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蒙曼女性诗词课 邦媛
内容
编辑推荐

《诗经》说“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这样国色天香的人,真是能代表国家形象的女子!班婕妤、蔡文姬、苏小小、鱼玄机、李清照、柳如是……中华文明是一曲连绵不绝的复调,这个复调中有一支属于女性的旋律,它平和温婉,却也昂扬回旋,时露峥嵘!

——蒙曼

内容简介

在《蒙曼女性诗词课》中,蒙曼老师将诗词和女性结合,以诗词为引,顺着历史朝代更替的顺序,讲述了诗词背后52位女子的精彩人生,以及她们背后的中国史。第一册《哲妇》主要讲的是改变历史的28位政治女性,第二册《邦媛》则主要讲的是书写历史的24位文化女性。这里面不仅有“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深情,有“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的无奈,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洒脱,更有“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豪情。这些女子温柔,但却抓铁有痕,历史塑造着她们,她们也书写着历史。她们的所思所想在诗词里,她们的人生故事也在诗词里。这是诗词外的人生,历史中的真相,是秦始皇、唐玄宗、李白、杜甫、苏东坡……之外,我们忽略又未解的另一半闪耀群星。

作者简介

蒙曼老师,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妇联副主席(兼)。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五代史及中国古代女性史。

2007年,她作为主讲人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武则天》《太平公主》《大隋风云》《长恨歌》等系列节目,产生了巨大影响。

2016年起,她担任《中国诗词大会》嘉宾,2021年起担任《典籍里的中国》文化嘉宾。以其深厚的学养、独到的见解与锐利的点评,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绘者简介:

呼葱觅蒜,微博百万粉丝博主,高人气古风画师,凭借精致的画风、唯美的意境,风靡网络,她曾受邀为迪士尼真人版电影《花木兰》(刘亦菲主演)绘制海报,为热播影视剧《大话西游》《武林外传》《琅琊榜》《庆余年》等绘制插画。出版过《朝暮集》《绘诗经》等。

目录

第一章 春秋战国

庄姜: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003

孟母:教子辛勤断织丝,古来慈母却严师 012

 

第二章 秦汉风华

虞姬: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023 

卓文君: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032

班婕妤: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043

班昭:一编汉史何须续,女戒人间自可传 052

蔡文姬:文姬才欲压文君,悲愤长篇洵大文 062

 

第三章 魏晋融合

绿珠:百年离恨在高楼,一代红颜为君尽 073 

陶母:杯盘惯作陶家客,弦诵常叨孟母邻 082

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  093

碧玉: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 102 

苏小小: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111 

花木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20

 

第四章 隋唐传奇

红拂: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131

上官婉儿: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 140

李冶: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149

薛涛: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159

鱼玄机: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167

 

第五章 宋元往事

李清照: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179 

朱淑真: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 188

严蕊: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197

管道升:你侬我侬,忒煞情多 206

 

第六章 明清风云

柳如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217 

陈圆圆: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226

精彩书摘

虞姬: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春秋战国之后,中国进入了大一统的时代。如果说,春秋是在争霸,战国是在争雄,那么秦汉以后,最高级别的争夺,就是争天下了。由平民而争天下,最早的案例就是刘邦和项羽。从功业的角度看,赢的自然是刘邦,他赢得了两汉四百多年的江山;但是,从审美的角度看,赢的却是项羽,千载之后,英雄末路,霸王别姬的故事,还在江湖与庙堂之间口口相传。本文的主人公,就是霸王别姬的女主角——虞姬。

说到虞姬,大家大概会觉得,她姓虞,而“姬”则是美女的代称,“虞”“姬”合在一起,恰恰是虞美人。是不是这样呢?未必如此。《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有美人名虞。”也就是说,这个“虞”字,不是她的姓,倒是她的名。而“姬”呢,既可以是女性的代称,也可能是姓,毕竟周朝的国姓就是姬姓,从周朝分化出去的吴国、鲁国、燕国、卫国、晋国、郑国、曹国、蔡国等诸侯国,也都是姬姓。既然如此,如果说虞姬是姓姬名虞,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我为什么要写这些呢?其实倒不单单是为了辨别虞姬的姓名,我只是想说,史书中有关虞姬的记载其实少得可怜,连姓名都弄不清楚,更不用说她仙乡何处、芳龄几何、因何认识项羽等人生细节了。我们真正看到她的那一刻,恰恰是她人生的最后一刻,那一刻,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霸王别姬。

……

……

大家不要小看这段材料,搜遍正史,有关虞姬的全部记载,其实就是这么一段话而已。这段话,司马迁写得特别生动,英雄末路,美人穷途,让我们在两千多年后都觉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但是,也是这段话,引出了有关虞姬的四大疑问。

第一,虞姬跟项羽,到底是什么关系?她是项羽的妻子吗?

两千多年来,一说到霸王,人们就会想到虞姬;一说到虞姬,人们也必然会想到霸王。很多人都以为,他们是一对夫妻。是不是呢?从这段记载看来,应该不是的。司马迁写得很清楚,“有美人名虞,常幸从”,也就是说,有一个叫虞的美人,最受宠幸,一直跟着他。这个说法一看就不是正妻,而是侍妾,相当于刘邦身边的戚夫人。当年,戚夫人不也是因为能歌善舞,才能追随在刘邦身边吗?相反,吕后倒是一直守在老家,养儿育女。直到大局已定,才回到刘邦的身边。事实上,不仅刘邦如此,项羽也是如此。项羽是有妻子的,我们虽然不知道她姓甚名谁,但是,根据史书记载,项羽用人常带私心,重用的都是他自己的本家和妻子的娘家人。可见他必定有妻子,还很看重妻子。看到这里,可能很多当代人都觉得难以接受,但这其实正是当时夫妻关系的常态:正妻是主持家政的,要坚定地守着家,不能跟丈夫到处跑,她也许得不到相濡以沫的爱情,但往往因此练就了一身独当一面的本事。相反,侍妾是跟在丈夫的身边服侍他的,两个人出生入死,情投意合,但是,这种爱情没有名分,这个侍妾也没有地位,所以项羽才会把她和宝马相提并论。这么说真让人难过,但是,历史上的爱情就得活在历史中,而不是真空里。

第二,四面楚歌中,项羽唱起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虞姬也跟着和起来。那么,虞姬的“和”是仅仅跟着唱呢,还是另外有词?

如果我们遵从《史记》的记载,便是“歌数阕,美人和之”。也就是说,虞姬只是跟着唱,并没有自己再唱新词。但是,根据西汉另外一位文学家陆贾所著的《楚汉春秋》,虞姬的和歌是有新词的,这歌词就是大名鼎鼎的《和垓下歌》,又叫《和项王歌》:“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什么意思呢?汉王刘邦的军队已经攻占了楚国的土地,四面八方都传来令人悲哀的楚国歌声。既然大王你的英雄气概已经消磨殆尽,贱妾我为什么还要苟且偷生!这首歌也罢,诗也罢,写得真好,恰如其分地回应了项羽的顾虑。项羽不是说“虞兮虞兮奈若何”吗?很明显,他对虞姬是有顾虑的。面对四面楚歌,也许他已经在考虑突围这条出路,可是,自身杀出重围也就罢了,如果带上虞姬,又有多大的把握呢?反过来说,如果不管虞姬独自逃生,那又怎能称得上英雄,怎能对得起她这么多年的深情!看出项羽的为难与不舍,虞姬发话了:“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既然事已至此,我又何必苟且偷生呢!据《楚汉春秋》记载,虞姬和歌之后,便拔剑自刎,以死回报项王的爱情,以死解除项王的牵挂,也以死表明自己的心志。这正是后来霸王别姬的流行版本。

问题是,这首歌是不是真的呢?很可能不是。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虞姬生活的那个时代还没有如此成熟的五言诗。那个时代的诗是什么样子的呢?对比一下项羽的那首《垓下歌》就知道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是不是很不一样?此外,项羽的老对手刘邦也写过一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很显然,这首《大风歌》和《垓下歌》一样,都是骚体诗,中间带一个“兮”字,每一句的字数并不固定,这才是秦汉之间诗歌的大体模样。而这首《和垓下歌》跟这两首诗太不一样了,这样成熟的五言诗,那个时代的人还没见过,更不可能写出来。所以很多人,包括司马迁都认为,这不是虞姬写的,是后人模拟着她的心情和口吻,替她写的。

第三,虞姬和歌之后,到底有没有自刎而死?众所周知,虞姬自刎可是霸王别姬的重头戏,我们历来看京剧也罢,看电影也罢,这一幕都是高潮,这还有什么疑问吗?当然有。如果我们相信《楚汉春秋》的故事,虞姬唱了“贱妾何聊生”之后,确实就应该自刎而死。可是,如果我们相信《史记》的说法,虞姬只是和着项羽唱了《垓下歌》,那么,我们就不知道虞姬后来到底如何了。事实上,司马迁也确实什么都没有写。换句话说,至少,虞姬自刎而死是存疑的。

这样一来,第四个问题也随之出现:既然有这么多疑问,为什么霸王别姬的故事还能流传那么广,那么深入人心呢?我想,这之中最重要的因素,可能并不是历史事实,而是我们的心情。我们中国的古人,其实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事实上,我们往往更同情那些失败的英雄。就像项羽,谁不知道他有一身的毛病呢?他不仅政治上幼稚,用人也没有眼光。号称国士无双的韩信,原本是他手下的将军,后来却投到刘邦阵营;他只有一个谋士范增,却又不能信用,最后范增也离他而去。这样看来,他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不是咎由自取吗!相反,刘邦倒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皇帝,他曾经说过:“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他也许没有那么强的个人能力,但是,他能做到知人善任,让一众人才都为他所用,这难道不是一个好皇帝吗?可是,就算我们知道刘邦在政治上是成熟的,项羽是不成熟的,我们还是忍不住嫌弃刘邦的算计和凉薄,反过来喜欢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喜欢他吟唱“虞兮虞兮奈若何”时候的铁汉柔情,更喜欢他“不肯过江东”的骨气和骄傲。我们觉得,这种失败的英雄也是英雄,甚至更是英雄。

我们不仅这样看待项羽,也这样看待虞姬。虞姬是一个美女,我们希望她不仅仅容貌美,舞姿美,更有灵魂美,我们希望她能配得上项羽这样一个英雄,希望她有绝对的骄傲,绝对的刚烈和绝对的痴情。她懂得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她不仅不能给项羽增添实际的麻烦,甚至也不能给项羽增添精神的负担,所以她才要自刎而死,她的死是对项羽的成全,也是对自我的升华。因为她的自刎,我们不仅把她视作一个绝色的美女,更将她视作一个殉主的忠臣。这也正是中国古代对女性身份的设定,对两性关系的设定。这样的设定在倡导男女平等、夫妻平等的今天已经不被认可,但是,在漫长的古代,它却是夫妻关系的主流价值,也是君臣关系的主流价值。换言之,是一代又一代的人,按照自己的价值观重塑了虞姬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你不能说它是真的,但也不能说是假的,因为它代表了一种真实的民族心情,至少是一种曾经的民族心情。

据说,虞姬死后,被她的鲜血浸染过的土地上生出了一种草花,它的花朵特别娇艳,而花枝却又那么柔软,即使没有风也会摇摆婆娑,仿佛是美人在翩翩起舞。人们都说,这花就是虞姬的化身,于是,就管它叫虞美人。后来,《虞美人》成了一个词牌的名字,南唐后主李煜用这个词牌写下一首千古绝唱:“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是亡国之君,他投降了宋朝,被宋朝的皇帝软禁起来。他深爱的妻子小周后,据说也成了宋朝皇帝的玩物。他夜不能寐,写出了这首凄楚的《虞美人》。这首词写完,他的生命也随之结束,据说是被宋太宗毒死的。我想,李煜的文学才华,虞姬自然无法比拟,但是,我们希望,真正的虞美人——虞姬绝不会像李煜那么软弱,虞姬是一个烈性女子,她活得骄傲,也死得决绝;她是纤纤弱质,却也是凛凛忠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蒙曼女性诗词课 邦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蒙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2611124
开本 32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4
出版时间 2023-06-01
首版时间 2023-06-01
印刷时间 202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70
CIP核字 2023073246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11
147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9: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