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外交部发言人揭秘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通俗介绍外交部新闻发布制度和发言人的书。书中既有一些生动的故事,又有一些如何应对媒体的技巧;既有史料的介绍,又有一定深度的论述,评价。每一位对新闻发布,新闻发言人感兴趣的读者都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每一位从事或希望从事对外交流的人,也能从中获得裨益;每一位与媒体打交道的朋友,也会从中受到启发。

目录

新闻发言人的魅力与作用(代序)/6

前 言/9

一、发言人的故事

(一)外交部发言人轶闻/3

1.外交部发言人的官有多大?/3

2.各部委和其他国家发言人都官居几品?

(附中国各部委发言人和地方发言人一览表,请见附录一)/5

3.外交部发言人的苦恼/6

4.几位外交部发言人第一次登台亮相回顾/8

5.在超市“口吐狂言”的那个人是个“神经病”还是“外交部发言人”?/16

(二)外交部发言人有关情况介绍/18

1.外交部发言人至今共有多少位?/18

2.外交部发言人毕业于什么学校?所学什么

专业?/19

3.外交部发言人卸任后何方高就?/20

4.外交部发言人就任前供职何处?/22

5.外交部发言人为什么不被称为“新闻发言人”?发言人有无正副之分?/23

(三)外交部发言人之谜/25

1.外交部发言人为什么什么问题都难不倒?/25

2.发言人回答记者问题时可以随心所欲吗?/27

3.外交部发言人为什么频繁地走马换将?/29

4.外交部发言人为什么老念稿?/30

5.外交部发言人为什么总是“答非所问”?/32

6.外交部发言人为什么经常回答非外交问题?/36

7.外交部发言人需要补“钙”吗?/38

(四)其 他/41

1.当一个发言人需要什么素质?/41

2.发言人不是“人”吗?/44

3.外交部发布会为何又恢复翻译?/45

4.外国记者如何看外交部发言人和中国新闻发布制度?/47

(五)孔泉主持的一次受到网友广泛好评的发布会/50

二、新闻发布机制

(一)关于新闻发布制度/61

1.为什么要建立和完善新闻发布制度?/61

2.新闻发布制度的起源/62

3.外交部新闻发布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65

4.外交部新闻发布机制是世界上最成熟的

发布机制之一/66

5.新闻发布有哪些形式?/68

6.新闻发布会与记者招待会的区别/74

(二)中外新闻发布制度的异同/76

1.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与美国有关部门发言人做法上的不同/76

2.从印度核试看美国国务院新闻发布会的特点/78

3.美、英、法、德、奥及欧盟发言人机制/85

4.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与外交部新闻司的关系?新闻司是干什么的?/87

5.外交部发言人与外交部新闻发布处是什么关系?新闻发布处是做什么的?/95

6.哪些媒体可以参加外交部新闻发布会?/97

7.目前,驻华的外国媒体有哪些?这些媒体各有什么特点?/98

(三)新闻发布会的准备/101

1.什么情况下需要举行新闻发布会?/101

2.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如何准备?/104

3.新闻发布会时间和地点的选择/109

4.新闻发布会时间以多长为宜?/110

三、发言人面对媒体的策略和技巧

(一)新闻发布策略与技巧/113

1.先发制人/113

2.增加透明度,加大信息量/117

3.刻求新意/122

4.开门见山,直截了当/124

5.有的放矢/126

6.少用“行话”、政治术语和专业术语/131

7.坚持“以我为主”,但做法不要生硬/132

8.做一个有亲和力的发言人/134

9.如何与外国记者打交道?/135

(二)发言人语言技巧/139

1.反诘/139

2.幽默与诙谐/142

3.为什么要说“不”?/145

4.如何说“不”?/146

5.为什么要回避?/152

6.如何回避?/156

7.绵里藏针/160

8.模糊语言技巧/163

9.以理服人/165

10.针锋相对/167

11.简洁/172

12.数字和对比/175

13.语言生动、形象/180

14.运用逻辑的力量变被动为主动/182

(三)发言人心理技巧及有关注意事项/188

1.如何对待上台后的紧张?/188

2.如何正确对待记者的尖锐问题?/190

3.控制情绪,善于驾驭现场/194

4.碰到回答不了的问题如何应对?/198

5.发言人如何避免少说错话?/201

6.关于发言人着装与体态语言等问题/203

四、附  录

附录一:国务院有关部门发言人和部分

地方政府发言人一览表/209

附录二:外交部历任发言人简历/212

附录三:外交部新闻司的五大职能/228

附录四:外交部部长助理沈国放2004年7月22日

网上答公众问全文/231

后  记/246

试读章节

外交部移动电话虽然以发言人名义受理记者提问和回答记者问题,但实际上发言人并不出面,而是由新闻发布处的几个处长轮流代劳。下班后、周日或节假日,不论去干什么都要将移动电话随身携带,随时准备接受记者提问并回答问题。没事时还好,一天没几个电话,甚至一个电话也没有。但如果碰到突发事件,可就麻烦大了,电话会一个接一个。有一次,一位处长正和爱人在公园散步。因突然发生了中美撞机事件,一下子来了100多个电话,电话几乎都被打破。一个电话还没接完,电话记录上显示又来了七八个电话。接完一批电话后,手都抬不起来了。有时,晚上在睡梦中也会被铃声叫醒回答记者提问。最后弄得一听见电话响,心里就发麻。

一个星期天,发布处一位领导在超市购物,突然手机响了,一美国记者来电话问中方对美国向台湾出售一批先进武器有何反应。这一问题正好已备好回答口径。这位处长从口袋里掏出写有口径的纸条就开始回答:“中方坚决反对美方严重违反中美‘八一七’公报,不断提高售台武器的性能和数量,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行为。中国政府已多次就售台武器问题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表明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此问题上的坚定立场。我们要求美方高度重视中方的严正要求和立场,充分认识到对台军售升级将对中美关系所产生的严重影响和后果,严格执行中美‘八一七’公报的规定,立即停止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一番慷慨激昂、义正词严的表态,引起身旁顾客的频频侧目和指手画脚。不知此人是何许人物,穿个大裤头,脚蹬一双破凉鞋,居然大言不惭,张口闭口就是中国政府、严正交涉之类的词,还以为是个神经病。谁能想像得出这是中国政府在做严肃的表态。P17其实,到目前为止,建立了发言人制度的国家并不多,其中做得比较好的就更少了。而形成了比较威熟的新闻发布机制的,也只有美国等屈指可数的少数几个国家。大概除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外,还没有其他国家的外交部有中国外交部如此定期和成熟的新闻发布机制。  第一,从发布频率上看,外交部每周举行两次定期发布会。在遇突发事件时,还举行专题发布会。另外,还不定期请有关方面负责人为记者举行背景吹风会。这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每天举办一次发布会的也可能就美国国务院一家。

第二,回答问题的范围更广。由于各种原因,在很长时间中,中国政府一直只有外交部一家对外答问的窗口,所以,外交部发言人长期以来回答的问题除了外交之外,还有涉及香港、台湾、国内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问题和其他问题。这种情况在国际上可能只有中国外交部一家。当然,现在随着国务院各部委发言人逐渐机制化,这一现象正在改变。

第三,参加发布会人数多和范围广。出席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的人每次多则二三百人,少则上百人。代表主要大国的20一30多家传媒的记者几乎每场必到。遇重大问题或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厅总是爆满。一些外国驻华使馆的新闻官甚至大使、参赞也不时来出席我新闻发布会。而美国国务院的新闻发布会参加人数只数十人而已,并且主要是国内媒体记者。

第四,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对记者提问没有限制,发布时间也没有限制。问题问完为止。这在国际上也是很少见的。

第五,与美国一样,事先不需提交问题单。记者可自由提问。我们需要事先准备口径,美国也一样。

第六,口径的信息量越来越大,透明度越来越高。P67

序言

长期以来,外交一直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这一方面是因为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外交是国家大事,高不可攀,不敢问津。另一方面,外交部门也因外交无小事,总是有意无意之中将外交神秘化。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这一做法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由于缺乏了解和沟通,国内公众在一些涉及民族感情的问题的处理上,对中国在一些重大国际事件的态度等问题上对我国外交政策产生了一些误解,甚至不满。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外交部加强了公众外交方面的工作,希望在逐渐撩起中国外交神秘面纱的同时,争取通过外交部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来加强与公众的联系,树立外交部亲和形象,提高公众对我国外交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为我国外交工作的顺利开展争取更广泛的民意支持。

新闻发布工作是公众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想借本书从外交部发言人这一特殊角度出发,做一些公众外交方面的尝试。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介绍外交部发言人、外交部新闻发布机制等来加深公众对外交部发言人乃至对外交工作的了解,拉近外交部发言人及外交工作与公众的距离。

另外,目前,国内发言人培训热潮方兴未艾,这是发言人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走向机制化后进入的一个新阶段。本人长期在外交部新闻司工作,并担任新闻发布处领导工作长达五年。作为发言人的主要助手,曾协助过沈国放、崔天凯、唐国强、朱邦造、孙玉玺、章启月、孔泉等发言人工作,参与并负责组织了四百多场外交部新闻发布会。耳濡目染,从发言人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并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一些新闻发布工作的心得,现结合新闻司的一些资料整理编撰成书,希冀对国内正在进行的发言人培训工作有所裨益。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在对一些问题的介绍和论述上难免有一些错误和不当之处。敬请领导、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邹建华

2005年3月20日于北京

后记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外交部发言人揭秘》一书终于完稿,即将付梓出版。本来应该高兴才是,但我心里却越来越忐忑不安。着手写这本书的初衷有两个:一是想从外交部发言人这一特殊角度入手做些尝试来加深公众对外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二是想为目前方兴未艾的发言人培训工作提供一本实用的、操作性较强的教材,书成后才发现当初着手做这件事有点自不量力。看了几遍,总觉力有未逮,不尽如人意。就当是抛砖引玉吧!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承蒙俞志忠、马毓真、金桂华等老一辈发言人提供了宝贵的情况和意见。在出版过程中,本书得到了外交部长李肇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的充分肯定和支持。李肇星部长挤出宝贵的时间阅读本书并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赵启正主任虽公务繁忙仍认真为本书作序。前任驻法国大使周觉、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王成家同志也对本书给予了极大关注和支持,没有他们的帮助,本书的成书和出版不会如此顺利,在此谨表示衷心的感谢。

齐怀远、王振宇、李金华、段津、范慧娟等前任发言人不吝提供简历和照片。新闻司李方惠、曾文彬同志也为本书提供了许多照片,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邹建华

2005年3月28日于方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外交部发言人揭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邹建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225422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92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19.2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0
15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0: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