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儿童情绪力训练手册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从认识情绪力、影响情绪力的因素、不同年龄段儿童情绪力训练、几类常见成长问题背后的情绪问题解决方案、父母在家庭中正确展开情绪力训练的方法、技巧以及关键要点。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不同情况,为提升孩子情绪力提供了全面的解读及具体实操方案,倾听孩子、共情孩子、好好沟通、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讨论情绪。 作者简介 潘燕华 应用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注册心理师,A级沙盘游戏咨询师和督导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师,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妇联副主席(兼),佛山市人民检察院首批家庭教育指导辅导员。自2002年起从事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累积心理咨询经验1万多小时。因在儿童心理服务方面的出色表现获得2017年佛山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译有《沙盘游戏中的治愈与转化》《助人关系:过程与技能》等多部心理咨询类著作。 目录 第一章 儿童情绪力训练的起点 情绪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信念是情绪背后的推手 回避消极情绪导致无法获得完整的情绪力 读懂孩子的情绪表达暗语 父母的脸色是儿童情绪安全的底色 第二章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情绪力训练指南 情绪力是调节和表达自身情绪的一种综合能力 遵循情绪力发展规律,情绪教养有方法 第三章 父母是最好的情绪力训练师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立场要坚定,态度要热情 4个行动要领,让你成为优秀的情绪力教练 第四章 做好情绪力训练,应对成长挑战 儿童抽动或许是警报信号 孩子太敏感,是特质不是病 厌学的孩子,是充满挫败感的孩子 面对作业拖拉,读懂感受对症下药 导语 掌握孩子情绪表达的特点,让孩子建立起安全型依恋,打下情绪安全的基础。 全面解读影响孩子情绪力的因素,剖析情绪力的影响因素,详解情绪力提升要诀,有针对性地训练情绪力,帮孩子有效管理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精彩页 家长在开展儿童的情绪力训练之前,需要先对情绪本身、儿童的情绪特点和影响因素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的理论性相对较强,但请各位家长朋友不要跳过而直接到后面操作性更强的章节。 学习一些理论知识是有必要的。我还记得在20多年前的研究生课堂上,哲学老师告诉我们“好的理论具有无与伦比的使用价值”。确实,理论关心的是“道”,就是原理;操作方法关心的是“术”。“道”制约着“术”的发挥。 本章从对情绪的认识误区入手,用五节内容分别介绍情绪是一个身心灵交互反应的复杂系统、情绪产生的推手、面对消极情绪的态度、儿童的情绪特点、决定儿童情绪安全底色的核心要素。以上五个内容,是情绪力训练的起点。后面章节中提出的训练方法、训练重难点和问题解决策略,都离不开对这章内容的理解。例如,用隐喻技术引导情绪调节和情绪表达,就离不开对儿童情绪特点的理解。 领会到情绪的“道”,就不会再觉得儿童的情绪是如此“诡异”,反而觉得万变不离其宗,在“术”的层面更有创造性了,家长在教养中的效能感自然更强。 情绪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之所以一开篇就用“最熟悉的陌生人”来形容情绪,是因为我们通过表情、动作、语气、声调等信号去判断“这个人有情绪了”。比如哭是伤心,笑是开心,愿意吃东西就是情绪好起来了(否则怎么会有心情吃东西呢)。 以上这种一一对应的模式,我们在孩子小时候用起来是相当得心应手的。可随着情绪的逐步分化、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父母慢慢发现这套用情绪外部表现来推断内心感受的因果逻辑就不好用了,涌现出五花八门的育儿困惑。 一个5岁的女孩把指甲咬得光秃秃的,医生诊断孩子“是焦虑了”,她妈妈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焦虑说出来不就好了,咬手干吗?咬手没用呀!即使说不出来,哭啊闹啊,这也总比咬手强。”妈妈不明白孩子为什么要用动作去表达焦虑,咬手有什么用?其实,情绪是身体和精神的一套复杂的变化模式,它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也不是谁决定谁的因果关系。我们既需要用推理、归纳等理性思维去认识情绪,也需要调动身体感受、直觉等感性思维。总之,如果我们用所见即所得的思维去面对情绪,那么只能说我们离读懂情绪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还很远。 我们对情绪的理解通常是不完整的,对一部分熟悉,同时对另一部分陌生,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情绪的外在表现熟悉,对情绪的内在反应 情绪是一种混合的心理现象,由外在表现、生理唤醒和独特的主观体验组成。情绪的外在表现就是我们很熟悉的表情,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表情是我们用来鉴别情绪的主要标志。比如,愤怒时摩拳擦掌、高兴时语调高昂。这都是容易被肉眼观察到的。 而生理唤醒就是一个不可见的内在生理反应。人们处于某种情绪状态时,往往难以控制情绪的生理唤醒,因为主控情绪的自主神经系统一般不受个人意志所控制。测谎仪正是依据这一原理来设计的。 古人对情绪唤醒的身体反应一点儿都不陌生,《黄帝内经》中认为,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这点出了五脏跟情绪之间的关系。 P2-6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儿童情绪力训练手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潘燕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272237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4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0 |
出版时间 | 2023-12-01 |
首版时间 | 2023-12-01 |
印刷时间 | 2023-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96 |
CIP核字 | 2023001118 |
中图分类号 | B842.6-49 |
丛书名 | |
印张 | 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6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