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族主义视阈下战后德国文化记忆的考察(1945-2021)
内容
内容推荐
对德国人来说,二战后的身份认同经历了一个与西方民主制度和话语体系不断靠近,与传统民族主义逐渐疏离的过程。虽然科尔政府曾经一度提升了德意志传统文化的社会地位,但西德所采取的西方政治经济制度,使德国人的身份认同最终转向西方价值体系成为必然。伴随着传统民族主义和新的民族认同的此消彼长,德国“纳粹屠犹”的文化记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迁。
作者简介
王琳,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德国史研究会理事。本科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硕士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德语专业,2006年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2007年赴德国哥廷根大学、2015年赴瑞士洛桑大学、2018年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从事访问研究。曾被评为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最满意教师”“三八红旗手”及院级“吴亚军优秀青年教师”。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文化记忆与二战前德国的民族主义
第一节 文化记忆理论概述
第二节 1945年前的德国民族主义
第三节 文化记忆和民族主义的互动关系
第二章 德国重建中的缄默与排斥(1945-1949)
第一节 文化民族主义重塑下的文化记忆
第二节 占领当局主导下的政界反思
第三节 德国社会以沉默抵制“集体罪责”
第四节 德国思想界对大屠杀历史的两种态度
第三章 “克服过去”历史政策下的记忆转向(1949-1963)
第一节 传统民族主义遭遇否定
第二节 阿登纳政府与“克服过去”的历史政策
第三节 德国社会的“集体遗忘”到反犹主义
第四节 德国思想界对纳粹问题的争论
第四章 更替时期政府对纳粹历史的清算(1963-1982)
第一节 民族主义消解下的记忆转变
第二节 勃兰特政府对纳粹历史的清算和批判
第三节 德国社会对纳粹问题的积极思考
第四节 批判社会史学对纳粹屠犹的解读
第五章 “精神与道德转折”下纳粹问题的再认识(1982-1998)
第一节 德意志民族主义再度复兴
第二节 科尔政府对大屠杀历史认识的转向
第三节 官方引导下德国社会对纳粹问题的反思
第四节 德国思想界对纳粹问题的再争论
第六章 21世纪以来的文化记忆热潮(1998-2021)
第一节 德国统一后民族主义的消解
第二节 德国政界承担大屠杀历史责任
第三节 统一的德国社会对纳粹问题的主动反省
第四节 德国思想界关于大屠杀问题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族主义视阈下战后德国文化记忆的考察(1945-2021)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261249
开本 16开
页数 2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8
出版时间 2024-03-01
首版时间 2024-03-01
印刷时间 202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466
CIP核字 2023211649
中图分类号 G151.6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8: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