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龙泉镇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冀南民众被侵略、被奴役的悲惨历史,从民众视角去审阅,描写了龙泉镇广大底层民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反击侵略者,保家卫国,融入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光辉历程。本书深刻揭露了日本侵略者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生动描述了龙泉镇人民运用中华民族传统的智谋如“调虎离山”“金蝉脱壳”“连环计”“离间计”等谋略与侵略者展开较量,破坏了日本侵略者的“重要事业场”,捍卫了民族利益和尊严的动人篇章,在此期间上演了一幕幕爱恨情仇的动人故事。
作者简介
梅俨,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曾担任企业编辑记者,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1997年在鲁迅文学院作家班进修。从1985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发表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舞台剧共计50余万字,多篇小说在省级征文评选中获奖。
目录
《龙泉镇》无目录
导语
本书是一部从民众视角反思、用中华传统文化解读七七事变后冀南民众的悲惨遭遇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当地民众奋起抗争的长篇小说。作品思想深邃、寓意高远。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生动,生活气息真实而浓烈,有较强的传统文化表达,是一部具有强劲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厚现实借鉴意义的作品。
精彩页
前篇
公元2008年8月8日晚,正当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天空的大脚印向前迈进的时候,冀南昭关县龙泉村最有名望的91岁的革命老太太田希微仙逝了。她的亡讯通过手机、网络传播,整个龙泉村因中国首次举办奥运会而膨胀起来的热情,瞬间就平静下来,进入了回忆昭关县原龙泉镇历史的氛围之中。这样一来,革命老太太田希微仿佛又活了过来,她的“生命”在龙泉镇又会向后延续很长时间。因为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到新中国成立,建设新中国,她和她的男人张万山这一对儿革命伴侣是卖过命、出过力的……
现在的龙泉村,是因为昭关县的城区扩大,撤了龙泉镇而改回来的。县城的主城区早已建到了原来龙泉镇滏水河的对面,原来河对面的河边村,也已成了繁华的新城区。这样一来,现在龙泉村的前街,已不能与“吃不够的龙泉饭,住不完的龙泉店”民国时的龙泉镇前街同日而语了。严格地来讲,前街已不是一条街了,只能称为半条街或半壁街。路北边的商铺和戏楼,已被1963年的特大洪水冲去大半,街上七零八落的老式房屋也被全部拆除了,原来能行走两辆马车的石板路,扩建成能并排行驶三辆汽车的龙泉路。近年来,在建设旅游一条街的倡议下,又将路南的旧商铺改建为一溜簇新的三层商店。现在只有旅游者参观龙泉观和神糜山脚下的龙泉、龙洞景点时来往于此。张家的一水儿的青砖到顶的四合院,就夹在贴着漂亮瓷砖、镶嵌着红色琉璃瓦的现代化小楼之中。它孤独地戳在那里,更显得落后与陈旧。
田老太太的家,其实是民国时期田家在龙泉镇前街的一套四合院商铺。在土改前田道然田老爷成了开明士绅后,看到孙女田希微与自卫队总队长石匠张志和的儿子张万山生米已做成了熟饭,就认了这门亲事。抗日战争胜利后,张万山领着龙泉营随大军南下,之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田老爷看到孙女田希微带着两男一女三个孩子,也没有一个像样的住处,就做主把临街的商铺送给了她。土改时张家被确定为下中农,为了鼓励张万山在前线立功,政府就把这套院子和几亩地分给了他家,并颁发了土地证书。
今儿夜里田老太太仙逝后,由张家的族人和龙泉村的干部组成了治丧委员会。
治丧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正要结束的时候,靠在沙发上养神、已90岁的老英雄谷满囤从旁边插话了:“俺这师娘嫂子一走,在座的就数俺的岁数大了,俺说呀,这个事儿只能往大里办,不能给办小喽!要不然咱们对不起俺师父和两个师娘嫂子!”
这时候站在一旁的张学智说话了:“满囤叔,俺娘走前交代了,‘身后丧事要从简,不要麻烦政府和乡邻,要不心里会不安哩!’要我说还是尊重她老人家的意愿为好!”他是田老太太的亲生儿子,在丧事办理上最有发言权。谷满囤也是党员,也觉得应该尊重逝者的要求,于是点了点他那银光闪闪的头颅。
别看满囤老先生与田老太太只相差一岁,但猛地一瞧就和张万山家的老大张学明、老二张学智哥俩差不多。三人都是银发闪亮,可90岁的满囤老人家眼不花耳不聋,说话还声如洪钟,看来张万山没白教给他功夫。他见了田希微就叫师娘嫂子,一叫就叫了六十多年。
第三天,晴空万里,在烈日的灼烤下,一座宽大的灵棚,就搭建在前街张家大门对面的公路上。灵棚两侧的立柱上分别悬挂着白布条幅,上写着:“忠烈满门共赴国难保家卫国迎来红遍万山;伉俪携手生死战友忠贞不贰世人敬仰希微。”棚头上挂一白布横幅,上写四个大字“英灵千古”。
忙客们冒着难耐的暑热,整整忙碌了两天一夜,当日后晌一大两小三口彩绘松木棺材,就摆放进了灵棚里,就等着田老太太尸体火化回来后,进行大殓。
请来的西洋铜管乐队,正在灵棚旁边的树荫下调试乐器,就有来看热闹的青年人聚集到了灵棚前。这时突然有人问正在协调三班乐队的谷有余:“昨嘞?死了一个田老太太咋整了三口棺材?”
长得高高挑挑、文质彬彬的谷有余,是和张万山一同带领龙泉营南下的谷满仓的孙子、谷满囤老先生的侄孙。他把头一扭,瞪着双皮大眼,对着年轻人说道:“不懂你就别瞎咧咧!你到街上看看贴在墙上的讣告,就知道是咋回事了。”
这时,一个站在旁边似乎知道点这里面故事的人围上来问谷有余:“恁爷爷不是和张万山一块儿参加抗美援朝的吗?咋恁爷爷回来了,他没回来?”谷有余说:“详细的情况俺也不太知道,只听爷爷说,当时他们的部队打到大西南后,万山爷爷就调到上级部门受训去了。抗美援朝开始后,他又回到了和爷爷一起的部队。往朝鲜开拔时,他还往家写信,让田奶奶带上孩子,于约定的日子在冀南市火车站前等候,一起随军到东北。那时候信送得慢,田奶奶接到信后就只剩下半天了,咱这儿到冀南市不通客车,就让万水爷爷赶着马车往那儿赶。那天正好下了雨,土路泥泞不好走,紧撵慢赶,到了火车站时,运送部队的火车已开走了,无奈田奶奶带着孩子只好又回到龙泉镇。部队到朝鲜战场后,他们俩一直在一个部队战斗。那一次也是他们俩最后一次在一起,第二天要打大仗了,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龙泉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梅俨//良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539418
开本 16开
页数 4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60
出版时间 2023-06-01
首版时间 2023-06-01
印刷时间 202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626
CIP核字 2022211346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3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