生过无数鸿篇巨制,尤其是近现代以来,许多教育家、思想家、理论家和实践家,通过对人类教育所进行的长期艰辛的探索和严密的思考、审慎的研究,撰写了不少对人类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影响的伟大著作。即使人类历史进入了21世纪,这些著作仍然保持着强盛的生命力。

本着“服务教育、繁荣学术、积累文化”的宗旨,在原社长兼总编辑叶立群倡导下,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专家学者从这些著作中精选了对世界和中国教育产生过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汇编成《外国教育名著丛书》。这套丛书共38种44本,自1984年陆续出版以来,受到教育界、学术界的热烈欢迎和普遍好评,一经问世即已售罄。为满足读者尤其是高等院校教育专业师生教学与研究的迫切需要,我社2001年曾从这套丛书中选择了部分书目进行重印,以解燃眉之急。现在,我社决定全面再版这套丛书,在文字和技术上进一步做了编辑工作。热忱希望广大读者对这套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提出宝贵意见,以使之更臻完善。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2月

后记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曾得到我校教育系杜殿坤教授和心理系缪晓春教授以及我系的苏联专家M.JL.戈蒙和T.JI.斯克沃尔佐娃的热情帮助和指教,在此谨表谢意。

限于译者水平有限,难免差错,欢迎读者指正。

余震球

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

1992.1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外国教育名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维果茨基
译者 余震球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7174698
开本 32开
页数 397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340
出版时间 2005-01-01
首版时间 2005-01-01
印刷时间 200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40-095.12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4
出版地 北京
210
14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23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