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把可能性还给历史:行动之书 |
内容 | 商品特色 内容简介 “行动之书”一共四部,梳理中国美术学院策展十余年来的实践脉络。 《把可能性还给历史》,重点解析从“后八九中国新艺术”,直到“八五?85”,再到“三个艺术世界”的一系列展览线索,探讨中国美术学院的策展自20 世纪90 年代起是如何参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论述和形象建构,近年来,又是如何推动“中国当代”的历史批判和意识形态解构。 作者简介 高世名,策展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曾任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CIHA)中国主席团成员、上海双年展学术委员、美国克拉克高等研究院(Sterling and Francine Clark Art Institute)国际研究员、亚洲艺术文献库(Asia Art Archive)学术委员、《新美术》编委等。策划诸多大型展览和学术计划,包括“与后殖民说再见:第三届广州三年展”(2008)、“巡回排演:第八届上海双年展”(2010)、“山水宣言”(2016)、“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2017)、“未来媒体/艺术宣言展”(2017)等。出版专著有《一切致命的事物都难以言说》《行动的书:关于策展写作》《镜子与面具——关于现实与实在的视觉分析》等。 目录 总序 解放的艺术―策展作为行动之书/ 高世名 导言 第一章 中国新艺术 第一节 后八九中国新艺术 迈进九○年代——《“后八九中国新艺术”展览画册》序/ 张颂仁 第二节 文字的力量 文字的力量/ 张颂仁 第二章 未来考古学 未来考古学——第二届中国艺术三年展 我们真的拥有一种未来吗? / 邱志杰 第三章 把可能性还给历史 第一节 八五·85 八五·85——献给中国美术学院八十五周年 视昔尤念传统 感今不忘创新——写在“八五·85”校庆特展之前/ 许江 历史的交响 人的解放/ 高世名 “八五·85”―一个星丛辉映在1985 年/ 唐晓林 “八五·85”策展札记(节选)/ 翁桢琪 第二节 给“圣天作业”的一份提案 给“圣天作业”的一份提案 我本来是要去墨西哥的——给“圣天作业”的一份提案 /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长征计划 世纪:SHENG PROJECT——给“圣天作业”的一份提案策展工作坊 在历史褶皱的深处?_浅析1956 年《中国美术家和墨西哥画家西盖罗斯座谈(记录)》/ 唐晓林 第四章 三个艺术世界 汉雅一百:偏好 穿越在三个世界―“中国当代”的艺术史建构/ 高世名 三个平行的艺术世界——谈中国艺术现况 / 张颂仁、约翰·弗德烈·哈特勒 三十年物缘/ 张颂仁 我为什么要画水墨/ 邱志杰 艺术地去保存……(节选)/ 陆兴华 对无名的策展/ 刘畑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把可能性还给历史:行动之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高世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18178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96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83000 |
出版时间 | 2022-07-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2-07-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4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