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镜子与迷宫(俄罗斯文化评论)
内容
内容推荐
这部随笔集是俄罗斯文化青年学者、翻译家、书评家张猛的处女作,由其近年来发表于《新京报书评周刊》《经济观察报书评》《凤凰周刊》等刊物的评论文章组成,主要涉及20世纪以来的俄罗斯文学与艺术。文章选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近年来在中国出版的俄罗斯文学作品的书评,涉及图书包括《契诃夫同时代人回忆录》《蓝色笔记本》《迷宫》《彼得堡》等;近年来中外斯拉夫研究界关注的文学艺术主题,如列宁格勒大围困文学、谢·塔尔科夫斯基诗歌、马雅可夫斯基研究、后疫情时代的俄罗斯艺术等;俄罗斯重要电影导演,如维尔托夫、萨金塞夫、谢列布连尼科夫等人的电影作品介绍;苏联文化现象以及对中国现代性的影响,如“筒子楼”、“工农兵雕像”等。
本书以万花筒式的随笔文章,为读者呈现俄罗斯文学、艺术和文化的最新样貌。
作者简介
张猛,1987年生于河南商丘,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博士,鲁迅文学院第35期高级作家(翻译家)研修班学员,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俄罗斯诗歌,先锋派艺术。翻译出版小说集《蓝色笔记本》,诗集《我是被天空遗忘的诗人》等。曾获得第八届“扬子江诗学奖”(获奖),第二届“力冈翻译文学奖”(提名)等。
目录
阿·塔尔科夫斯基:当诗人落后于时代
被拣选与被遗弃的
疯狂岁月里,看见一颗更疯狂的心
穿越现实里的种种“不可能”
革命之后,一切并非想象中那样简单
《自天堂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发现自我
微弱的异端:列宁格勒大围困中的“后先锋主义诗歌”
穿越日常经验的“迷宫”
这样隐忍,这样悲伤
丹尼尔·哈尔姆斯笔下的“暴力世界”
《日薄西山》里的“犹太人”
镜子里有什么?
俄国历史的记忆拼图
何以为家:俄苏影片里的“公共住房”
工农兵雕像:远去的历史面孔
电影只为真实:回顾苏联新潮纪录片《持摄影机的人》
吉加·维尔托夫,或“电影共产主义”
日记与广播:大围困中的别尔戈丽茨
影片《门徒》中韦尼阿明的多重身份
安德烈·萨金塞夫:伦理叙事的张扬与失落
专访俄罗斯独立策展人: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镜子与迷宫(俄罗斯文化评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223644
开本 32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8
出版时间 2023-10-01
首版时间 2023-10-01
印刷时间 202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28
CIP核字 2023115219
中图分类号 I512.065-53
丛书名
印张 6.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6
130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