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再饥饿(世界的袁隆平)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从人类饥饿史和世界粮食安全的高度展开宏大叙事,着重写袁隆平的成长经历、感人故事,并以此展示和平崛起背景下的中国为世界所作出的贡献。在书中,理性书写与平实的风格,使其具有了大度与从容,同时,又不乏激情与诗意,并体现了思辨的力量。全书分五章:《饥饿,一个世界的幽灵》、《雪峰山深处,农校教师挑战世界难题》、《追赶太阳到天涯,突破实验的瓶颈》、《从杂交稻到超级稻,谱写绿色神话》、《捧出金灿灿的种子,造福世界人民》。

内容推荐

本书用十五万字和近百幅照片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不断超越、淡泊名利、热爱生活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书本重点讲述了袁隆平的成长经历和他在攻克超级稻技术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并以此展示和平崛起背景下的中国为世界所做出的贡献。全书分为《饥饿,一个世界的幽灵》、《雪峰山深处,农校教师挑战世界难题》、《追赶太阳到天涯,突破实验的瓶颈》、《从杂交稻到超级稻,谱写绿色神话》、《捧出金灿灿的种子,造福世界人民》五个部分,理性与激情结合,真实再现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科学家。

目录

第一章 饥饿,一个世界的幽灵

第二章 雪峰山深处,农校教师挑战世界难题

第三章 追赶太阳到天涯,突破实验的瓶颈

第四章 从杂交稻到超级稻,谱写绿色神话

第五章 捧出金灿灿的种子,造福世界人民

试读章节

70年前的冬夜,在“七七事变”之后疲于逃亡的诗人艾青,目睹日本侵略者燃起的战火给中华大地带来的深重灾难,写下了《北方》《乞丐》等震撼人心的诗篇,以舒缓、忧郁的笔触宣泄着心中的沉重与愤懑——

“北方是悲哀的/而万里的黄河/汹涌着混浊的波涛/给广大的北方/倾泻着灾难与不幸;/而年代的风霜/刻画着/广大的北方的/贫穷与饥饿啊。”

“在北方/乞丐徘徊在黄河的两岸/徘徊在铁道的两旁”

“饥饿是可怕的/它使年老的失去仁慈/年幼的学会憎恨”

战乱中的中国北方破败荒凉的景象激发了诗人的悲悯,饥饿,艾青诗歌中昼伏夜行的幽灵。

而差不多在同一年代,作家萧红在终目的饥饿与寒冷交迫中,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桌子可以吃吗?草褥子可以吃吗?”

那些旷日持久的饥饿和冰凉,汇成她痛彻心肺的生命呐喊。

而在更早的时候,挪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克努特·汉姆生,于1890年出版了自传体小说《饥饿》,这部描写一个极度饥饿者的肉体和心理感受的小说,是作者对自己十年挨饿时期的回忆。

而今,幸福生活在当代的人们显然是感觉不到饥饿的,甚至因营养过剩,饥饿被当作了一种滥用的美容塑身方式。年轻的人们已无法想象饥荒所带给人类的浩劫,甚至不会想到处在经济快速发展中的中国,仍然有两干多万人还在为温饱而奋斗。

从上世纪60年代初至今,全世界受饥饿的人数比例已从50%多减少到了不到20%。尽管如此,饥饿仍然是全球面临的主要挑战。

我们无法回避下列触目惊心、振聋发聩的数据——

全世界有八亿多人仍然处于饥饿的威胁之中,这是一个比整个欧洲人口还要多的群体;

他们日日食不果腹,夜不能寐;

世界上有三亿儿童长期被饥饿折磨;

在发展中国家,每五个人中有一个长期营养不良,处于半饥饿状态,总数达到7.77亿。处于转型时期的欧洲国家约有950万人生活达不到温饱状态,其中将近60%生活在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四国;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大约有540万人长期营养不良。

全世界每年有约900万人死于饥饿和饥饿引起的疾病。

即每天有2万4干人,每四秒钟大约有一人,因为饥饿及其相关原因离开人世。

这当中差不多一半是儿童!换句话说,由于直接或间接的饥饿原因,每八秒钟就有一个孩子被活活饿死。

每年有约500万儿童因饥饿和营养不良而夭折。

在非洲的尼日尔,歉收的季节里每天有450个儿童死于饥饿或饥饿引起的各种疾病。

一张尼日尔儿童眼睁睁看着自己倒在路上的兄弟的照片,是那样强烈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不毛的土地与无助的眼神,构成无声的控诉。

我们何曾想到,饥饿是这个世界潜伏的沉默的杀手,全世界每年死于饥饿和饥饿引起的疾病的人数超过死于艾滋病、疟疾和肺炎的总和。

这个世界依然饥饿!

广泛蔓延的饥饿,等同于战争带来的痛苦。

1996年,在罗马召开的由粮农组织主持的首届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186个国家签署同意了世界粮食保障的行动计划和宣言,旨在到20i5年使全世界八亿多饥饿人口减少一半,即每年平均要减少2200万饥民,并制定实现全球粮食保障的办法。2002年在同一地点召开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179个国家以及欧洲委员会,包括73个国家、政府首脑或其特别代表参加了会议。首脑会议呼吁全球同心协力,加速行动,减少世界饥饿。会议一直通过宣言,呼吁国际社会履行1996年会议上提出的承诺,在2015年前实现饥饿人数减半的目标。

十年过去了,饥饿人口的数目依然超过8亿!绝大多数饥民分布在发展中国家。西非地区因“自然灾害、内战、贫困”而备受粮食短缺的困扰,尤以尼日尔为重,干旱和蝗灾致使这个拥有1150万人口的国家中将近250万人陷入严重饥荒。

从地理位置分布来看,世界上62%的营养不良人口(约5亿1900万)集中在亚太地区,2亿400万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5300万在拉丁美洲相加勒比地区,3900月生活住中东和北部非洲。非洲和亚洲地区粮食的大幅减产主要是由于武装冲突和自然灾害造成。

一幅世界“饥饿地图”上,标明全球遭受饥饿最严重的地区,大部分仍在非洲。由于常年干旱、内战、错误的经济政策和艾滋病等原因,非洲已面临空前的粮食短缺。非洲大陆目前有4000多万人口正在和饥饿作斗争,他们中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受饥荒影响最严重的是非洲之角地区,其次是南部非洲和西非。

2004年1月,巴西、法国、智利三国总统与联合国秘书长共同宣布,将邀请世界所有国家参加,协同工作,以组成全球反饥饿反贫穷联盟。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是全球最大的人道主义救援机构,一直通过促进农业发展、提供食物保障而减轻贫穷、抗击饥饿,致力于使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取食物,过上健康生活。该组织平均每年救助八十多个国家数以千万计的贫困人口。按照世界粮食计划署的部署,2006年必须设法筹集到18亿美元的资金,才能勉强满足非洲的紧急粮食需求。朝鲜、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粮食短缺问题分散了国际社会的援助资源,非洲今年得到的粮食援助有可能进一步下降。

而贫穷和饥饿是非洲地区冲突的根源之一。

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公布的2005年十大粮食受援国,分别是:埃塞俄比亚1,097,240吨;朝鲜1,079,560吨;苏丹877,590吨;乌干达309,125吨;厄立特里亚272,042吨;孟加拉国271,807吨;肯尼亚231,533吨;阿富汗204,058吨;印度尼西亚197,113吨;斯里兰卡158,344吨。

就在今天,当世界各国纷纷积极发展工业、服务业时,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6年10月9日发布了一项名为《农业收成预计和粮食现状》的报告,再一次向人们敲响了警钟!报告称,全球正面临着30年来最为严重的粮食危机,天灾人祸不断,连续两年减产,有40个国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粮食短缺,迫切需要国际社会提供粮食援助,否则就可能面临饥荒。美国媒体则报道称,目前全球的粮食储备只能勉强够人们50多天的需求,已经跌破粮食储备70天的安全线

四处是饥饿的消息……

P2-6

书评(媒体评论)

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他把西方国家抛到了后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了水稻杂种优势的伟大科学家。

——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 

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国际水稻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 

在世界上率先培育成功并广泛种植的杂交水稻,在中国引发了一场水稻生产革命,使水稻产量在一个世纪中增加了两倍。杂交水稻由此从亚洲、非洲到美洲广泛传播,养活了数以千万计的人口。

——世界粮食奖基金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再饥饿(世界的袁隆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邓湘子//叶清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39248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7-06-01
首版时间 2007-06-01
印刷时间 200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49
17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9: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