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卡夫卡及其现象的现象学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弗兰兹·卡夫卡是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德语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审判》《城堡》《变形记》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本书从时间、空间和身体认知模式出发,通过比较细致的文本分析,把卡夫卡的悖谬诗学当作一种美学表现、思维方式和存在感知来探讨。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发展并界定了卡夫卡的悖谬诗学概念,采用跨艺术门类的研究视角,对卡夫卡的空间原型、空间隐喻、时间哲学、时间叙事体系等展开研究,拓展了卡夫卡研究的新视域和新方法,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作者简介 张莉,女,1975年生,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1997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获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文学院现当代中国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10年进入复旦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获国家留学基金赴牛津大学现代语言文学中心进行学术访问,2018年赴多伦多大学德语文学研究中心进行学术访问。现为苏州大学东吴学院副教授。迄今为止,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撰写学术专著1部,参编学术专著3部。 目录 绪论 “卡夫卡式”的卡夫卡:卡夫卡的悖谬诗学 第一章 悖谬的本质:卡夫卡、卡夫卡现象与布拉格 第一节 一个悖谬的存在:卡夫卡、“卡夫卡式”与卡夫卡现象 第二节 被背叛的遗嘱:卡夫卡的文学遗产 第三节 悖谬:布拉格的城市精神 第二章 从卡夫卡到卡夫卡:卡夫卡研究的新视域 第一节 大师的大师:卡夫卡及其后继者 第二节 叙事艺术:卡夫卡研究的新视域 第三节 回归、显现与还原:卡夫卡及其现象的现象学研究 第三章 以空间的方式思考存在:卡夫卡的空间构型 第一节 真实的幻象:《城堡》的空间叙事艺术 第二节 “反空间”的空间:《地洞》的空间叙事艺术 第三节 在卡夫卡的门前:“门”的空间隐喻 第四节 临窗远眺:“窗”的空间隐喻 第五节 垂直的迷宫:“楼梯”的空间隐喻 第四章 以时间的方式思考存在:卡夫卡的时间感知 第一节 时间之问与时间之思——卡夫卡时间思想的基本参照 第二节 时钟、指针与钟摆:卡夫卡的时间叙事体系 第三节 变形与断裂的时间单元:《变形记》的时间叙事艺术 第四节 时间的空域:《地洞》的时间叙事艺术 第五节 时间不在场的诱惑:《饥饿艺术家》的时间叙事艺术 第五章 以身体的方式思考存在:卡夫卡的身体图示 第一节 改造与惩罚:卡夫卡的身体思维 第二节 死亡幻想与文学机器:卡夫卡的身体幻想 第三节 犹太病人:卡夫卡、疾病与文学 第四节 被背叛的精神:作为隐喻的肺结核 第五节 梦境的诗学:失眠症的馈赠 结论 “无窗的单子”:卡夫卡的现象与本质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卡夫卡年表 附录二 卡夫卡主要作品德文、中文、英文对照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卡夫卡及其现象的现象学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415170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7 |
出版时间 | 2023-11-01 |
首版时间 | 2023-11-01 |
印刷时间 | 2023-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80 |
CIP核字 | 2023220254 |
中图分类号 | K835.215.6 |
丛书名 | |
印张 | 2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陕西 |
长 | 238 |
宽 | 167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