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傀儡主人(精)/世界科幻大师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傀儡主人》是罗伯特·海因莱因长篇小说创作高峰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入侵题材科幻小说的巅峰之作。

《傀儡主人》中最突出的形象要数那些来自泰坦星的“鼻涕虫”。这种外星人也许是科幻小说中最为恐怖的异类。它们不是那种传统的鲁莽型外星人,对人类采取消灭肉体式的直接进攻,而是狡猾地、悄无声息地潜入人类社会,爬上人们的脊背,控制人们的思想意识,让人们心甘情愿地成为它们的奴隶。

鼻涕虫们的入侵,是对科幻小说入侵题材的一次超越。海因莱因击中了人们的恐惧之源。与鼻涕虫相比,那些驱动着巨大杀人机器的外星生物再也不那么可怕了。

《傀儡主人》中的人物塑造也颇为成功。老头子、萨姆和玛丽,个性鲜明跃然纸上。特别是作为故事叙述者的萨姆,他的内心世界通过一系列冒险行动得以充分展现,他对老头子和玛丽的爱,对鼻涕虫的憎恨与恐惧,令人感同身受。

内容推荐

《傀儡主人》(罗伯特·海因莱因著)讲述的是:地球正在遭受外星生命“鼻涕虫”的入侵!它们骑在人类背上,操控人类思想!

这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特工老头子、莱姆和玛丽三人成了消灭鼻涕虫的关键力量。老头子尽一切努力,让政府相信他的判断,以动员全国抵抗鼻涕虫的入侵;莱姆强忍恐惧,自愿被鼻涕虫寄宿,接受老头子的审讯;玛丽则勇敢地追寻痛苦的回忆,只为给鼻涕虫致命一击。

人类前途未卜,世界为之惊慌,只有那些意志顽强的人类精英在与强大的敌人浴血苦战。他们,能否为人类赢得一个光明的未来?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它们真的是智能生物吗?本身确有智能?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找到明确答案,会不会找到明确答案。我不是实验室里的研究人员,我是一名特工。

如果它们尚不算真有智能的话,我希望永远别看见那一天:我们不得不和既像它们、又具备真正智能的生物交手、搏斗。我知道输家会是谁,我,你——我们称为人类的这个种族。

对我来说,事情始于2007年7月12日一大早。电话铃声大作,像要掀掉我的头盖骨。我在自己身上上下摸索,想找到能关掉铃声的东西,随后才想起我把那玩意儿放在房间那头的上衣口袋里了。“得了,”我嘟囔着,“我听见了。把那该死的噪音关掉。”

“紧急情况,”一个声音在我耳朵里说道,“立即前来报到,亲身前来。”

我告诉他自己对付他的紧急情况去。“我正在休假,假期是七十二小时。”

“向老头子报告,”那声音坚持说道,“马上!”

不对劲。“就来。”我答道,一翻身坐起来,动作大得震疼了我的眼珠子。我发现自己对面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女人,她也坐起来了,瞪大眼睛望着我。

“你在和谁说话?”她问。

我也盯着她,费劲地回忆我以前是否见过她。“我?说话?”我一边拖延,一边绞尽脑汁想找个适当的借口。接着,我脑子清醒了些,意识到她不可能听到另一端的谈话,所以随便编个借口就行,不一定要很得体。我们部门使用的电话不是那种标准型的,语音接收器以手术的方式植入了我左耳后侧的皮肤里——骨导体。“对不起,宝贝。”我说,“做了个噩梦。我经常说梦话。”

“真的没事?”

“一清醒过来就没事了。”我向她保证。我站起来的时候身体还有点摇摇晃晃,“你接着睡吧。”

“好吧,呵——”她几乎马上就重新进人了梦乡。我走进浴室,往自己胳膊上注射了四分之一格令“旋转”,接踵而来的震动使劲摇晃了我三分钟,在此期间,药力发作,我精神焕发。走出浴室的时候完全焕然一新,至少看起来是这样。我拿过自己的上衣。那金发碧眼的女人正轻轻地打呼噜呢。

我让自己的潜意识向前追溯,遗憾地意识到我什么也不欠她的,于是我离开了她。房间里没有什么可以暴露我身份的东西,她连我是谁都不会知道。

我通过迈克阿瑟空间站的一间洗手间进入我们部门的办公室。你在电话簿上查不到我们部门的电话。其实,它根本不存在。我大概也不存在。一切都是幻觉。我还有另一条返回路线,穿过一个狭小黑暗的商店,店招上写着:珍贵邮票和钱币。但你不要走那条路,他们只会向你兜售两便士一枚的黑美人邮票。

如果是你,哪条路线都别走。不是已经告诉过你了吗?我们不存在。

有一件事是任何国家元首都不可能知道的:他的情报机关到底怎么样。只有当这个情报机关让元首一败涂地的时候,他才可能知道。我们部门就是这样的情报机关,隐秘得像吊袜带。联合国从来没有听说过我们,中央情报局也没有听说过我们——我是这么猜的。有一次我听说,批给我们的经费名义上是拨给食品资源部的。但我不可能知道确切情况,我自己的工资全是现钞支付。

我真正了解的一切只有我所接受的训练,以及老头子指派给我的任务。‘有些任务挺有意思——如果你不在乎你睡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东西,能活多久的话。我在铁幕那一边干过三年,我可以痛饮伏特加,眼皮都不眨一下;还能说一口地道俄语——还有库尔德语和其他许多难听得要命的语言。其实铁幕那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那边有的,肖塔基的帕迪尤卡全都有,而且规模更大,更厉害。我就敢这么说。但总的来说,这份工作还行。

只要我还有点脑子,我就会辞职,找一份实实在在的工作。

那样做只有一个麻烦:我不能再为老头子干了。那可不行。

并不是说他是个温和的老板。他能说出这样的话:“孩子们,我们需要给这棵橡树施肥。跳进树根边的那个洞里,我要把你们埋进去。”

我们会照他的吩咐做的。我们当中任何一个人都会照他的吩咐做。

而老头子也真的会把我们活埋掉,只要他有百分之五十三的把握,认为那棵树正是他所培育的那株“自由之苗”的话。

我走进去,他站起身,一瘸一拐地向我走来。我又一次想道,他为什么不把那条腿重新弄好呢?我猜想,导致他腿瘸的事件是令他自豪的。当然,真正的原因我永远也不会知道。一个处于老头子位置的人只能在私下里享受这种自豪感,他的职业不允许公开赞誉。

P1-3

序言

罗伯特·海因莱因——首席科幻大师

姚海军

作为美国科幻的代表性人物,罗伯特·海因莱因(Roberr A.Hein]lein,1907—1988)头上有着数不清的桂冠:“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美国科幻空前绝后的优秀作家”、“美国科幻黄金时代四大才子之一”……然而,这位备受推崇的世界级科幻大师之所以能走上科幻之路,却缘于一次偶然。

那是在1939年,当时的美国经济正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陷入萧条,正在费城美国海军实验站担任工程师的海因莱因也被债务压得抬不起头来。恰在此时,一家科幻杂志刊出了一则科幻小说征文比赛的启事,奖金50美元。从小就是科幻迷的海因菜园于是写出了他的第一篇作品,并最终把它寄给了可能会给他更高稿酬的著名科幻杂志《惊人故事》。《惊人故事》的主编——大名鼎鼎的坎贝尔——慧眼识金,当即以70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这篇名为《生命线》(LifeLine)的短篇杰作。

科幻史上有很多改变科幻文学面貌的偶然,针对海因莱因的这一次,美国著名科幻评论家詹姆斯·冈恩评论道:“海因莱因在32岁时找到了自己的职业;与此同时。坎贝尔则找到了他的明星作家。”

海因莱因的早期作品。主要是“未来史”丛书。他著名的“未来史丛书纲要”于1941年发表后,曾为许多科幻作家仿效。以此为基础,他创作了大量的“未来史”故事,这些故事在20世纪50年代集中收录在《出卖月球的人》(The Man who Sold che Moon)等中短篇集中。这些集子一版再版。至今仍然热销。

二战结束后,海因莱因开始在美国一流文艺刊物《星期六晚邮报》上连载他的“未来史”系列的重要作品——《地球的绿色山丘》(The Green HillS of Earth)。这次连载可算是美国科幻的一个历史性事件,它标志着科幻小说从廉价的三流读物向高级的娱乐作品的跃升。

海因莱因还写了很多少年科幻故事,其中,《伽利略号火箭飞船》(Rocket Ship Galileo,1947)的构思为1950年的科幻电影《目的地:月球》所采用,而这部电影则是20世纪50年代科幻电影走向繁荣的起点。海因莱因随后又连续出版了《滚石太空家族》(The Rolling Stones,1952)、《星球人琼斯》(Starman Jones,1953)、《星兽》(The Star Beast,1954)、《银河公民》(Citizenof Galaxy,1957)等一系列少年科幻故事,在少年科幻小说领域赢得了受人尊敬的地位。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是海因莱因科幻创作的鼎盛期,他连续出版了《傀儡主人》(ThePuppet Masters,1951)、《进入盛夏之门》(TheDoor into Summer,1957)等一系列高水准的科幻长篇,其中,《双星》(Double,1956)、《星船伞兵》(Starship Troopers,1959)、《异乡异客》(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1961)和《严厉的月亮》(The Moon in a Harsh Mistress,1966)为海因莱因赢得了四座雨果奖奖杯。

海因菜因一生创作了十多部短篇科幻小说集、三十多部长篇科幻小说,其中,《异乡异客》仅在美国就卖出了七百万册;1946年、1961年和1976年,海因莱因三次被邀为世界科幻大会的主宾;世界科幻小说协会从1974年起开始不定期颁发“科幻大师奖”,海因莱因是第一个荣获“大师”称号的科幻作家。

1988年,海因莱因逝世。美国华盛顿特区为表彰他的杰出贡献,特别为他颁发了“杰出公民勋章”。

书评(媒体评论)

从发表第一篇科幻小说起,惊叹不已的科幻小说界便把海因莱因奉为当代最优秀的科幻小说家。他终生保持了这一荣誉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

如果没有海因莱因,今天的科幻小说就可能是另一幅模样

——美国著名科幻小说评论家詹姆斯·冈恩

海因莱因用自己的作品为现代科幻下了定义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弗雷德里克·波尔

海因莱因不仅仅是美国科幻小说家中的翘楚,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直至今日,他依然是美国科幻小说界的一块金字招牌

——美国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傀儡主人(精)/世界科幻大师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罗伯特·海因莱因
译者 王金凯//刘静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45554201
开本 32开
页数 302
版次 2
装订 精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5-02-01
首版时间 2004-08-01
印刷时间 201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
CIP核字 2004067380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6
153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Ralph M. Vicinanza, Ltd.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2: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