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敬畏之心
内容
编辑推荐
我们对敬畏的体验,与我们身处其中的文化,以及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息息相关。敬畏的体验因不同文化而异,但它也是一种普遍的情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家达契尔·克特纳收集了来自二十六个国家的敬畏故事,出于不同的宗教背景、经济发展阶段、政治结构和自我意识社区。这些地方的人写下了他们认为广阔而神秘的事物。达契尔·克特纳团 队花了数年时间翻译这些故事,然后将它们归类为回答以下问题的不一样的方式:你在哪里找到敬畏?
如果你遭遇生活的不平或是不幸,敬畏几乎总是在附近,是面对生活中的损失和创伤时人的治愈和成长的途径。那些拥有财富或地位的人反而可能会发现他们更难接近敬畏。在过去动荡的几年中,大量的人从敬畏中找到安慰。事实上,敬畏似乎正成为人们下一步关注的焦点。如果说新冠大流行之前的时代精神是关乎“勇气”和“成长心态”,那么我们中的许多人现在都寻求放松自己的思想,获得更大的平静。
内容推荐
敬畏是神秘的。我们如何开始量化当我们看到大峡谷时感受到的鸡皮疙瘩,或者当我们看到孩子第一次走路时感受到的惊叹?你如何用言语表达站在人群中齐声歌唱的集体欢腾,或者当你凝视着几个世纪前的艺术作品时所感受到的奇妙?直到十五年前,还没有敬畏的科学,这是我们在遇到超越我们对世界理解的巨大谜团时所体验到的感觉。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像恐惧和厌恶这样的情绪,这些情绪似乎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然而,革命性的思考已经让我们意识到,通过进化的过程,我们已经满足了我们在社交方面的最基本需求。我们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我们有能力合作,形成社区,创造文化,加强我们的共同身份感——这些行动都是由敬畏所激发和推动的。
在《敬畏》一书中,达切尔·凯尔特纳(Dacher Keltner)对这种难以捉摸的情绪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个人探究。他揭示了敬畏如何改变我们的大脑和身体的新研究,同时考察了敬畏在历史、文化和他自己生命中的表现,以及在他悲痛时期的表现。凯尔特纳(Keltner)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敬畏感,引导我们欣赏人性中拥有人性的一面。在这个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分裂,面临各种危机的时候,我们非常需要敬畏。如果我们敞开心扉,敬畏感会让我们更加敏锐地思考和洞察,冷却我们免疫系统的炎症反应,增强我们的身体。敬畏感激发了我们分享和创造强大网络的倾向,采取对我们周围自然和社会环境有益的行动。敬畏感改变了我们是谁,它激发了艺术、音乐和宗教的创造。在转变和深刻的同时,充满启迪和实践的见解,《敬畏》不仅是一位在该领域领先的声音的实地指南,也是他自己寻求敬畏的同伴,告诉我们如何将敬畏作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力量。
书评(媒体评论)
阅读这本书,与优选的自我建立联系。
——苏珊·凯恩(Susan Cain)
《纽约时报》畅销书第一名《苦乐参半》作者

我们的生活中需要更多的敬畏,而达契尔·克特纳撰写了一本关于如何寻找敬畏的权威之作。
——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
《纽约时报》畅销书第一名《重新思考》作者

通过讲述一个个震撼与激情交织的故事,达契尔·克特纳以精湛的笔触引领我们深刻感受敬畏这一强烈情感——这种情感,正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渴望得到的心灵滋养。
——皮特·道格特(Pete Docter)
《飞屋环游记》《头脑特工队》导演


本书在两种意义上令人感到敬畏:一是对一种人们能够强烈感受到但鲜有了解的情绪进行了精湛的分析,二是通过诸多事例展示了什么值得我们敬畏。
——斯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
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敬畏之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达契尔·克特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178156
开本 其他
页数 310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4-06-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2.6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3:4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