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共同富裕(华西村的富民政策与发展)/共和国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共和国故事》。

本书是丛书的分册《共同富裕》,本书主要讲述华西村的富民政策与发展。本书由于杰编写。

内容推荐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这套《共和国故事》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本书是丛书的分册《共同富裕》,本书主要讲述华西村的富民政策与发展。本书由于杰编写。

目录

一、艰苦创业

 吴仁宝当上华西村党支部书记

 吴仁宝创办石磨房搞加工

 带领村民平整农田兴修水利

 华西村统一拆除旧房建新村

二、开拓前进

 华西村开办“地下”小五金厂

 兴办钢板网厂并实行承包

 吴仁宝四处寻求致富经验

 兴办轧铝板厂并打开销路

三、造福于民

 造福百姓建造农民公园

 带领村干部到雨花台宣誓

 华西村的婚庆感动日本影星

 举办农民运动会展示新气象

 华西村是现代化城市的缩影

四、发展腾飞

 华西村帮带周边共同致富

 吴仁宝帮助各地建立华西村

 华西股票上市创造巨大财富

 关掉化工厂建设生态大华西

 吴仁宝答记者问展望美好未来

试读章节

1961年10月,吴仁宝创办石磨房,逐步发展为华西粮食饲料加工厂。

正当吴仁宝建磨房,为改变华西贫困面貌日夜苦想而上下求索时,村里接连发生的两件事又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一件是村里的农具坏了,请村里一位木匠来修,他外出挣钱去了。第二次去请他,他连面也不给见,叫老婆出来挡驾说:“病了。”第三次去请他,他未能躲开,干脆摆下脸说:“若要我为集体出力,除非集体收入超过我单干。”

英年气盛的吴仁宝,还没有碰到过这样的钉子。他想:“雄才大略的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还出山哩!现在华西穷,我吴仁宝三顾茅庐,竟然请不动一位木匠,这还叫什么集体,难道集体就竞争不过单干?”

另一件是一位力气大、肚皮也大的村民孙龙泉,吃不饱饭,抛开集体的农活,去捕鱼捉虾,换点粮食,填饱肚皮。哥哥劝他,劝不醒;亲戚挡他,挡不住;吴仁宝和干部们说他也说服不了。

孙龙泉怨脚下这片土地怎么这样不养人,叫自己受着饥饿的折磨,恨自己身为华西人。他一气之下,怀着绝望的无奈,背井离乡,逃荒到浙江嘉兴去了。

集体经济为什么没吸引力?孙龙泉为什么还要背井离乡?

劣质烟的烟雾已弥漫全屋,地上的烟头已碾碎了一片,可吴仁宝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一根接一根地抽着,望着豆大的灯光长吁短叹。

妻子赵根娣关切地说:“仁宝,该休息了,别再一个劲地抽啦,再抽孩子也叫你呛醒了。”

吴仁宝说:“唉!你带孩子睡吧,我睡不着!”

也不知什么时候,吴仁宝走出了那间小屋,像在梦中一样走着,不知是什么力量牵引,他不知不觉登上了华西地势最高的一个土墩,墩池河的河心墩。

夜,月明星稀,万籁俱寂。孤零零的吴仁宝,一会儿充满挚爱地抚摸着脚下的土地,一会儿满怀深情地凝望着华西大地,抚今追昔,思潮如大江东去,波浪翻滚。

解放十几年了,华西的坎还是那道坎,河还是那条河,一个个土墩,一片片锅底洼,把全大队800多亩土地切割得零零碎碎,分成了1300多块,还保留着吴家2亩、瞿家3亩小农经济的痕迹。

河道沟渠弯弯曲曲,农田灌溉还要靠人力车水,吴家基、孙家基、朱家基、唐家巷等12个小自然村落,像天上的星星,稀稀落落,扯不成线,连不成片。

“穷够了,穷透了”6个字浓缩了华西的全部历史!吴仁宝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华西贫穷落后的面貌。

1961年10月底的一天,在华西邻近的向阳大队的一座磨房前,一群人正围着一盘大石磨指手画脚,唧唧喳喳,议论纷纷:“谁当的好家,把石磨卖给华西大队了?我们是败家,华西是兴家啊!”

也有的向阳大队社员说:“这石磨重六七百公斤,华西大队买了也难以运走的。”

可是,华西人还真来要把它运走。

向阳人问吴仁宝:“吴书记,你带人来搬石磨啦!”  吴仁宝爽朗地和向阳大队的父老兄弟打着招呼:“你们好,你们这石磨卖给华西,也是支援华西!”

向阳人又说:“吴书记,这么重的家伙,就怕你搬不走,你搬不走,还是我们向阳的。”

吴仁宝响亮地回答:“搬不走,你们也不要退钱了,就算我们支援向阳了!”

吴仁宝一边和向阳大队的群众说笑,一边招呼着同来的伙伴们,把这盘大石磨的两扇分开,用粗大的绳子捆的捆、系的系,里里外外捆了个结结实实。

随后,4个人抬一扇,呼着号子,艰难吃力地往华西走去。

抬回了石磨,吴仁宝与华西人又到河里捡石块、捡砖头,还拆了一座土地庙,才建成了磨房,为本大队和周边的群众加工粮食和饲料。

由此,在吴仁宝这头老水牛艰难吃力的拉动下,联结了华西农业文明和今天的工业文明。

 后来,吴仁宝又创造了机械拉石磨的奇迹,增添了一台30马力的柴油机,一天能磨300公斤。再后来,华西人又鸟枪换炮,大石磨换成了大钢磨,一天能磨1250公斤,每年可获净利5000多元。到1967年,华西的粮食饲料加工厂,一年能挣l万元。

只花了7年时间,吴仁宝带领群众硬是用人工重造了华西村地貌,实现了亩产1000公斤粮,建成了一个农业的样板村。

当中国农村都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吴仁宝却认准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这个理,领着华西村偷偷地办了一个小五金厂。这个小厂子,一年为华西村创利30多万元。

几年里,靠这笔钱,全村人住上了新瓦房,人均分配从130元上升到220元,村里还建成了当时连苏南大部分县还都没有的5层大楼,用来办托儿所、中小学,被华西人自豪地称为“教育大楼”。P8-11

序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0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共同富裕(华西村的富民政策与发展)/共和国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19216
开本 32开
页数 1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9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4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10
143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9: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