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异国体验/冯骥才分类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你想走近和走进现、当代作家冯骥才、接触他心地最软和的那一部分吗?想概要的领略这位极有才干的文坛多面手的文学经脉吗?这部洋洋洒洒400余万字的16卷本便是一扇门和一条路径,这里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能全面展示他卓然成就的小说、散文、剧本、随笔、绘画、文艺理论与文化研究,更有我们从未谋面的首次面世的作品!

目录

倾听俄罗斯

时空交错的旅行·自序1 3

文学在乞讨吗?17

诗人照耀着我们24

列宁在哪里?37

阿列克和他的乡村别墅48

在俄罗斯,谁更接近大自然的灵魂61

绿色的手杖72

文学大师们的另一枝笔--俄罗斯经典作家的绘画84

普希金为什么决斗? 107

看望老柴123

从圣彼得堡到杨柳青129

金子做的桥139

深秋花开应未迟145

小跋151

走遍天下

意大利断想155

原作的力量164

重光西斯廷169

永恒的敌人--古埃及文化随想173

纸莎草和最古老的纸画181

静止的辉煌186

穿西服的日本人191

奈良的味道194

细雨品京都198

御影堂上的云影与涛声204

在大阪市立美术馆内的断想210

平山郁夫的境界220

口罩、卡拉OK和文明228

现代家庭230

申办奥运失败的墨尔本人232

今天的布拉格235

古希腊的石头241

我的太阳

地上的太阳·代序253

见证美利坚

别怨怪美国人258

开篇说开幕260

意外生光彩262

巴西人胜在"我中有你"264

今天的马拉多纳266

不变自败268

"我是最好的"270

尴尬的预言家272

被夸大的意大利274

球星的魅力276

吻一吻沙特278

24-16=?280

无神的球坛282

人类的天性284

矛与盾的较量286

上帝放弃意大利288

神秘的21和6 290

难忘法兰西

巴黎第一天293

呼唤球王295

话说乌龙球297

品球299

法兰西没有"恐韩症"301

日本战败303

英国人露面了305

足球是方的307

为他祈福309

快乐球迷370

今日三论--写在八强赛之前372

决赛感怀377

冷眼看足球

足球的精神381

足球的哲学--从八强到四强有感383

冷眼看足球388

足球=商品?390

二十一世纪,人类将选择怎样的足球?392

试读章节

一边是矛,一边是盾,谁厉害?

一边是南美风格的代表,技艺精湛,短传流畅,但属进攻型;一边是欧洲霸主,硬朗强劲,严谨坚实,但属于防守型,谁更强?

一边是小圣人罗马里奥,一边是世界足球先生巴乔,谁最好?

一边是无往而不胜,直入决赛;一边靠着上帝的关照与巴乔的力挽狂澜,后来居上,直逼金杯,谁能赢?

两种风格,迥然不同,各有短长,何以战胜对方?

这其实又是佩雷拉与萨基的一次决斗。智谋高低,场上立见。这才是当今世界足球最有价值的“世纪之战”。既有观赏价值,也有战术研究价值。

一百二十分钟过去,最后只有靠点球决胜,显示了这场比赛的艰难以至艰苦。

当巴西人如同金色浪花涌向意大利,意大利人便在禁区外铸成蓝色铁墙,坚持把自己的禁区变成真空。罗马里奥很难像前几场那样找到缝隙阵风一样钻进去。蓝色的意大利人在自己半场,一下子好像多了一倍。他们在任何有球的地方总是以多胜少。当佩雷拉派上卡福,企图从边路打开通道,萨基马上调过“挡门神”马尔蒂尼堵住。意大利人充分发挥自己坚密严实的混凝土战术,几乎把巴西人的长处变短处。

巴西人早就看到意大利的胜利多半凭着防守反击。他们在中场就以积极跑动与抢断,一次次破坏意大利人的传球路线。他们回防似乎比进攻还快。在一只眼盯住对方门前空隙的同时,另一只眼死死盯住巴乔这个善于偷袭的拖着马尾小辫的豹子。当他们的罗马里奥攻打对方球门时,始终有人守住中场,防备突然有变。意大利人几乎没打出一次漂亮的反击。巴西人这边便无惊无险了。

罗马里奥与巴乔这两个相互的克星,又被各自对手一方看死。同样的过大的紧张和压力,还使他们都表现出拙劣的“软射”。

一百二十分钟后的零比零,并非说明他们势均力敌,而是表明他们都胜了,都成功地以自己的长处克制住对方的长处。这样,如果谁败,那只能是自己的失误。于是,巴雷西和巴乔把足球射向门框外无效的空问里。

大战结束,启示无穷。

这场罕见的相持战告诉我们:世上成功的办法很多。无论哪一种办法都有缺欠,无论哪一种办法都能获得成功。这就看是否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和对方的短处。我们中国的足球呢?!P286-287

序言

人的一生,除非逢到重大转折,难得对自己做一番审视与检讨。然而作家是一个例外。因为每编一次自己的集子,都要回过头去,仔细看看一路走来的足痕:哪一步坚实,哪一步飘浮,哪一步直对遥远的目标,哪一步徘徊踌躇,甚至陷入到歧路中去。

文学是作家灵魂征程的真实呈现。不仅思想的闪光、发现、进取以及收获尽现其问,一切失误、缺憾、局限、怯弱以至一时的卑下,也绽露无遗。如果谁用文字欺弄读者,这欺诈的行为便无不赤裸裸地记录在自己的白纸黑字之中。

文集是作家的一部完整的作品史。作品史也是作家的生命史。

那么我应该给读者怎样一部生命史?是经过剪裁、优选而净化和美化的自己,还是原封不动地捧出一个本真的自己。

我选择了后者,哪怕其中掺杂着某些羞于再见读者的篇章。文集的意义有两个:一是作品,一是作家。作家写作时,在创造作品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在刻画各种人物性格气质的同时,也刻画出作家本人。那么读者要看的不仅仅是作品,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有缺点有过失又真实的活生生的作家,立体而多重的作家。这包括他的信仰追求、思想轨迹、审美向往和人格操守,以及其中的优劣、成败和得失。至于一些没有上述含意的轻浅文字,以及早期与人合作的作品,自然摒除在文集之外。

自我一九七八年发表文学作品以来,至今倏然已整整二十七年矣,这也是此次汇编文集时才发现到的。一时我竟不信自己在文学中走了如此长长的路。在我们这个太多曲折的时代里,笔端留下的痕迹难免颇多转折;在我们这个新旧撞击、充满创造的社会里,文学也鼓胀着不断更新的活力。不管我们这时代的文学留下多少缺憾,只要有一样关键东西不缺即可,那就是:作家忠于文学,文学忠于生活,也忠于自己的思想信仰。文学要为后人留下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画。我的文学观是:文学是一个时代最深刻的文化。

至于本书在编辑原则上则偏重于“分类”。由于无论在题材还是体裁上,我皆涉猎广泛。为了不使读者陷入我博杂而纷纭的创作天地中,故将作品分类分卷。有的按体裁分类,如小说、随笔、散文、纪实文学、理论等;有的从题材上区别,如文化、艺术、金莲、“文革”、域外、敦煌等。编目的排列注重各篇之问内在的联系,不去依从作品发表年代的先后。文集不是全集,首要的是要使读者便于阅读作品和了解自己,这也是此版文集选择插图本的本意。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按照作品发表前后的顺序排列,读者无从了解作者的精神脉络,故将“作品年表”和“大事记”、“作品(集)目录”、“画展一览”等附在文集最后一卷,以备查阅。也许这样可以弥补分类文集之不足。

由于我本人亦文亦画,并坚信将我的文字与绘画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我,故在此版文集中,放入一些代表性的画作,这样自然也就构成了本文集的一个重要的特色。

文集凡十六卷,文章千篇,图片千帧,四百余万字,可谓一件浩繁的事情。为了本书出版,中州古籍出版社和我工作室的诸位朋友,尽心尽力,用时一年,完成此书。在编选、勘误、校对、设计、出版上无不至精至美,也帮助我对步人文坛后的全部历程做了一次彻底的清理与回顾。为此,我要对这些默默而用心帮助我的朋友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而下一步则是更深入的自我的思辨与诘问。

一部文集对作家本人来说,不会增加太多分量,因为这些作品都是昔时的收获;它真正的价值是使自己从中得到自醒、启示与激励。因为清澈的明天都是从昨日缭乱的梦中醒来的。

冯骥才

二00五年一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异国体验/冯骥才分类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骥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824999
开本 16开
页数 3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5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24.62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28
153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1:4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