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型服务体系构建研究/教育与心理系列/学术近知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乡村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书旨在通过调研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掌握乡村教师的结构、教学情况、工作环境、专业理念等各方面的情况,分析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了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及影响的内在因素。通过研究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型服务体系的内涵、服务目标、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供给、服务环节、服务保障措施等问题,提高乡村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而为有关部门制定与完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提供政策建议,从而实现我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的转型。 作者简介 李宜江,1978年生,安徽芜湖人。现任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皖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理事、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主要从事教育政策法规、教师教育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各1项。曾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5部;发表论文80余篇。获安徽省社会科学成果奖二、三等奖各1项;参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多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概述 第一节 建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一、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主动性的引领需要 二、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自觉性的激发需要 三、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持续性的保障需要 第二节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的内涵 一、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的服务目标 二、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的服务主体 三、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 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的服务方式 五、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的供给机制 六、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的保障措施 七、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的成效评估 第三节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与服务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是服务体系的价值旨归 二、服务体系是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需求与制度保障 三、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与服务体系相辅相成、互动共生 第二章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的政策分析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取向分析 一、合格胜任型教师取向阶段(1985-1998年) 二、素质型教师取向阶段(1999-2009年) 三、专业型教师取向阶段(2010-2017年) 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取向阶段(2018年至今)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的政策演进与展望 一、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的政策演进 二、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政策演进的动力 三、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政策展望 第三章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的现状调查 一、Q县乡村小学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二、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的目标定位 三、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的类型 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的内容 五、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第二节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二、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问题的成因 第三节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的影响因素 一、政治因素 二、经济因素 三、文化因素 四、科技因素 五、环境因素 第四章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型服务体系的内涵与实践要义 第一节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更加需要内生型服务体系 一、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以“外源型”为主 二、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不强 三、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自觉性不够 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持续性不足 第二节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型服务体系的涵义 一、内生型服务体系的目标定位 二、内生型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 三、内生型服务体系的服务方式 四、内生型服务体系的服务供给机制 五、内生型服务体系的服务成效评估 第三节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型服务体系的实践要义 一、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需要 二、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外部服务体系的有力保障 三、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关键在于激发教师的内在发展需求 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在于引导而非规定 第五章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型服务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构筑乡村教师发展与服务体系的安徽实践 一、立根基:多渠道拓展乡村教师来源 二、稳人才:不断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三、促发展:构筑全方位立体式乡村教师专业支持系统 第二节 推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创新的江苏实践 一、下得去,优先补足配齐乡村学校教师 二、留得住,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 三、有发展,为乡村教师提供专业发展路径 第三节 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浙江实践 一、推进乡村地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 二、乡村教师“留得住”,全方位提升乡村教师待遇 三、加强乡村教师培养培训工作 第四节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山东实践 一、创新机制,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 二、提高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实施惠师政策“组合拳” 三、大力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第五节 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打造新时代乡村教师的江西实践 一、拓宽乡村教师补充渠道 二、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 三、创新教师素养提升机制,开展乡村教师培训工作 第六节 构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型服务体系的五省经验 一、全面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二、全面提升乡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三、全面加大乡村薄弱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 四、全面培养乡村教师的乡村教育情怀 第六章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型服务体系构建的行动路径 第一节 坚定教师教育情怀,养成自主发展能力 一、教育信仰的重塑:从“教书匠”走向“教育者” 二、文化使命的自觉:从“边缘人”走向“传承者” 三、乡土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型服务体系构建研究/教育与心理系列/学术近知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宜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26083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9 |
出版时间 | 2024-01-01 |
首版时间 | 2024-01-01 |
印刷时间 | 202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04 |
CIP核字 | 2023214396 |
中图分类号 | G415.2 |
丛书名 | 教育与心理系列 |
印张 | 1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