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共创友好(中国同英国联邦德国正式建交)/共和国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共和国故事》。

本书是丛书的分册《共创友好》,本书主要讲述中国同英国、联邦德国正式建交的故事。本书由曾勋编写。

内容推荐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这套《共和国故事》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本书是丛书的分册《共创友好》,本书主要讲述中国同英国、联邦德国正式建交的故事。本书由曾勋编写。

目录

一、中英举行建交谈判

 毛泽东接见英国驻华代办

 裴坚章拜会英国议会外交官员

 周恩来提出三点要求

 乔冠华与谭森进行谈判

二、中英签署建交公报

 乔冠华与谭森商定公报措辞

 中英两国正式建交

 毛泽东接见蒙哥马利

 周恩来向英方阐明内外政策

 周恩来表示支持蒙哥马利

 陈毅设宴欢迎蒙哥马利

 周恩来支持英方和平三原则

 毛泽东与希思亲切交谈

三、推进中德关系发展

 王殊邀请施罗德访华

 周恩来与施罗德举行会谈

 乔冠华与施罗德单独会谈

 周恩来指示王殊与德方谈判

 毛泽东亲自接见王殊

四、中德建立外交关系

 王殊拜访施罗德和根舍

 姬鹏飞到机场迎接谢尔

 姬鹏飞与谢尔签署建交公报

 李先念设宴庆祝中德建交

 姬鹏飞参加谢尔举行的告别宴会

试读章节

1971年3月2日,周恩来接见英国代办谭森,并与谭森进行了亲切交谈。

在谈话中,周恩来提出中国政府对解决中英全面建交互换大使的三点要求:

一、撤销英国在台湾淡水的领事馆;

二、在联合国大会上,英国不能既投票支持恢复中国席位的议案,又投票支持把中国代表权问题作为所谓“重要问题”须经大会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的议案,必须完全支持赞同中国参加联合国;

三、澄清英国过去鼓吹的所谓“台湾法律地位未定”的论调以及为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任何谬论。

周恩来之所以提出这三点要求,是为中英接下来的谈判打好基础,因为早在1950年新中国与英国进行谈判时,由于英方对待台湾等问题的态度含糊不清,最终导致谈判没有取得成果。

1950年中英举行第一次建交谈判时,中方提出英方对对台湾的态度加以澄清,应以实际行动表示英国已和国民党集团完全断绝外交往来及愿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诚意,并表示在建立中英两国外交关系之前,这一问题是不能不解决的先决问题。

事实上,在1950年1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讨论苏联代表提出的不承认国民党代表出席安理会的资格并加以驱逐案时,英国代表附和了美国代表的意见,表示“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提出为时过早”。

1月13日,当苏联的提议在安理会表决时,英国代表又投弃权票。虽然到6月份英国决定“调整我们对中国代表权的投票政策,在任何符合条件的联合国组织中投票赞成代表权的变更,无论这一提案是否可能获得多数支持”,并打算在6月19日和7月3日召开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等会议上投票赞成新中国的合法地位。但英国并没有将这一想法告诉中国,并且最后由于美国的压力和朝鲜战争而放弃。

当时,在美国反对开除国民党驻联合国代表的情况下,英国投弃权票已属不易,而早在1949年11月,英国政府就已经决定:

指示其在联合国大会的代表不参加辩论,如果举行投票的话,便投弃权票。

而且英方认为:“在即将到来的辩论中,支持国民党政府是没有理由的。”

英国在中国联合国代表权问题上做出了一定努力,贝文甚至抱怨说:“只有联合王国在为使中央人民政府取得进入安理会的必需票数进行努力”,但这些幕后努力并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同时,由于并不完全了解英方的情况,中方认为英国投弃权票的政策是“取首鼠两端的态度”,因此在谈判中不断表示不满的态度。

关于国民党在香港的财产问题,双方谈判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处理“两航”在香港的财产问题。  1949年11月9日,原国民党政府所属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全体员工在香港起义,由于当时中英尚未建交,新中国无法按正常的外交途径接收,而要受到港英当局的种种制约。

1950年1月9日,周恩来向香港原国民党机构员工发出“保护财产,待命接收”的命令。随后,中央组织了接收工作团。鉴于建交有望,工作团当时确定的方针是以政务院代表的身份正式入港统一接收。

2月23日,港英当局高等法院宣布“两航”公司留港飞机所谓的“出售”无效,宣判驳回美航接收“两航”的申请,并解除对“两航”公司全部资产为时3个月的“禁制”。

至此,“两航”护产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这为中英建交谈判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英方在“两航”问题上立场不断倒退,“两航”问题逐渐成为中英建交谈判的矛盾焦点。

1950年5月7日,中国外交部对中英谈判的两个焦点问题作了书面驳斥,严正指出:

一、关于联合国中的中国代表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所重视的不是同意票的多少,而是要从投票中看出已经正式宣布与国民党反动残余集团断绝外交关系和愿意与中央人民政府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否心口合一,他们对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是否真正保持友好关系。因此,中央人民政府对英国政府关于在联合国组织中对中国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的解释不能满意,尤其对英国政府在联合国所属各机构中继续投弃权票的行为更不满意。

中央人民政府认为,英国政府应该以行动表示其确与国民党反动残余集团断绝外交关系。

二、关于英国政府对于在香港的国民党反动派集团的各种机构及中国的国有财产所持态度问题,根据胡阶森代办的口头声明,知英国政府已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现在香港的中国财产具有执行管理之全权。P12-15

序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0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共创友好(中国同英国联邦德国正式建交)/共和国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曾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26368
开本 32开
页数 1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9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4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10
144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6: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