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儿童人格教育(新修订经典完整译本)
内容
内容推荐
口吃、尿床、孤僻、说谎、装病……这些存在于儿童身上的问题,都需要大人严肃看待。这些问题,都源于儿童被忽视或他们内心的渴望得不到满足。若不在儿童时期将这些问题纠正过来,这些问题在以后将会衍生出各种大的问题,严重者会让孩子走上歧途,成为孩子一生的负担。因此,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人格尤为重要。
《儿童人格教育》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关于儿童人格教育的经典著作,集结了阿德勒多年来研究儿童心理的精华,归纳了他对儿童人格问题的一些研究结论。阿德勒在本书中例举了多个真实的案例,对这些案例中的孩子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从环境、家庭、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孩子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然后根据这些原因提供解决孩子问题的办法,帮助孩子纠正问题,帮助孩子正确看待问题,从而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并且,阿德勒在书中反复强调,应当以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儿童。
本书可以让家长和教师更重视儿童的人格教育,让他们学会分析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从中获益,以寻求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具有良好人格的孩子,一定也是勇敢、自信、独立的孩子。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儿童人格统一性
第三章 追求优越对教育的意义
第四章 寻求优越感的指引
第五章 自卑情结
第六章 儿童成长:预防自卑情结
第七章 社会情感与儿童成长的阻碍:家庭环境中孩子所处的地位
第八章 儿童在家里的地位:儿童的心理处境及矫正
第九章 作为准备性测试的新环境
第十章 在学校
第十一章 外部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第十二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
第十三章 教育的差错
第十四章 教育父母
附录一 阿德勒的一生
附录二 阿德勒的学术内容
附录三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
导语
孩子的心理问题总会以人格形式体现,在各种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关注孩子心理建设,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显得尤为重要。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要矫治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入手。因此,儿童教育的首要和核心问题就是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健康的人格。
阿德勒在《儿童人格教育》这本书中从多个方面讲解了儿童出现人格问题的根本原因。对于每个问题,作者都例举了相应的例子,如口吃、尿床、孤僻、假装病痛等,而这些例子都是作者帮助过的这些儿童中的典型。阅读本书可以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加了解儿童的心理问题,重视儿童的人格成长教育。
精彩页
第一章
前言
按照心理学的相关定义,教育问题就是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此,对于儿童来说亦然。不过,成年人和儿童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同:因为儿童未成年,外界的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当然,成年人有些时候也需要指导。如果我们放心让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成长,如果每个人生存的时间足够长,例如两万年的时间,而且恰好他们的生存环境足够好,那他们或许能够最终适应现代文明,能够适应现代成年人的行为规范。但是很显然,人生短暂,一个人生存的时间及生存环境都不能如假设般美好,所以儿童的成长必须有成年人的关注和引导。
但对成年人来说,关注和引导儿童的成长并不容易,成年人对儿童的心理没有丝毫认知。成年人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爱憎情感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更何况去了解儿童。所以,成年人认识和了解儿童,并且依据自己一定的知识储备去指导和引导儿童就是更加困难的问题了。鉴于儿童心理本身的重要性,加上对儿童心理的研究还能够间接认知成年人的性格特点及行为方式,所以个体心理学会专门致力于对儿童心理的研究。与其他心理学不同,个体心理学不允许理论脱离实践,个体心理学将研究集中于整体人格以及整体人格对其发展及可
能出现的表现的有生命力的追求。从这一角度来看,个体心理学的理论就是实践的理论,因为这一理论本身源于其对错误和谬论的认知;无论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每个个体自身,谁了解了这样的理论,谁就能够很快将这些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来指导人格的发展。
这种被个体心理学采纳的方法使得这种心理学所有的阐释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依据对个体心理学的理解,每个个体的行为都是由其整体的人格发起和引导的,所以,个体心理学对人的行为的阐释都能够准确地表现出这些行为间的关系,而这些行为也同样折射出个体的
心理变化。在前言这部分,我会尝试对个体心理学的观念进行一个总论性的叙述,然后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地阐释前言这部分文字所提及的相关问题。
每个人的心理都充满了有活力、有目的的追求,这是每个人的发展过程中不容置疑的事实。儿童自出生开始就在不间断地寻求自身的发展,他们寻求着一幅伟大、优秀,甚至是完美的画面。这一画面是一种希望,而且无时不在,是每个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追寻的。人的
这种有目的的追寻活动决定着每个人一生的实际行为,甚至还能主宰人的思维。因为每个人的思维都与其生活的追求及生活方式一致,而不是客观的。
整体人格依据每个个体的存在而存在。每一个个体都是由其整体人格所塑造的,是其人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的代表。每一个个体都是一幅画作,同时又是这幅画作的作者。这幅画作的内容就是其自身的人格,但是每一个个体都不会是完美的画家,也无法对自身的灵魂和肉体具备完整的认知。每个个体都是以经常犯错和不完备的形式存在着。
在对人格建构的考察过程中需要注意,每个个体人格的整体及其特有的生活目标、生活作风都是建立在个体对生活本身的所有事实的主观看法上,而不是建立在客观事实之上。每个个体对于客观事实的观念及看法都不会是客观事实本身。所以,即便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
客观事实构成的,但人类总是能以多变的方式去打造自我。每个人都会根据其对客观事实的看法去打造自己,其中的一些看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健康而且无误的,但有些看法却是不健康的,或者说是谬论。无论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应该想到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
理学方面的问题,特别要想到的是这个个体在童年早期出现过的心理障碍,因为这些心理障碍及其他种种问题都可能影响到其此后的发展方向。
此处列举一个案例来加以说明。案例的主人是一位52岁的女人,她总是喜欢对比她年长的女性说三道四。对于这样的表现,她回忆道,她童年期间,她的姐姐总是能得到所有人的关注,而她和姐姐相比,童年期间记忆更深的是内心的屈辱及对自身价值的不确定性。这
里,我们运用个体心理学中的“纵向”观察的方法来探讨这一案例,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个女人自童年至如今都存在着同样的心理机制,同样的心理动力:她对自身价值的不确定性;她只要发现别人更被关注,别人在他人心中的位置更重要,她就会心生不满。所以,即便我们对这个女人目前的生活及其整体人格丝毫不了解,我们依旧可以根据我们已经了解的两个事实去填补我们对其了解上的空白。从这个角度上看,心理学家就如同善于写小说的作家一般,能够通过一条确定的主线、一种固定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去构筑某一人物的生活,从而保证这一人物的整体人格不会被破坏。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家能够清楚地绘制出这个女人的“生命主线”上所联系的各种独特的人格特征,甚至能够预测这个女人在某些特定情境下的表现。
手机端详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儿童人格教育(新修订经典完整译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译者 译者:戴光年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455457
开本 16开
页数 1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2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300
CIP核字 2014208385
中图分类号 B844.1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3
出版地 吉林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9: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