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敦煌父亲的召唤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的作者是常沙娜,她的父亲是常书鸿。他们父女两代都将毕生心血献给了挚爱的敦煌。这是一部浸润着理想和亲情的书,是一部承载着民族文化追寻的书,是一部闪耀着艺术光芒的书。全书文笔优雅、情感真挚、思想深刻,从封面到内文的设计渗透着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理念,内在的精神与外在的颜值兼备,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是感悟艺术大师心路历程、体味正宗敦煌艺术魅力、把握中国现代艺术正确发展走向的经典之作。
作者简介
常沙娜,女,满族,浙江杭州人。1931年3月生于法国里昂,1937年随父母回国。是我国著名的艺术设计教育家和艺术设计家、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945年至1948年在甘肃敦煌随其父(著名画家常书鸿)学习敦煌历代壁画艺术。1948年赴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院美术学院学习。1950年冬回国。1951年在清华大学营建系工艺美术教研组任助教。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于1953年调入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任教。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任染织美术系讲师、副教授、教授。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1983年至1998年1月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届副主席,首都第一届女教授联谊会会长。1960年曾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三八红旗手”,1982年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曾任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五届执行委员,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目录
遥远的敦煌
我叫常沙娜
我从巴黎来
初入国门
我们一无所有了
凤凰山上的艺术家
吕斯百爸爸
父亲的誓言
我们的敦煌
从重庆去敦煌
千佛洞的天好蓝
我们在敦煌安家了
恩师邵芳培养我
1945:悲怆与欣喜
父女联璧 初露画坛
重返莫高窟
没有学历的学业
再见了,敦煌
永远的敦煌
在美国的敦煌记忆
回归
敦煌文物午门展
梁思成与林徽因
徐悲鸿迟到的信
传承敦煌
人民大会堂及宴会厅装饰设计
敦煌历代图案的整理研究
敦煌历代装饰图案的继承创新
敦煌花开
附:迟爱·遗恨
关于民国留法女雕塑家陈芝秀的几件史料
传写敦煌情
纤毫入画图
头饰图案
佩饰图案
手足图案
动物图案
树木图案
散花图案
华盖图案
人字披图案
边饰图案
地毯图案
花砖图案
一花一世界
常沙娜花卉写生作品
古韵扬新风
常沙娜的艺术设计与敦煌艺术的当代应用
常沙娜艺术年表
导语
这部作品是读懂常书鸿、了解常沙娜、领悟敦煌精神的一把钥匙。
这部作品鲜活、生动地从多个角度,以多种形式,跨多个层面向读者展现了敦煌人、敦煌艺术以及敦煌艺术的不朽生命力。
这部作品是常沙娜先生面世图书中将阅读价值、欣赏价值与收藏价值集于一身的最美呈现。
精彩页
我从巴黎来
我决心离开巴黎,而等待着我离开巴黎的是蕴藏着千数百年前民族艺术的宝库的敦煌。
——常书鸿
我的爸爸叫常书鸿,1927年6月赴法国留学,同年11月考入里昂国立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油画。1932年夏天,爸爸以窦古特教授油画班第一名的成绩从里昂国立美术专科学校毕业。他参加了里昂全市油画家赴巴黎深造公费奖金选拔考试,并以油画《梳妆少女》获得第一名,顺利进入了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在法国著名的新古典主义画家、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劳朗斯的画室深造。后来妈妈和我也随之迁到了巴黎。
爸爸在劳朗斯院士的画室勤奋学习,成绩优异。他创作的大量画作多次获法国国家级的金质奖、银质奖、荣誉奖。其中《病妇》《裸女》和以我为模特的《沙娜像》被里昂国立美术馆和巴黎近代美术馆收藏。爸爸颇受老师的器重,被推荐加入了法国美术家协会。
20世纪30年代,在巴黎的中国留学生大多是单身,我家就成了学艺术的中国留学生的聚会场所。巴黎的中国留学生在周末、节假日常常到家里来。著名的“中国留法艺术学会”就是在我家成立的。
大家都喜欢聚到我家来谈古论今,畅谈艺术,互通祖国的信息。在艺术家聚居的巴黎,除王临乙、吕斯百之外,曾竹韶、唐一禾、秦宣夫、陈士文、刘开渠、滑田友、马霁玉、王子云、余炳烈、程鸿寿、郑可等人都是我家的客人,他们有画油画的,有做雕塑的,有搞建筑的。幼时我家温馨的艺术氛围、浓厚的艺术环境让我度过了非常快乐的童年时光,艺术的种子那个时候也深深扎根在我幼小的心灵里。
在巴黎,爸爸妈妈度过了他们充满爱情与理想的青年时代。身处安适环境和幸福心境下的爸爸于1934年创作了油画《画家家庭》,他用考究的蓝绿色调和细腻的笔法,真切地描绘出静谧祥和的家庭气氛。画中突出了妈妈身着中式旗袍的东方妇女形象,也表现了他自己作为成功的青年画家手握画具、踌躇满志的神情;而倚在妈妈怀抱中的我,受宠之态更被满怀爱意的爸爸刻画得惟妙惟肖。此画在巴黎的春季沙龙获得了银质奖,成为爸爸那个时期存留下来的珍贵代表作。
爸爸那时三十一岁,他的艺术才华已经使他在法国艺术界崭露头角。我们在巴黎过着安定的生活,有个幸福的家。
然而,一本图册却改写了爸爸的命运。一个遥远的地方走进了他的生命。
那是1935年秋的一天,爸爸在塞纳河畔一个旧书摊上,无意间翻到了一套六大本的《敦煌石窟图录》,这是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刚刚出版的新书,收录了伯希和在中国敦煌莫高窟拍摄的三百多幅壁画、雕塑作品照片。
这些有关敦煌石窟壁画和塑像的照片让他感到震惊。他写道:“那是我陌生的东西。这是从4世纪到14世纪前后千余年间的创作。当时,这些壁画和雕塑的图片虽然没有颜色,但可以看到大幅宗教艺术绘画与雕塑的图景。尤其是5世纪北魏早期的壁画,它们的笔触道劲有力,构图气魄雄伟,人物刻画生动有力,其笔触的奔放甚至比现代野兽派的画还要粗野。但这是距今一千五百年的古画,这使我十分惊异,令人不能相信!”第二天,在摊主的指引下,他前往离书摊不远的巴黎吉美博物馆,那里正在展出伯希和从敦煌取得的文献和画卷。爸爸说,这是传承了一千多年的壁画、彩塑,敦煌莫高窟的石窟艺术了不起!而我们作为中国人却都不知道!他说,他一直在法国,崇拜欧洲,崇拜文艺复兴的艺术,而且非常自豪地以蒙巴那斯的画家自居,言必称希腊、罗马。现在面对祖国如此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自责数典忘祖,真是惭愧之极,不知如何忏悔才是!爸爸下定决心要离开巴黎,回国寻访敦煌石窟。
P7-1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敦煌父亲的召唤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常沙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213103
开本 32开
页数 3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23-05-01
首版时间 2023-05-01
印刷时间 202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512
CIP核字 2023043210
中图分类号 K825.72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2
2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2: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