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长江下游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长江下游地区的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作为研究对象,该地区又可分里下河及运湖西地区、滁河流域、巢湖流域、皖西南地区、宁镇地区及太湖流域六个较小的区域。首先,对各区域内夏商时期遗存进行分期,然后进行系统梳理,建立各区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分期构架。其次,对各区域内夏商时期遗存进行文化因素分析,以求更加明确各自存在的背景和内涵。再次,按文化性质不同,将区域内夏商时期遗存划分考古学文化或类型,并对其重新进行定义和阐释。最后,讨论长江下游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和动态演变及跨区域的文化互动情况。本书分为九部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里下河及运湖西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第三章,滁河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第四章,巢湖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第五章,皖西南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第六章,宁镇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第七章,太湖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第八章,长江下游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和动态演变。第九章结语,对各章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待解决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目录 序(一) 水涛 序(二) 张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时空范围 一 空间范围 二 时间范围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方法 四 分期体系参照标准 第三节 学术史的简要回顾 第二章 里下河及运湖西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 第一节 典型遗存分期 第二节 本区域龙山时期向夏时期考古学文化的过渡 一 南荡类型的分布情况 二 南荡类型的文化特征及年代 三 南荡类型所反映的区域文化传承 第二节 本区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分期 一 本区域夏时期遗存 二 本区域商时期遗存 第四节 本区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类型 一 万北类刭 二 龙冈类型 三 湖熟文化 第三章 滁河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 第一节 典型遗存分期 一 遗址 二 铜器地点 第二节 滁河流域龙山时期向夏时期考古学文化的过渡 第三节 滁河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分期 一 本区域夏时期遗存 二 本区域商时期遗存 第四节 滁河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类型 一 滁河类型 二 大城墩类型 第四章 巢湖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 第一节 典型遗存分期 一 遗址 二 铜器地点 第二节 巢湖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分期 一 本区域文化背景 二 本区域夏时期遗存 三 本区域商时期遗存 第三节 巢湖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类型 一 巢湖类型 二 大城墩类型 第五章 皖西南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 第一节 典型遗存分期 一 遗址 二 铜器地点 第二节 皖西南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分期 一 本区域部分早期遗存的讨论 二 本区域夏商时期遗存 第三节 皖西南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类型 一 薛家岗类型 二 大路铺文化 第六章 宁镇皖南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 第一节 典型遗存分期 一 遗址 二 铜器地点 第二节 宁镇皖南地区龙山时期向夏时期考古学文化的过渡 第三节 宁镇皖南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分期 一 本区域夏时期遗存 二 本区域商时期遗存 第四节 宁镇皖南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类型 一 点将台文化 二 师姑墩类夏时期遗存 三 湖熟文化 四 师姑墩类商时期遗存 第七章 太湖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 第一节 典型遗存分期 一 遗址 二 土墩墓 三 窑址 四 铜器地点 第二节 太湖流域龙山时期向夏时期考古学文化的过渡 一 钱山漾文化在太湖流域的分布情况、文化特征及年代 二 广富林文化在太湖流域的分布情况、文化特征及年代 第三节 太湖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分期 一 本区域夏时期遗存 二 本区域商时期遗存 第四节 太湖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类型 一 马桥文化 二 亭林类型 第八章 长江下游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和动态演变 第一节 长江下游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编年 一 里下河及运湖西地区 二 滁河流域 三 巢湖流域 四 皖西南地区 五 宁镇皖南地区 六 太湖流域 第二节 长江下游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及演变 一 新砦期至二里头一期 二 二里头二期至二里头四期 三 二里冈下层一期 四 二里冈下层二期至花园庄早段 五 花同庄晚段至殷墟一期初 六 殷墟一期至殷墟四期 第九章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长江下游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白国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08200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506 |
出版时间 | 2023-11-01 |
首版时间 | 2023-11-01 |
印刷时间 | 2023-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346 |
CIP核字 | 2023179757 |
中图分类号 | K871.34-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92 |
宽 | 222 |
高 | 2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