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研究》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依托该校跨文化研究院组织编撰的综合性学术集刊。其主旨是瞩望人文,学宗博雅,拆解古今中西樊篱,汇通人文,“六艺”兼容;立足语言文学,却无学科本位,尝试将文学、历史、宗教、哲学、语言融于一体。该集刊以跨文化的方法和视野审视人类古今精神问题,通过对话与交流,致力于推进以中化西、中学西传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为拓展中国文化世界化的渠道,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做不懈的努力。
本书是总第13辑,设有“学术焦点”、“文论研究”、“古典研究”、“经典阐释”和“人文交流”等栏目。
图书 | 跨文化研究(总第13辑) |
内容 | 内容推荐 《跨文化研究》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依托该校跨文化研究院组织编撰的综合性学术集刊。其主旨是瞩望人文,学宗博雅,拆解古今中西樊篱,汇通人文,“六艺”兼容;立足语言文学,却无学科本位,尝试将文学、历史、宗教、哲学、语言融于一体。该集刊以跨文化的方法和视野审视人类古今精神问题,通过对话与交流,致力于推进以中化西、中学西传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为拓展中国文化世界化的渠道,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做不懈的努力。 本书是总第13辑,设有“学术焦点”、“文论研究”、“古典研究”、“经典阐释”和“人文交流”等栏目。 目录 ·学术焦点· 奥尔巴赫的“欧洲”意识及《摹仿论》的局限性 王晓燕 多丽丝·莱辛诗歌中的女性话语与女性寓言 刘燕 周安馨 ·文论研究· “迷狂”考论——跨文化视域下文艺创作心理探析 庄振富 ·古典研究· 孔子“观其德义”的新思考——以观者为中心的讨论 王晨 陈亚琦 ·经典阐释· 论《理查三世》的中国编演:以王晓鹰版本和林兆华版本为例 刘婉眉 陈戎女 《红字》与霍桑的革命保守主义——新历史主义再解读 李素杰 宋天怡 ·人文交流· 北京大运河文化品牌的建构与跨文化传播研究 宫月晴 唐子涵 跨文化性:文旅融合的根本特性 刘东梅 ·布吕尔专题· 《游叙弗伦》导读 克里斯托弗·布吕尔(Christopher Bruell)/文 周安馨/译 《苏格拉底的申辩》导读 克里斯托弗·布吕尔(Christopher Bruell)/文 肖炅焘/译 《美诺》导读 克里斯托弗·布吕尔(Christopher Bruell)/文 李舒萌/译 ·学术访谈· 关于康德美学的对话 聂运伟 倪胜 Abstract 《跨文化研究》稿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跨文化研究(总第13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李洪波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82886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2 |
出版时间 | 2023-12-01 |
首版时间 | 2023-12-01 |
印刷时间 | 2023-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04 |
CIP核字 | 2023225359 |
中图分类号 | G115-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4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