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统中原(赵普)/中华历朝著名宰相大传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赵普的三代祖先,都是小官吏,所以,他可说是出身于小吏世家。小吏之家,自然是比较寒微的下层人家。因此,赵普在晚年所上的《求致仕第一表》中说:“臣比乏宏才,且非世胄”;在《让西京留守表》中说:“臣出自孤寒,本非俊杰。”赵普“少习吏事”,早年读书不多,都与他的这种家庭出身有关系。

赵普是幽州蓟县人,五代的蓟县城,在今天北京城的西南。

唐末藩镇割据,幽州卢龙军是著名的河北三镇之一,治所在蓟县。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幽州被军阀刘仁恭控制。五代初年,北方主要是后梁朱全忠与晋王李克用两大军事集团争战不息。交战的战场,主要在梁、晋相接的河北平原上,幽州是争夺的重点地区之一。起初,刘仁恭依附后梁,保持割据状态。不久,刘仁恭父子相残,兵戎相见,其子守光得胜,仁恭被囚禁起来,守光自称节度使。后梁太祖乾化元年(911年),刘守光自称皇帝,在幽州建立大燕国。乾化二年(912年),晋王李存勖(当时李克用已死,其子存勖继位)从河东出兵,派大将周德威率军攻打刘守光,企图控制幽州,从北面包围后梁。乾化三年(913年),周德威攻灭大燕国,俘虏了刘守光、刘仁恭及其全家。至此,幽州便被晋王李存勖控制,成为晋军南下的基地。不久,李存勖又控制了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与后梁军队在河北展开了拉锯战。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终于率军攻灭了后梁政权,统一了中原,建立起后唐政权。李存勖成了唐庄宗。

就在李存勖灭梁的前一年——后梁龙德二年f922年),当时晋王李存勖仍用唐哀帝年号,称天祐十九年,七月,赵普出生在李存勖控制下的幽州蓟县的一个小吏之家。

赵普出生后的第二年,后唐虽已统一中原,但幽州一带并不安宁。原来,周德威攻灭大燕后,被任命为节度使,镇守幽州,周德威“恃勇不修边备,遂失榆关之险,契丹每刍牧于营、平之间”。契丹又进而攻陷了营(今辽宁省朝阳市)、平(今河北省卢龙县)二州,于是,“幽、蓟之人,岁苦寇钞”。后梁贞明三年(917年),晋王李存勖天祐十四年,契丹军在契丹主耶律阿保机统率下,由晋王李存勖的叛将卢文进引路,南下攻破新州(今河北省涿鹿县)。李存勖派周德威领兵前去救援,被契丹打得大败,逃回幽州。契丹军乘胜追击,围攻幽州一百多天。“幽、蓟之间,虏骑遍野山谷,所得汉人,以长绳连头,系之于木。”幽州城内,“军民困弊,上下恐惧”。李存勖得报,派李嗣源(即后来的唐明宗)等人率大军救援,其中步骑达七万之众。李嗣源率军连败契丹军,方才解了幽州之围。周德威见到救援诸将,握手流涕。就在赵普出生的前一年,即后梁龙德元年(921年,天祐十八年)十二月,阿保机又倾塞入寇,围攻幽州,攻破涿州(今河北省涿县),进攻定州(今河北省定县)。警报传到李存勖所在的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行营,晋军正与后梁军队苦战,闻讯,“军中咸恐”。

李存勖亲率铁骑五千,从镇州出发御敌。至新乐(今河北省新乐县东北),遇到契丹军前锋,击败之。至望都(今河北省望都县),为阿保机率军包围,于是发生激战。李存勖身先士卒,多次冲入敌阵,部将李嗣昭跃马奋击,才击溃契丹军。当时,大雪平地五尺,“野无所掠,马无刍草,冻死者相望于路”。阿保机引军北返。

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赵普4岁时,阿保机率军攻打辽东(令辽宁省大凌河以东地区)的渤海国,命令秃馁、卢文进率军进据营……

P4-5

目录

第一章  托迹诸侯,终成开国功臣

 战乱中的颠沛流离

 托迹诸侯,以精通吏道著称

 委身赵匡胤,成为幕府谋主

 陈桥兵变的谋划者与指挥者

 随太祖征二李,巩固政权

 出任宰相,独掌朝政

第二章  削藩撒镇,解除太祖心腹之患

 赵普献策,杯酒释兵权

 改革兵制,分兵权以治本

 削弱藩镇,赵普提出三大纲领

第三章  夜定策,辅佐太祖一统中原

 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

 袭占荆、湖,首战告捷

 摧枯拉朽,攻灭后蜀

 千里奔袭,南汉覆灭

 力取南唐,威加东南

 北伐遇挫,燕云难复

第四章  三次任相,历经两朝风雨

 功高专权,终致罢相

 金匮之盟,二次拜相

 三人相府,致仕而终

序言

北宋初期,出了一个声名并非显赫的宰相。他并不是常出现在前台,而只是辅助君主在幕后出谋划策。然而,他所参与制定的重要方针、政策,却一直影响着宋朝三百年的统治状况,关系到国运民生的大问题。这位宰相就是赵普。

赵普(922—992年),字则平。他15岁随父迁居洛阳,自幼学习吏治,后晋高祖天福七年(942年),赵普20岁,进入藩镇幕府做事。后周世宗恩德三年(956年),赵普35岁,进入禁军大将赵匡胤的幕府,并逐渐成为赵匡胤的心腹谋主。显德七年(960年)正月,赵普39岁,直接指挥了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上了皇帝,建立起赵宋皇朝。从此,赵普开始进入皇朝的中央政府,由枢密直学士而枢密副使、枢密使,然后独任宰相10年。宋太祖赵匡胤的晚年——开宝六年(973年)时,赵普52岁,被罢去宰相职务,出任节度使同平章事。

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赵普第二次担任宰相职务,已是60岁高龄。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他再次被免去宰相职务,到地方上任节度使兼侍中。五年以后,端拱元年(988年),赵普67岁,第三次出任宰相,成为宋代第一位三次为相的大臣。淳化兀年(990年),赵普罢相,任西京(今河南省洛阳市)留守。淳化三年(993年)致仕(即退休),被授予太师官衔,封魏国公,成为宋代文臣中第一个官至太师的人。当年七月,赵普去世,太宗停止朝会五日,赠官尚书令,追封真定王;太宗还亲自撰写了赵普的神道碑。这些待遇,在宋代都是罕见的。

在宋初实现统一的30多年时间里,赵普“重位经三人”,居相位三十载,长期居于中央政府之中,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宋初的重大政治事件中,如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削夺节镇之权、制定统一战略、建法立制、金匮之盟、燕云的收复等,都可以看到赵普的影响和作用。  赵普一生从事军政生涯50年左右,作为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家,他有一定的远见。辅佐太祖、太宗两朝,制定出巩固加强中央君主集权、地方分权的方针政策,对结束战乱、实现国家统一是有贡献的。然而由于学问不多,谋划之事或缺明智,大有曲意奉承之嫌,有些可以说是用人品作代价的,最终成为后人褒扬不足而贬斥有余的牺牲者。

内容推荐

姜正成编著的《一统中原(赵普)/中华历朝著名宰相大传系列》讲述了:赵普字则平。他15岁随父迁居洛阳,自幼学习吏治,后进入禁军大将赵匡胤的幕府,并逐渐成为赵匡胤的心腹谋主。显德七年(960)正月,赵普直接指挥了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上了皇帝,建立起赵宋皇朝。从此,赵普开始进入皇朝的中央政府,由枢密直学士而枢密副使、枢密使,然后独任宰相十年。开宝六年(973)时,赵普被罢去宰相职务,出任节度使同平章事。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太平兴国六年(981),赵普第二次担任宰相职务,已是六十岁高龄。太平兴国八年(983),他再次被免去宰相职务,到地方上任节度使兼侍中。端拱元年(988),赵普第三次出征宰相,成为宋代第一位三次为相的大臣。淳化元年(990),赵普罢相,任西京(今河南省洛阳市)留守。淳化三年(993)致仕(即退休),被授予太师官衔,封魏国公,成为宋代文臣中第一个官至太师的人。当年七月,赵普去世,太宗停止朝会五日,赠官尚书令,追封真定王;太宗还亲自撰写了赵普的神道碑。这些待遇,在宋代都是罕见的。《一统中原(赵普)/中华历朝著名宰相大传系列》以全新的视角对赵普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详细介绍了北宋初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赵普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了深入的了解。

编辑推荐

北宋初期,出了一个声名并非显赫的宰相。他并不是常出现在前台,而只是辅助君主在幕后出谋划策。然而,他所参与制订的重要方针,政策,却一直影响着宋朝三百年的统治状况,关系到国运民命的大问题。这位宰相就是赵普。姜正成编著的《一统中原(赵普)/中华历朝著名宰相大传系列》以全新的视角对赵普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统中原(赵普)/中华历朝著名宰相大传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正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719300
开本 16开
页数 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2013277806
中图分类号 K827=441
丛书名
印张 17.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2: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