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传世经典 国学必读:闲情偶寄(线装1函4册) |
内容 | 编辑推荐 《闲情偶寄(套装共4册)(繁体竖排版)》清代李渔撰,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食、种植、颐养等八部,包含戏曲理谕、养生之道、园林建筑、家具古玩、饮食服食等多方面内容。《词曲》《演习》《声容》三部计戏曲的创作与表演。编创方面,李渔提出了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主线结横严谨,情节紧凑。 内容简介 《闲情偶寄(套装共4册)(繁体竖排版)》清代李渔撰,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食、种植、颐养等八部,包含戏曲理谕、养生之道、园林建筑、家具古玩、饮食服食等多方面内容。《词曲》《演习》《声容》三部计戏曲的创作与表演。编创方面,李渔提出了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主线结横严谨,情节紧凑。 作者简介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府兰溪县夏李村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省如皋市)。[1]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 顺治八年(1651),41岁的李渔搬家去杭州,后移家金陵,筑金陵“芥子园”别业,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2]李渔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曾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 目录 第一册 文华丛书序 出版说明 序 词曲部 结构第一 词采第二 音律第三 宾白第四 科谭第五 格局第六 第二册 演习部 选剧第一 变调第二 附: 《琵琶记·寻夫》改本 《明珠记·煎茶》改本 授曲第三 教白第四 脱套第五 声容部 选姿第一 修容第二 治服第三 习技第四 第三册 居室部 房舍第一 窗橱第二 墙壁第三 聊匾第四 山石第五 器玩部 制度第一 位置第二 歆馔部 蔬食第一 毂食第二 肉食第三 第四册 种植部 木本第一 藤本第二 草本第三 众卉第四 竹木第五 颐养部 行乐第一 止忧第二 调饮啜第三 节色欲第四 却病第五 疗病第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传世经典 国学必读:闲情偶寄(线装1函4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清] 李渔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陵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94423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5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0-04-01 |
首版时间 | 2010-03-01 |
印刷时间 | 2018-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940 |
CIP核字 | 2010047109 |
中图分类号 | I26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5.94 |
印次 | 3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