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深蓝的故事(4在人间)
内容
内容推荐
《深蓝的故事4:在人间》收录前一线民警深蓝所写的十个真实故事。书中多数故事都与“家”有关,既有互相支撑,为了家人改过自新的罪犯;也有当局者迷,深陷家庭纠纷难以抽身的普通人;更有利用金钱与特权设局,为日后家庭悲剧埋下根源的案件。除此之外,还记录了一桩小学老师失踪案的“野生调查”始末和一场聚众斗殴的立案过程,揭开了基层民警日常工作一角。面对纷繁复杂、触目惊心的现实,深蓝的文字引导我们思考,作为警察,如何才能防止这些人间悲剧一再发生?作为读者,怎样避免自己陷入相似困境之中?
目录
序言
没赶上转制末班车的辅警师傅
一名小偷父亲唯一的体面
半枚血指纹
雪夜的秘密,藏进半路姐弟的余生
一心要逼死妹夫的女主任
一个妻子的离婚抉择
骤变的丈夫
戴青之死
愤怒的丈夫
一场缺乏关键证据的聚众斗殴
声明
导语
深蓝自2016年起在“网易人间”发表真实警察故事,既写鸡毛蒜皮、五花八门的警情,时隔多年被破获的大案,也写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多篇故事阅读量10万+,“深蓝的故事”合集阅读量破300万,众多读者在线催更,堪称现象级的新警察故事。
“深蓝的故事”书系已出版四部图书,豆瓣评分7.6+,前作《深蓝的故事》曾获CCTV-10专题推荐、豆瓣“中国文学(非小说类)十大好书”。
来自基层民警的一线案件真实记录,非虚构代表作品。
“网易人间”诚挚推荐!
精彩页
一名小偷父亲唯一的体面
1
2012 年春节,我被朱永新摆了一道。
那时我刚上班,担任社区民警。春节放假前一天晚上,朱永新来警务室找我,没着没落地聊了几句,说自己代表社区居民,感谢我协调物业公司搭建电动车棚,解决了居民存车难的问题。
我把朱永新当成辖区的热心群众,客套地应了两句。朱永新临走时给我留下一份“年礼”—— 一块腊肉、一条腊鱼。我知道腊鱼腊肉是当地居民的常备年货,送礼多是心意,值不了多少钱,更不会涉及“廉政”问题,推辞不过便收下了。
春节收假,我大年初五回到岗位,不承想一到单位便被领导叫去了办公室。“你走之前收朱永新的礼了?”教导员非常愤怒。我很诧异,赶忙实话实说。
“你跟他很熟吗?”教导员又问。我摇摇头,说之前并不认识。
“那还敢把东西留下,你脑子坏了吗?!”教导员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我急忙问原因,教导员瞪了我一眼,说腊鱼腊肉都是赃物,年后人被抓了,“说赃物都送给了你”。
我目瞪口呆,半天才反应过来,忙问教导员咋办。教导员问我收了多少东西,又问东西在哪儿,我说过年都带回老家了。教导员叹了口气,说没办法了,“毕竟收了他的东西,这处分背定了,下次注意吧”。
之后我才知道,朱永新是个惯偷,节前偷了辖区居民和饭馆几十斤腊鱼腊肉。一半吃了,一半卖了。之所以送我一条腊鱼、一块腊肉,据他交代,是觉得只要警察收了“礼”,就跟他站在了同一条船上。即便东窗事发,只要公安局不处理“收礼”民
警,也就不会把他怎样——朱永新知道我是新来的片警,不熟悉情况也没什么经验,因此拉我给他垫背。
就这样,我成了所在公安局有史以来第一个实习期内便背了处分的民警,朱永新也成了我入职后第一个重点关注对象。
朱永新时年不到50 岁,身高一米六,很瘦,秃头,满脸褶子,看长相像是60 多岁了,住在辖区边缘四季小区一间很小的棚屋里。棚屋就在小区垃圾站附近,是朱永新用拾荒时捡来的废木头和烂铁皮搭建的,上面盖着同样是捡来的破被褥和旧衣服,远远看去犹如一个大号垃圾堆。加上常年散发着难以形容的刺鼻气味,周围居民皆避之不及。
而朱永新的“狱龄”已经快和我的年龄一样了。朱永新不是本地人,当年因招工来到本市,不久便入狱,出狱后没了工作,但也没回老家。他一直到处打零工,之后反复入狱多次。
2008 年,朱永新最后一次入狱。那天晚上他溜门进入一户人家,在客厅桌上偷了100 多元钱,但转身离开时遇到了从厨房端菜出来的房主。朱永新顺手掏出一支圆珠笔大声威胁呵斥那名房主,被闻声而来的邻居按倒在屋里,之后被扭送派出所,最终因入室抢劫领了两年刑期。
2010 年刑满出狱后,朱永新开始以拾荒为生,但依旧没有改掉偷东西的习性。
2
这两年,每次有居民来丢垃圾,朱永新都会让人先把垃圾放在他的棚屋门口,“检查”一遍有没有自己需要的。平时则拎着一条麻袋走街串巷,在路边垃圾桶里翻找各种纸壳和瓶瓶罐罐。
陌生人大多会觉得这个拾荒者憨厚、木讷、老实,甚至有点可怜,但熟悉他的人却都嗤之以鼻。尤其在四季小区里,他简直就是一个人人喊打的角色——与多数“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小偷不同,朱永新顺手牵羊的习惯,受害最深的反而都是邻居们。
四季小区是个老旧社区,大家习惯把一些家里暂时无处放置的物品堆在楼道里。朱永新会“拿”走任何他认为值钱的东西,且“默认”这些物品都是被居民丢弃的。方便出手的东西很快会被卖掉,而一些暂时卖不出去的就全被他藏在棚屋里。
时常有人站在棚屋门外一通叫骂,然后进屋搬回自己的东西。每当这时,朱永新或是像一只受惊的鹌鹑般缩在一旁不敢吱声,或是一脸“愧疚”地站在门口解释说:“以为是你家不要的垃圾。”
最初接手社区的一年里,我几乎每周都能接到有关朱永新的警情,大多与偷窃有关——被盗物品包括居民晒在窗外的床单、衣物,停在楼门口的自行车,搁在窗外暂时没来得及处理的废纸壳、旧家具,甚至还有物业安放在路边的橡胶停车锥筒,等等。
朱永新就像只觅食的老鼠般叼走一切他看得到的东西,然后换成块儿八毛的票子。
“我接盆水出去擦车,中途回屋找块干抹布,再回来就发现水被倒掉,盆不见了。我去朱永新的窝里一看,好家伙,他正用这盆洗脚呢,跟我说盆是他‘捡的’,要还给我。他× × 那恶心样,谁知道有没有传染病?这盆我还能要?恨不得一脚踹死他……”
由于被盗物品的涉案价值不高,多数居民也只是抱着出口恶气的心态来派出所抱怨一番,在报案大厅怒斥一通朱永新后便回去了,连我提出做份笔录的要求也会被拒绝。
“太恶心人了!你看吧,他大事儿不犯小事儿不断,搞得整个小区的人整天提心吊胆,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把他彻底送进监狱去?”每次开社区治安联席会议时,居委会和街道办工作人员都会提出这个要求。可是现实中的朱永新的确就像他们所形容
的,“大事儿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深蓝的故事(4在人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深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353656
开本 32开
页数 2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2
出版时间 2024-02-01
首版时间 2024-02-01
印刷时间 202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46
CIP核字 2023209550
中图分类号 I247.81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4: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