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有发生过
内容
编辑推荐

《有发生过》是澳门作家寂然的小说选集。作者在不同的小说类型努力耕耘,本书的三十余篇作品包罗爱情、政治、悬疑、伦理、校园、寓言、科幻、武侠等等,取材驳杂而展现人心难测、世事无常。作者行文型态多变,深入浅出,始终倾力书写澳门回归前后的社会变迁,记载博彩业一飞冲天之后这个纯朴小城的欲望滋长、纷扰曲折,凭着隽异的写作技巧,描绘出与别不同的一方风景。

内容推荐

澳门众多的写作人,从语言与生活的密切关联里,坚守着文学,坚持文学书写,使文学的重要性在心灵深处保持不变,使澳门文学的亮丽风景得以形成,从而表现了澳门人的自尊和自爱,真是弥足珍贵。读寂然编著的《有发生过》不仅对澳门小说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更对澳门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有更深刻的认识。

目录

有发生过

 有发生过

女流之辈

 女流之辈

 双十年华

 十九

 小玩意

戏中戏

 戏中戏

 下落不明

 是谁拍下了那些照片?

 懦夫

 密技

 未来

 美丽新世界

 新生活

 英雄勇

 夺

你要往哪儿去?

 你要往哪儿去?

 死在澳门

 是谁把他放逐在这里?

 雾

 工作与时日

 告密者

 洗礼

 装修

 与神对话

 为了诗

 呐喊

梦中见

 梦中见

 惑

 跟我走

 手

 报复

 我们在明日分手

 没有你,还是爱你

 时刻如此安静

 爱妻

 我和我的澳门特区进化史(后记)

试读章节

“你们已步入中年,不能再像孩子似的要人照顾,你们结婚九年还不肯生孩子,虽然你父母没有向你施压,但他们其实也有为此事担心。现在,我代他们来问你,你和你老婆,究竟是不肯生孩子,还是不能生孩子?”

提出这话题的是张锐剑七十八岁的外婆,对于这位生育了七名子女的老人家来说,外孙结婚多年仍未有孩子,是她其中一项未了的心愿。因此老人家把握了最佳机会,在自己中风入院,刚度过危险时期之际,向外孙追问这件人生大事,她要张锐剑正视这个问题,并且希望他把事情交代清楚。

一向与外婆亲近的张锐剑本来仍为她的病情而担忧,但被老人家这样一问,竟然不知所措,一时说不出话来。

“婆婆只是问你有没有生儿育女的打算,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你坦白告诉我就可以了,婆婆刚刚才做完大手术,难道问你这个问题也算过分吗?”

为怕外婆过于激动,张锐剑知道今日无论如何也要表明立场,他抚摸着外婆冷冰冰的手,轻声对她说:“你刚刚做完手术,自己休息要紧,不要为我的事费心了,总之你现在好好休息,快点康复,快点出院,你要令自己长命百岁,才有机会享受四世同堂的福气呀!”

“唉,阿剑,如果你跟你老婆自己会打算,婆婆早就可以四世同堂啦!我也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三十几岁的人还不肯要孩子,阿剑,婆婆已经老了,我儿孙满堂,随时都可以病,随时都可以死,我病了会有儿女来探我,我死了会有儿女来送我,我知道自己的责任早已完成了。婆婆不是逼你生孩子,婆婆也许快要死了,你也成家立室这么多年了,婆婆总是担心你老了会无人照顾,有时也担心你要是年纪太大才有孩子,将来养育他们也会很吃力,其实你爸爸妈妈,还有几个姨妈和舅父都为你这件事着急死了,但你总是像个孩子似的,阿剑,我知道你是孝顺的孩子,可是偏偏在这件事情上,你最不孝,所有子孙之中,我最疼爱你,最不放心的也是你。”

教训尚未结束,老太太已经泣不成声。

张锐剑惊惶失措,不停安抚外婆。外婆却不理会他,只是默默在哭。这种无声的控诉令张锐剑既内疚,又不安。

探病时间结束,张锐剑被逼离开,临别之前,他跟外婆说:“明天我再来看你。”

外婆斩钉截铁地说:“不用来了,明天我要再接受手术,医院请了外地的专家来为我开刀,生死未卜,你在家里等消息吧!”

张锐剑认识外婆以来,从未见她如此决绝,他马上意识到外婆刚才的逼问必定跟明日的手术,以及未来她那不可知的病情大有关系。她要把自己对死亡的不确定连结到外孙生儿育女的事情上,同时希望尽最大的努力,让外孙明白她多年来不曾表明的忧虑。

你最不孝,意味着什么?

离开医院的时候,张锐剑的脑海里不停回放着外婆的指责:

你最不孝!

外婆那痛心疾首的语调,失望的表情,不满的眼神,一次又一次在他脑中施展袭击,令他感到心烦意乱,像要窒息似的。如果在以前,别人劝他生儿育女他总是不以为然,他认为这是他和他太太之间的事情,其他人绝对无权过问,也不应就这话题说三道四。这些年来,关于要不要生孩子,他当然也听过大量不分轻重的诘问和劝告,并且研究出一组令人啼笑皆非的标准答案。

“你们为什么还不生孩子?”

答曰:“这个世界快要毁灭了,这地方的教育制度又不太可靠,我们不想折磨下一代啊!”

“你们不觉得一段婚姻要有孩子才完满吗?”

答曰:“如果要靠孩子来维系一段婚姻,那似乎不是完满不完满的问题,而是可悲不可悲的问题呢!”

“一把年纪还不生孩子,家中的老人家一定很着急了,难道你们不能让老人家早日了却心愿吗?”

答曰:“他们喜欢孩子可以自己生,我不介意再有弟妹的,我甚至愿意供养他们。哈哈,其实我家中的老人家的想法是与时并进的,从来没有在这方面给我压力。”

“年轻时不把握生孩子的时机,将来想生也许会遇上困难的。”

答曰:“那就不要生好了,如果到时想要孩子,就领养一个吧!这个世界有太多人因为一时冲动而乱生孩子,简直是害人害己,所以我才不愁找不到好孩子呢!”

面对外人的关注,张锐剑可以不负责任地乱说一通,反正这话题也不宜认真对待。但面对年迈的外婆在病榻上的指责,他却感到无比难受。外婆在他心中极具权威,她刚才所说的话,不只是她自己的意见,还代表了所有家族成员,在关心他的大前提下,作出最严厉的批评。

你不生儿育女,就是对长辈不孝。

你不传宗接代,就是对自己不智。

你以为这只是你和你老婆两个人的事吗?人生原来并非这样简单的,生孩子是关乎整个家族的事情。也许,对许多老人家而言,无论子孙做过什么错事坏事,只要他有了下一代,你都是好孩子,他的所作所为都值得原谅。相反,如果一个人选择了不生孩子,无论他对长辈有多孝顺,不管他的事业有多成功,在长辈心中,他的人生终究是有遗憾的,不完整的,令人担心的,“你最不孝”的指责还是可以义无反顾地加诸他身上,不容反抗,无从推卸。  P3-6

序言

值此“澳门文学丛书”出版之际,我不由想起1 997年3月至2013年4月之间,对澳门的几次造访。在这几次访问中,从街边散步到社团座谈,从文化广场到大学讲堂,我遇见的文学创作者和爱好者越来越多,我置身于其中的文学气氛越来越浓,我被问及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越来越集中于澳门文学的建设上来。这让我强烈地感觉到:澳门文学正在走向自觉,一个澳门人自己的文学时代即将到来。

事实确乎如此。包括诗歌、小说、散文、评论在内的“澳门文学丛书”,经过广泛征集、精心筛选,目前收纳了多达四十八部著作,暂分两批出版。这一批数量可观的文本,是文学对当代澳门的真情观照,是老中青三代写作人奋力开拓并自我证明的丰硕成果。由此,我们欣喜地发现,一块与澳门人语言、生命和精神紧密结合的文学高地,正一步一步地隆起。

在澳门,有一群为数不少的写作人,他们不慕荣利,不怕寂寞,在沉重的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心甘情愿地挤出时间来,从事文学书写。这种纯业余的写作方式,完全是出于一种兴趣,一种热爱,一种诗意追求的精神需要。惟其如此,他们的笔触是自由的,体现着一种充分的主体性;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对于社会人生和自身命运的思考,也是恳切的,流淌着一种发自肺腑的真诚。澳门众多的写作人,就这样从语言与生活的密切关联里,坚守着文学,坚持文学书写,使文学的重要性在心灵深处保持不变,使澳门文学的亮丽风景得以形成,从而表现了澳门人的自尊和自爱,真是弥足珍贵。这情形呼应着一个令人振奋的现实:在物欲喧嚣、拜金主义盛行的当下,在视听信息量极大的网络、多媒体面前,学问、智慧、理念、心胸、情操与文学的全部内涵,并没有被取代,即便是在博彩业特别兴旺发达的澳门小城。

文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花朵,一个民族的精神史;文学是一个民族的品位和素质,一个民族的乃至影响世界的智慧和胸襟。我们写作人要敢于看不起那些空心化、浅薄化、碎片化、一味搞笑、肆意恶搞、咋咋呼呼迎合起哄的所谓“作品”。在我们的心目中,应该有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王维、苏轼、辛弃疾、陆游、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曹雪芹、蒲松龄;应该有莎士比亚、歌德、雨果、巴尔扎克、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罗曼·罗兰、马尔克斯、艾略特、卡夫卡、乔伊斯、福克纳……他们才是我们写作人努力学习,并奋力追赶和超越的标杆。澳门文学成长的过程中,正不断地透露出这种勇气和追求,这让我对她的健康发展,充满了美好的期待。

毋庸讳言,澳门文学或许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甚至或许还显得有些稚嫩,但正如鲁迅所说,幼稚并不可怕,不腐败就好。澳门的朋友——尤其年轻的朋友要沉得住气,静下心来,默默耕耘,日将月就,在持续的辛劳付出中,去实现走向世界的过程。从“澳门文学丛书”看,澳门文学生态状况优良,写作群体年龄层次均衡,各种文学样式齐头并进,各种风格流派不囿于一,传统性、开放性、本土性、杂糅性,将古今、中西、雅俗兼容并蓄,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彩而又色彩各异的“鸡尾酒”式的文学景象,这在中华民族文学画卷中颇具代表性,是有特色、有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的文学。

这套作家出版社版的文学丛书,体现着一种对澳门文学的尊重、珍视和爱护,必将极大地鼓舞和推动澳门文学的发展。就小城而言,这是她回归祖国之后,文学收获的第一次较全面的总结和较集中的展示;从全国来看,这又是一个观赏的橱窗,内地写作人和读者可由此了解、认识澳门文学,澳门写作人也可以在更广远的时空里,听取物议,汲取营养,提高自信力和创造力。真应该感谢“澳门文学丛书”的策划者、编辑者和出版者,他们为澳门文学乃至中国文学建设,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是为序。

后记

《有发生过》是香港歌星杨千嬅的旧歌,有一段时期我经常听这歌,老是对黄伟文先生写的歌词念念不忘:

曾经发生过感情

发生过不能推翻的许多事情

叫天不应

还是有一秒温馨

后来每遇到一些要被刻意淡忘的事情,我总是不期然想起“有发生过”四个字。

这本小书刊载的三十五篇小说,起始于2000年,终结于2012年,并无什么了不起,但总算承接了我在1999年出版的小说集《月黑风高》,持续以澳门人的身份书写澳门的故事。

告别一个年代,走向一个世所公认的兴盛时期,我和我的同代人都在努力适应新形势,在变与未变之际找寻安身立命的位置,期间不免要在记忆与遗忘之间作出抉择,而我总是希望用小说的方式记下大时代、大变局之中某些卑微个体的内心感受,也许这样的努力最终只会徒劳无功,但在写作过程中我至少可以真切感受到某些属于澳门人的记忆,我用自己的方式写下这些“有发生过”的岁月痕迹,貌似叙事,实为抒情,如果有人愿意相信这种既庶民又文艺的视角,这本小书也可以理解为我和我的澳门特区进化史。尽管数据未必完备,内容有待补充,但书写犹在进行,而且仍可找寻新的角度,皆因澳门的故事末完,我和我的同代人也许还有兴趣写下去、读下去、进化下去。

本书最长的小说是中篇《有发生过》,写一宗医院失婴事件,跟我之前写澳门在博彩业开放之后社会变化的《救命》有明显区别。澳门的确曾发生初生婴儿在医院失踪的事故且轰动一时,我的小说并未参考任何新闻材料更没有了解事件的内情,我选择纯粹另外虚构一则新故事,只因深信小说可以不受现实拘束。几年前一次毕生难忘的经历,我体会到孩子夭折的深切悲痛,同时见识到医疗体系对这种事情的冷漠无情和颟顸无能,感触极深,唯有借助小说就一些往事写出我的版本,以抒发心中的跌宕。人们多数会为新生婴儿的降临感到喜悦,但很少人会明白失去孩子的父母究竟有何感受。《有发生过》的故事刻意单调,无非描述一对父母寻找失踪婴儿的过程,跟《救命》那种锋芒外露、情节紧凑的安排大异奇趣,但我非常希望读者能感受男女主角的无助和悲痛。《有发生过》是本书唯一从未公开发表的小说,尽管跟我过去的风格完全不同,甚至相反,但小说的题旨跟心怀澳门的《月黑风高》《救命》其实是殊途同归的。

《女流之辈》所收四篇是我对澳门女性长期观察的结果,我深知其中有太多不成熟之处,因此仍然会抱着学习的心情认真观察下去。《戏中戏》所涉题材较广,可算是我对各种小说类型的小规模实验。《你要往哪儿去?》从不同角度描绘澳门近年的众生相,探讨赌城崛起期间澳门年轻人对前途、对人生的种种疑惑,希望刺激读者找到自己的答案。《梦中见》诸篇是或喜或悲的爱情小品,澳门并不流行轰轰烈烈的爱情,却不乏小情小趣、细水长流的小故事,当然男女之间的外遇或出轨也是无日无之,我这几篇可算是如实反映情况了。

在澳门,写小说可说是一件多余的事情,没有人会逼我写,写好了要发表也并非易事,加上我的人生还有家庭和工作的责任需要履行,有时花费大量时闻写作不免会有光阴虚掷的罪疚感。然而,在写作的过程中,往往有更多人物更多情节在呼唤我、诱惑我,加上我为人孤僻,在读书写作之外已再无其他嗜好,关于写小说这件事,视作排遣寂寞的业余兴趣也是恰如其分的。  最后,感谢一直以来予我信心和力量的读者朋友。愿写作不会停歇,进化仍然继续,与所有澳门文友共勉。

书评(媒体评论)

澳门众多的写作人,从语言与生活的密切关联里,坚守着文学,坚持文学书写,使文学的重要性在心灵深处保持不变,使澳门文学的亮丽风景得以形成,从而表现了澳门人的自尊和自爱,真是弥足珍贵。

从“澳门文学丛书”看,澳门文学生态状况优良,写作群体年龄层次均衡,各种文学样式齐头并进,各种风格流派不囿于一,传统性、开放性、本土性、杂糅性,将古今、中西、雅俗兼容并蓄,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彩而又色彩各异的“鸡尾洒”式的文学景象,这在中华民族文学画卷中颇具代表性,是有特色、有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的文学。

这套作家出版社版的文学从书,体现着一种对澳门文学的尊重、珍视和爱护,必将极大地鼓舞和推动澳门文学的发展。就小城而言,这是她回归祖国之后,文学收获的第一次较全面的总结和较集中的展示;从全国来看,这又是一个观赏的橱窗,内地写作人和读者可由此了解、认识澳门文学,澳门写作人也可以在更广远的时空里,听取物议,汲取营养,提高自信力和创造力。

——摘自王蒙《澳门文学丛书·总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有发生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寂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72923
开本 16开
页数 3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2014017480
中图分类号 I247
丛书名
印张 12.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35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2: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