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方-证要素对应”组方原则与实践 |
内容 | 内容推荐 “方-证要素对应”组方原则,是以病机为靶向的中医临床组方原则,其核心是强调方剂要素(方剂配伍单元)与证候要素(病机单元)的链式关系。本书共四章。第一章论述“方-证要素对应”组方原则的产生背景、基本概念、应用范围,以及经方“五脏五味补泻”方剂要素提取等,并从选方原则、组方原则、优化原则三个方面阐述了“方证对应”“方-证要素对应”与“君臣佐使”之间的关系。第二、三章为经方“方-证要素”解析,逐一解析《伤寒论》115方及《金匮要略》205方“方剂要素”与“证候要素”之间相互对应的链式关系。掌握经典方剂中蕴含的“方-证要素”对应关系,有利于针对现代疾病谱复杂病机的变化,提取经方“方剂要素”而灵活组方,提升经方临床应用能力、提高临床疗效。第四章为“方-证要素对应”组方原则指导下的临床实践,遴选临证验案100例,涉及呼吸、消化、神经、精神、内分泌、血液、心血管、泌尿、风湿、妇科、儿科、外科等多种疾病,案例后附有“按语”,分析辨证论治、组方用药思路,揭示证候要素、治疗法则、方剂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意在总结规律,启发临床。 目录 第一章“方-证要素对应”组方原则1 第一节“方-证要素对应”的基本概念1 一、“方-证要素对应”的产生背景1 1.“证候要素”的提出1 2.“方剂要素”的提出2 二、“方-证要素对应”的基本含义3 1.定义3 2.功用3 3.意义4 第二节“方-证要素对应”应用范围4 一、应用于治疗当代疾病谱复杂病机的临证组方4 1.“方-证要素对应”临证组方4 2.“方-证要素对应”与“合方”之异同5 二、应用于中医方剂组方规律分析6 1.正向解析6 2.逆向解析7 3.一方多用8 三、应用于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科研设计10 1.应用于实验研究拆方分组设计10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案例一:大柴胡汤拆方研究11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案例二:当归芍药散拆方研究12 2.应用于计算机人工智能组方医理设计14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方-证要素对应”组方原则与实践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宇航,郑丰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736103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06-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22.29,R222.39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