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斯坦福的人生经营课
内容
编辑推荐

18位亿万富翁从这里毕业,来自世界一流学府的成功课程!北大清华还不会教、国内大学学不到的“成功人生实践课”!

《斯坦福的人生经营课》是第一本全面、深刻阐述“人生经营”的权威著作!

约翰·肯尼迪:他是美国史上最年轻的总统,唯一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总统;菲尔·奈特:他是耐克公司创始人,被称为天才传奇领袖;杨致远:他是雅虎创始人,华人在美国IT业成功上市的第一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在斯坦福学到了“人生经营课”!无数事实都在证明:成功的人生,需要一流的经营。本书由郎世荣著。

内容推荐

《斯坦福的人生经营课》是第一本全面、深刻阐述“人生经营”的权威著作!

《斯坦福的人生经营课》抱着教导读者如何把握住人生的每一次机遇、如何才能更好地为自己的人生制定一个完善的经营理念的目的,结合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18位名人的亲身经历,以期让广大朋友能够从他们身上清晰地看到,他们是在怎样的人生经营理念之下,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成长为一名高居福布斯排行榜上的亿万富翁,或是政治人物。本书由郎世荣著。

目录

前言

Chapter 1 学会钻在“狼”怀里取暖

1.找个强手做对手,你才能走向卓越——赫伯特·胡佛

2.向你佩服的人“偷才艺”——埃胡德·巴拉克

3.跟自己那点“骄傲”说拜拜——泰格·伍兹

4.跟富人学习求富的思维——谢尔盖·布林

5.成功者向别人学经验,失败者向自己学经验——卡莉·费奥瑞纳

6.要想获得成功,就不能怕被“狼”咬——杨致远

Chapter 2 能耐,就是拥有足够强的忍耐力

1.不张扬,一切从简才是真正的尊贵——戴维·帕卡德

2.忍一时之辱,成一世之名——赫伯特·胡佛

3.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期待柳暗花明——史蒂夫·鲍尔默

4.忍耐力决定你能走多远——埃胡德·巴拉克

5.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约翰·肯尼迪

6.行至穷途末路,方能否极泰来——谢尔盖·布林

Chapter 3 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做第一

1.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差的主人——威廉·休利特

2.想要抓住全部,不如抓牢一个——杜丽斯·费舍尔

3.最合适的,才是真正最好的——菲尔·奈特

4.十个60分,不如一个100分——杨致远

5.不断追求完美,才能做到第一——泰格·伍兹

6.严格自我反省,才能造就成功——约翰·肯尼迪

Chapter 4 做规则的制定人,而不是遵守人

1.抢占先机,第一时间行动并制定游戏规则——菲尔·奈特

2.打破陈规,机智出线——戴维·帕卡德

3.做整个行业的领头羊——穆克什·安巴尼

4.敢于打破规则,才能成就自己——泰格·伍兹

5.规则可以重新制定,但不能一味遵守——李泽钜

Chapter 5 记住:“为何”比“如何”更重要

1.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你会发现更多——克瑞格·贝瑞特

2.拥有一双善于发现机会的眼睛——谢尔盖·布林

3.发现握手的秘密远比学会握手更重要——杜丽斯·费舍尔

4.天使发现的是美,魔鬼发现的是丑——桑德拉·勒纳

5.用慧眼发现他人看不见的财富——卡莉·费奥瑞纳

6.发现你的优势,才能挖掘出你的潜能——穆克什·安巴尼

7.放远眼光才能发现新商机——李泽钜

Chapter 6 斯坦福相信,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1.成功的人,偏执但不固执——史蒂夫·鲍尔默

2.在一个行业里坚持十年,你就是专家——拉里·佩奇

3.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穆克什·安巴尼

4.没有坚守的理念,就没有成功的可能——埃胡德·巴拉克

5.坚持走自己的路,才能成就自己——卡莉·费奥瑞纳

Chapter 7 宁可钱袋瘪,也不要脑袋空

1.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成败——约翰·肯尼迪

2.只有正确地思考,才能思考正确——卡莉·费奥瑞纳

3.懂得变通才能得到改变一切的能量——威廉·休利特

4.用灵活的头脑激发无限创意——文顿·瑟夫

5.睿智的大脑,才能装满钱袋——泰格·伍兹

6.思维和创意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菲尔·奈特

Chapter 8 事业需要挺得住才会精彩

1.自己肯定自己,才能被人肯定——克瑞格·贝瑞特

2.一边伸头挺住,一边动手准备——文顿·瑟夫

3.行百里者半九十,半途而废事难成——约翰·肯尼迪

4.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埃胡德·巴拉克

5.只有挺住才能获得成功——赫伯特·胡佛

Chapter 9 成功的事业需要强烈的欲望支撑

1.你是穷人还是富人,关键在于你的野心——史蒂夫·鲍尔默

2.野心使人勤奋,平淡使人枯萎——拉里·佩奇

3.成功的欲望永远是卓越者随身携带的行囊——赫伯特·胡佛

4.幻想与理想的差别在于你是否有野心——文顿·瑟夫

5.你必须大胆往前走,而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卡莉·费奥瑞纳

6.做一个有野心的理想主义者——约翰·肯尼迪

试读章节

中国有句俗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对于出生于中国台北的杨致远来说,尽管他很早便随父母远渡重洋去了美国,但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始终怀着一种敬重的态度,而他身上至今也依然保留着很多台北人的生活习惯。不仅如此,即便是在斯坦福大学读书期间,杨致远也体现出了一个中国人身上所独有的钻劲——一种不怕失败、勇于进取的精神。因为从很小的时候,杨致远就明白了那句人尽皆知的道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经历艰苦的奋斗,不敢于冒险,就很难获得成功。

在斯坦福读书期间,杨致远在原本应该攻读完本科的四年时间里,不仅顺利拿到了学士学位,还惊人地拿到了斯坦福的硕士学位。对此,很多的西方学子,甚至包括杨致远的一些执教老师都感到十分惊讶。因为作为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来说,学习压力要远远大于其他各类两年制的大学生,这主要是因为斯坦福大学在课程的安排上要远远多于其他大学;在四年的学习期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完成涵盖九个领域的必修课,其中包括哲学、自然科学、科技与实用科学、文化与思想、文学和艺术、宗教思想和社会科学等,并且在写作和外语方面还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方可准许毕业。斯坦福这种教育方式的目的就在于,要尽可能地使每一位从斯坦福走出去的学生,除了能够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应对其他来自各方面的非本专业的专业知识。也就是说,即便某一学生所学专业可能是物理或化学,但他的写作水平却要达到完全可以胜任一名记者的采写工作的程度。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之下,杨致远一边留在斯坦福攻读博士学位,一边与他的同窗好友费罗在学校的一辆拖车上成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点点完成着创造雅虎的梦想。

当雅虎以它最初的形式出现后,杨致远却不曾想到,要想让自己的研究成果转换为实际的利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难易程度与他运用四年之功完成七年的学业比起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学业上有书本和老师的帮助指导,而要将一种全新的搜索引擎产品推向市场,却没有那么简单。此时,不服输的性格再一次在杨致远的身上得到了体现。他将目光投向了身边的硅谷,而就在这时,路透社的市场部副主任泰森主动找上门来。泰森是从一篇新闻报道里认识雅虎的,经过在网上的试用和测试,他觉得雅虎比其他如Worm、Infoseek、Lycos等搜索引擎都更准确,也更便宜。此时,杨致远需要扩大雅虎的影响,增加自己的用户,并将知识转化为效益,而路透社则需要为自己公司的工作提供一种更便捷、更准确的服务,以提高工作效率。杨致远和路透社一拍即合,双方很快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但是与路透社的合作,雅虎实际上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这一点杨致远心里十分清楚,因为从很小的时候他就明白,送上门来的有时并不是真正的买卖。

一方面,杨致远准备放大广告的投放以期赢利;另一方面,他让老同学拉狄为雅虎制订了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风险投资伙伴。这一时期,杨致远和费罗一边维护着他们日益膨胀的网络资源库,一边千方百计地寻找着每一个不容忽视的商机。很快,当时属于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在线服务公司——“美国在线”出现在了杨致远面前。“美国在线”当时刚好缺少一个搜索引擎,所以决定引进雅虎。这对于雅虎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但是,“美国在线”开出的条件却让杨致远和费罗无法接受——他们实际上想收购雅虎,而并非是简单的合作。也就是说,“美国在线”只想将雅虎作为商品一次性买断,然后雇用杨致远和费罗为他们打工。如此一来,雅虎就成了“美国在线”的一个服务部门,而这就意味着雅虎在刚刚面世的时候便被埋进了坟墓。这样的条件,杨致远当然不会答应。而“美国在线”也毫不松口,声明如果不能达成协议,他们将会另外选择一家引擎公司合作。最终,他们双方没能成功合作,雅虎失掉了这一笔生意,但杨致远丝毫没有灰心,反而更加充满了斗志。

杨致远很快又面临着包括微软和MCI在内的很多公司的竞争,但最终却只有他们得到了网景公司的支持——网景的马克·安德森当时十分喜欢雅虎网站,尤其是雅虎的目录。于是,双方经过协商很快达成了合作。自此开始,一个开启雅虎时代的事件发生了——网景公司的浏览器上最重要的网络搜索按钮从此指向了雅虎;只要使用网景公司的浏览器,轻轻一按网络搜索那个按钮,页面便会自动跳转到雅虎网站。对于雅虎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开始,因为与网景公司的这一合作,让雅虎在互联网上迅速窜红,使更多的互联网用户和公司都认识了雅虎——一个无论是功能、名称还是网站布局和色彩,都显得与众不同的网站。但是,杨致远没有想到,在后来雅虎完全走上商业化运作道路之后,雅虎与网景公司的合作却不得已碰上了难关。如果不是当时softbank公司的总裁孙正义及时出手买下了雅虎5%的股份,并在日本创建了雅虎日本,杨致远几乎就要举手投降了。P21-23

序言

斯坦福,作为美国的一所私立大学,它当初只是原加州州长、铁路大王利兰·斯坦福为了纪念他那死于意大利的儿子才决定捐款创建的。当时,利兰·斯坦福把位于帕拉阿图市的8180英亩农场作为校园,同时决定,期坦福大学里所有的土地在日后均不可以任何形式进行出售。可是谁也没有料到,就是利兰·斯坦福当年的这一决定,让原本位于荒凉的美国西部的加州,在日后竟然变成了一片美国最有活力的地方,而小小的帕拉阿图市也因为期坦福大学的成立,逐渐成为了令整个美国乃至全世界都惊羡不已的地方。

斯坦福大学创立于1885年,至今有近130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尽管斯坦福大学也度过了数年几近败落的惨痛日子,但是在经历了时光的洗礼之后,期坦福大学却依然以它顽强的精神挺立在世人面前。不仅如此,在斯坦福大学的影响下,一个令世人瞠目结舌、几乎可以用印钞机来形容的财富聚宝盆——硅谷悄然出世。而硅谷的诞生,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验证着斯坦福大学的影响,因为硅谷的形成,正是由从斯坦福大学走出来的学生戴维·帕卡德与威廉·休利特的成功创业所引发的,继而,前仆后继的学子从斯坦福大学走出来后,聚集到了这里。甚至有些斯坦福学子还没有完成学业,便在短短数年间制造出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

斯坦福大学的神奇不仅仅局限于像戴维·帕卡德与威廉·休利特这种专业性较强的理工生,即便是商学院、医学院的学生,他们同样在各自的领域里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一项不完全统计,在每年公布的福布斯富豪榜上,几乎有三分之一的世界富豪出自于斯坦福大学。但是,这些还不足以说明斯坦福大学的影响力,而就在斯坦福大学成立后的第一批学生当中,竟然出了一位美国总统,他就是美国第31任总统赫伯特·克拉克·胡佛。如果说胡佛总统只是一个个例,但是随后出现的约翰·肯尼迪总统、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巴拉克以及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等政治人物,则再一次彰显了斯坦福大学的神秘。那么,这些经济、政治上的风云人物究竟是如何在斯坦福学习的?斯坦福大学又究竟教给了他们什么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除了书本上那些几乎可以通用的各学科知识外,斯坦福大学教给学生们最多的就是如何去经营好自己的人生。的确,学会如何经营自己的人生,远远比学习固定的专业知识更为有益。在当今社会中,很多人都不懂得如何去经营和规划自己的人生。比如,很多年轻人从学校毕业以后,要么是因工作不顺心而待在家里不去工作,要么就是总想干出一番大事业,却不屑于从基层做起,还有的人更是不肯付出一点辛苦,干脆直接在家做起了啃老族。殊不知,这不仅会让自己成为家庭的负担,还会让自己变得高不成低不就,永远与成功无缘。

除了这些不谙世事者,还有一类人虽然也在工作,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努力,但也摆脱不了月光族的命运,长时间没有一丁点存款,甚至还会欠下一大堆债。还有些自己创业的人,一年下来明明有不少利润,但支出和收入却总是出现不协调的状况;钱是赚回来了,但却不知道自己究竟花在了哪里。

如今社会上,这样的人可以说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尤其是那些初入社会的青年。其实,很多人并不比别人缺少奋斗的勇气和追求美好人生的向往,而是不懂得如何去经营和规划自己的人生,所以他们才会像一只没头苍蝇一样,尽管做起事来十分卖力,但最后还是落得个一事无成的下场。

与社会上这些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那些从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学生们。单就一部分人来说,他们在经过短短数年的拼搏之后,往往就能成就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无论是从商还是从政。而更有很多的学生,在他们还没毕业时便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比如,史蒂夫·鲍尔默、杨致远等人。而在这些人当中,有些并没有参加过任何社会实践就直接步入了创业之路,并且通过努力创造出了大多数人都无法企及的成就。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斯坦福大学与众不同的教育体制与方式。除了常规性的知识教育之外,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斯坦福大学就会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自身情况,制定出一个充满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并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源和机会,以便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同时,还会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职业梦想,制定一些适合他们发展的专业课程和选修科目。在此基础上,斯坦福大学还特意成立了一个学生发展顾问团,他们会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专业的个人未来职业发展规划。

可以说,斯坦福大学所有的这些做法,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最大可能地帮助每一位学生在上学之初便制定和规划好未来的人生应该如何走,如何才能够走得更远。本书正是抱着教导读者如何把握住人生的每一次机遇、如何才能更好地为自己的人生制定一个完善的经营理念的目的,并结合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18位学生的亲身经历,以期让广大有志于创业的朋友能够从他们身上清晰地看到,他们是在怎样的人生经营理念之下,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成长为一名高居福布斯排行榜上的亿万富翁,或是政治人物。

书评(媒体评论)

生活归根到底是指向实用的,你们到此应该是为了给自己谋求一个有用的职业。但也应明白,这必须包含着创新、进取的愿望,良好的设计和最终使之实现的努力。

——斯坦福大学首任校长 乔丹

我知道这个世界看起来已支离破碎,但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在你的一生中可以疯狂些,跟随你的好奇心,积极进取。不要放弃你的梦想。世界需要你们。

——谷歌CEO 拉里·佩奇

我不怕输,而且我也没输过,因为我总是会争取做到最好,并且始终认为即便是十个60分,也比不上一个100分。这就是我的勇气和所谓的成功来源。

——雅虎创始人 杨致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斯坦福的人生经营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郎世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190797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