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成涌现时间/生存论研究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在纯粹意义上,哲学即形而上学。它从“存在之问”起步敞开“存在之思”,揭露“存在”及“存在本体”的清澈澄明,乃哲学从神学和科学对峙中开出统摄二者于本己的涌现性铺展。这条铺展开来的道路从天启哲学进入自然哲学,再到巴门尼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存在之问从动态生变的经验理性转向静持取向的观念理性。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分别经历神学浸泡开出的近代唯理论与经验论在德国古典哲学中汇流,存在之问的主题由存在世界转向了人的世界,本体论形而上学向主体认知论形而上学的真正完成,科学理性获得工具性主潮,分析哲学和现象学从正反方面铺开自具个性的明证,最终各自以宣告“哲学的终结”方式为哲学当代重建清扫出场域。当代哲学以检讨经验理性、观念理性和科学理性的方式追本溯源,重发存在之问,对生态理性、共生存在、场态本体、生境逻辑四个概念予以内涵源流梳理,揭橥哲学背后的思想轨迹,探析“哲学的终结”之因,构建以生态理性为导向的共生存在的场本体形上蓝图,揭发生态理性向共生存在、场态本体方向生成的生境逻辑,敞开生成涌现时间的存在论秘密。
作者简介
唐代兴,四川广安人,四川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教授、伦理学特聘教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立足世界风险、全球生态危机和社会转型发展整合生成之当代境遇,围绕“当代人类何以才能理性存在发展”而致思不息,先后提出“人是世界性存在者”、“世界是一个生生不息的生态场”、“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人‘社会‘地球生命‘自然共生互生”、“生态文明乃人‘自然。环境的生境化”、“生态化综合是生境文明的根本方法”等六个基本命题和“反思自然失律人为论”、“重建人与环境的亲缘性存在”、“遵循生境逻辑法则”、“遵循限度生存法则”、“重构生境利益机制”、“开辟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道路”等六个实践命题,创建生态理性哲学及方法,并以此为思想基础和认知导向,探索生境伦理问题,构建融世界生境论、人性论、哲学本体论、伦理知识论、伦理心理学、伦理政治学、伦理教育学于一体的生境伦理学,并开创灾疫伦理学新学科。
目录
哲学应该阻止思想的瘫痪(代序)
导论:生态理性的形上视域
第1章 生态理性
一 天启与人为
1.心觉与知觉
2.天启的方式
3.人为的道路
二 “理性”的方式
1.认知与行动
2.概念的释义
三 “理性”的类型
1.经验理性
2.观念理性
3.科学理性
四 生态理性
1.“生态”概念释义
2.认知的根本特征
第2章 共生存在
一 “存在”发生学
1.“存在”概念的敞开
2.“存在”的解释空间
二 “存在”的发展
1.以思观存在
2.以范畴入存在
3.以时间入存在
三 “存在”之生
1.何为存在?
2.存在的本质
3.存在的形相
4.存在的方式
四 存在与共生
1.“生境”概念诠释
2.“生境存在”定义
第3章 场态本体
一 “本体”的基本问题
1.本体与形而上学
2.“本体”的位态
3.“本体”的内涵
二 本体的开放性张力
1.本体的动静取向
2.本体的存在论本色
三 场本体的存在敞开
1.事实世界的场态存在
2.场本体的物理学描述
四 场本体的内涵诠释
1.本体存在的语义场论
2.场本体的本原性位态
3.远离平衡的场本体型态
4.场本体的语义敞开
五 场本体的动力体系
1.场本体的自组织论
2.场本体的动力学
3.场本体的涌现论
第4章 生境逻辑
一 逻辑的观念形态
1.科学和哲学的逻辑
2.观念逻辑的基本认知
3.观念逻辑的性质与特征
二 逻辑的生境形态
1.观念逻辑的弊病
2.何谓“生境逻辑”?
3.生境逻辑的构成
三 生境逻辑的本质
1.生生:生境逻辑的存在本质
2.共生:生境逻辑的功能本质
3.生成:生境逻辑的方法本质
四 生境逻辑的自为要求
1.回到生境逻辑本身
2.存在的限度和边界
3.合目的的神性存在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序言
世界自在,而人立其中
。其存在,须臾不离阳光、
空气、气候、水、土地;其
生存,总要努力于技术、科
学、经济、政治、教育、艺
术、宗教的武装,既丰富内
涵,更挑战极限:
技术,创造生存工具,
持续地挑战安全的极限;
科学,开拓存在疆界,
持续地挑战经验的极限;
经济,增长物质财富,
持续地挑战富裕的极限;
政治,平衡公私利欲,
持续地挑战权利的极限;
教育,开发生命潜能,
持续地挑战智力的极限;
艺术,追求生活善美,
持续地挑战自由的极限;
宗教,赋予存在信仰,
持续地挑战心灵的极限。
所有一切都有正反实用
,惟有哲学,历来被视为无
用之学。然而,无论技术、
科学,或经济、政治、教育
,甚至艺术或宗教,其正反
实用达于极限状态,往往演
化出绝望,因为绝望之于希
望,才走向哲学,开出“存
在之问”的新生之道。
一 哲学发问存在的当世
取向
哲学在无用中创造大用
,本原于它专注于存在及其
敞开,并从发问存在出发,
开出存在之思而继续向前,
始终行进于存在之问的当世
之途,这构成哲学不同于哲
学研究的根本性质定位和功
能定位。
1.哲学的自身定位
哲学乃存在之问,偏离
存在之间,遗忘或丧失存在
之间,哲学必然消隐哲学一
旦消隐,存在世界因丧失思
想的光芒而沦为荒原,人必
自得其乐于物质主义的愚味
并进而沦为暴虐主义的耗材
。这是因为哲学始终是当世
的,以存在之问为基业的当
世哲学,直接地源于人类的
存在困境和生存危机。人类
的存在困境和生存危机永远
属当世,是当世的必然制造
:人类的每一个当世存在必
然演绎出只属于此“在世之
中”的存在困境和生存危机
,哲学的存在之问就是直面
人类的当世存在困境和生存
危机而展开追问,以探求根
本的解救之道,这一根本的
解救之道构成武装当世政治
、经济、文化、教育、科学
、技术的根本智慧、最高知
识和统领性方法。这是哲学
的当世消隐必然带来存在荒
原和非人深渊的根本原因,
这也是它与哲学研究的根本
不同所在。
哲学是当世的,哲学研
究是历史的。
哲学的当世取向及努力
,源于它对“在世之中”的人
类发出存在之问,以探求其
存在困境和生存危机的根本
解救之道;哲学研究的历史
取向及其努力,在于它只关
注已成的哲学思想、知识、
方法的历史及其具体内容的
哲学著作,哲学理论,哲学
思想、知识、方法体系以及
与此直接关联的哲学思潮、
哲学运动和哲学家。
所以,哲学关注的对象
是人类的当世存在,具体地
讲是人类当世的存在困境和
生存危机;哲学研究关注的
对象是已有的哲学成就,包
括已经功成名就的哲学家,
和这些哲学家创造出来的哲
学思想、哲学知识、哲学方
法、哲学理论、哲学体系、
哲学著作和由他们涌动生成
的哲学思潮、哲学运动、哲
学流派、哲学传统、
哲学研究追求严肃、严
谨、庄重;哲学却崇尚使命
和责任。
哲学研究可能成为事业
,但对于更多的人或者大多
数人来讲只是一种职业,所
以哲学研究可以会聚形成庞
大的群体,庞大的职业圈,
庞大的师门承传,甚而至于
可以汇聚成为课题、项目、
获奖的江湖,或可曰:哲学
研究可成为甚至往往成为敲
门砖、工具、手段。哲学研
究所拥有的这些都与哲学无
缘:哲学作为对当世的存在
之问的根本方式,不能成为
职业,只能成为事业,所以
哲学在任何时代都只由极少
极少的人能眷顾。因为,哲
学之为哲学的基本标志,是
存在之间;哲学研究之为哲
学研究的基本标志,是对哲
学家的哲学成果(认知、思
想、知识、方法、著作、体
系)之同。
哲学研究可类分出东方
或西方,也可类分出古代,
近代或现代,更可类分出国
度与种族,还可类分出思潮
和流派、著作与人,以及阶
级和门派。暂学却全然与这
些无缘、无关,因为哲学不
仅是当世的,更是世界的,
它就是立足当世开辟人类存
在之问的世界性道路。
要言之,哲学研究是人
类根本思想、根本知识、根
本方法的历史学,或历史阐
释学;哲学却是人类根本思
想、根本知识、根本方法的
当代学,或当代创造学。
2.哲学的当世努力
哲学研究的对象产生于
历史,哲学及其创造源于当
世的存在困境和生存危机,
这就是自古磨难出英雄,从
来动荡激哲思。古希腊哲学
诞生于存在的自然之问,并
朝存在之伦理和政治哲学方
向发展,前者不仅因为存在
世界引发出惊诧和好奇,更
是突破大海束缚开拓存在空
间的激励;后者源于突围战
乱的绝境而探求人性再造的
生存反思。春秋战国之世,
如果没有“天子失官,学在
四夷”的存在困境和“道术将
为天下裂”的生存危机,则
不可能有探求如何解救时世
的思想方案的诸子盛世的产
生。
存在的困境,创造思想
盛宴;生存的危机,孕育哲
学盛世。
以直面存在困境和追问
生存危机的方式彰显自身的
哲学,始终是当世的。唯物
质主义存在和祛魅化生存,
基因工程和人工智能开启生
物人种学忧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成涌现时间/生存论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代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2722689
开本 16开
页数 3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8
出版时间 2023-10-01
首版时间 2023-10-01
印刷时间 202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556
CIP核字 2023133926
中图分类号 B0
丛书名
印张 2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3: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