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系列 |
内容 | 内容推荐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公开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对于我们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过程、它的理论来源和思想基础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列宁将其列为“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1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将其列入领导干部应该重点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新时代,重新阅读和理解《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依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目录 导论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走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之门 一、《费尔巴哈论》的写作背景和原因 二、《费尔巴哈论》的出版和传播 三、《费尔巴哈论》的叙述结构与主要内容 四、《费尔巴哈论》相关重大理论问题辨析 五、《费尔巴哈论》的理论意义和当代价值 序言 导论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 结》:走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之门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以下简称为《费尔巴哈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非 常重要的一部著作。它由恩格斯所写,最初于1886年分 两期发表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新时代》上, 后来于1888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出版了单行本,同时附上 了恩格斯写的“序言”以及马克思留下的《关于费尔巴 哈的提纲》。全书篇幅并不大,但内容十分丰富。恩格 斯简明扼要地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发展和最终 确立的历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来源、本质特征 、基本原理以及理论与实践价值进行了深刻的说明和系 统的阐释。 《费尔巴哈论》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对许多马克思主义者产生了重要影响。列宁认为,恩格 斯在《费尔巴哈论》和《反杜林论》中最明确、最详尽 地阐述了他们的观点,它们与《共产党宣言》一样,都 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 史上,《费尔巴哈论》同样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被列为党的领导干部必读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 通过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的说明,我们能够透过 一个亲历者的视角回顾一个思想激荡的时代,重新审视 马克思恩格斯两位伟人创立新世界观的原初历程。借助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的科学分析,我们得以立足 于一个清晰的思想史坐标,来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革命性地位和意义。最后,恩格斯在《费尔巴 哈论》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内容的阐释,再次显示 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革命性和人民性,为我们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个 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 让我们一起跟随恩格斯的脚步,走进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理论大门吧!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孔智键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428486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7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6 |
出版时间 | 2023-12-01 |
首版时间 | 2023-12-01 |
印刷时间 | 2023-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20 |
CIP核字 | 2023198465 |
中图分类号 | A811.24 |
丛书名 | |
印张 | 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