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交叉法视域下刑法教义学的展开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所关注的是刑法和宪法、民法、行政法等其他部门法相交叉的问题,属学科交叉性质的著作。本书既探讨了刑法教义学和刑法哲学的关系、风险刑法理论和风险社会理论的区隔等较为宏观和抽象的问题,也研究了刑民正当防卫的关系、紧急避险中团结原则的正当性、不作为犯中支配理论和先行行为理论的反思、行政许可作为出罪事由的建构、追诉时效的本质等较为微观和具体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妥当处理需要刑法和宪法、民法、行政法、刑事诉讼法等其他部门法的有效沟通与通力合作。全书内容丰满,视野开阔,论证深入,兼具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一部具有一定学术分量的刑法教义学佳作。
目录
目录导言第一章刑法教义学和刑法哲学的分野一、刑法教义学的哲学化倾向二、法教义学的本质特征:实践导向(一)关注对象的实践性(二)服务对象的实践性三、“实然”和“应然”的混淆四、民主原则对法哲学的封锁五、刑法教义学历史的终结六、本章小结第二章风险刑法理论和风险社会理论的区隔一、风险刑法理论的逻辑主线——历史描述与历史解释二、现代性视域下的风险社会理论(一)现代性的困境(二)现代性的自反与风险社会的生成机理(三)风险社会理论的刑法误读三、现代性困境对风险概念的锚定(一)风险概念的核心维度——技术风险(二)风险的“本质”——风险的实在性与建构性(三)风险的根本特征——人为的不确定性(四)总结四、风险规制的刑法困境(一)规制基础的缺失:刑法归责的个体化与风险归责的自然化与社会化(二)规制可能性的缺乏:风险的不确定性造成的规制难题(三)症结之所在:“传统式预防”与“现代式预防”的混淆五、本章小结第三章刑事正当防卫与民事正当防卫的关系一、刑民正当防卫区分论的否定(一)立法修订情况不同(二)刑法和民法的属性差异(三)刑民正当防卫的任务有别二、刑民正当防卫同一论的证立(一)符合法秩序统一原则(二)刑民正当防卫的法理基础相一致(三)刑事政策的益处三、实定法障碍的消除:刑民防卫限度的趋同化解释(一)“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和“超过必要的限度”(二)“造成重大损害”和“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四、本章小结第四章正当防卫的宪法之维一、制度理念:“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精神在正当防卫中的贯彻二、法理基础:基本权利教义学在正当防卫中的展开(一)一般行为自由说(二)自我决定权说(三)人的尊严说(四)本书观点三、防卫限度:比例原则在正当防卫中的适用(一)比例原则是正当防卫法理基础的当然结论(二)比例原则尊重侵害人的基本权法益(三)比例原则和我国实定法规定相适契四、本章小节第五章团结原则的法哲学证立一、南辕北辙:以康德哲学为基础的主张二、水土不服:以黑格尔哲学为基础的观点(一)黑格尔:抽象法权和福祉权的两相冲突及其化解(二)理论继造:团结义务作为类体制性的公民义务(三)批判三、虚实相混:以罗尔斯正义理论为基础的见解四、团结原则的宪法证立(一)团结原则证立的道路转换:从法哲学到宪法(二)团结原则的宪法根基:社会国原则五、本章小节第六章行政许可出罪的理论建构一、行政许可的本质、类型及定位(一)行政许可的本质:“解禁+赋权”(二)行政许可的类型:控制性许可与例外性许可(三)行政许可的定位:构成要件阶层与违法性阶层二、行政许可出罪的法理基础(一)法秩序统一原理(二)刑法和行政法相统一的两种选项:违法性与有效性(三)本书见解:有效性而非违法性三、行政许可出罪的具体适用(一)合法的行政许可(二)无效的行政许可(三)瑕疵行政许可四、本章小结第七章先行行为的法理检视一、先行行为理论谱系的勾勒(一)因果的先行行为理论(二)违反义务的先行行为理论(三)因果和规范的折中理论(四)中国司法实践的立场与典型案例二、先行行为理论的法理基础(一)实用主义考量(二)行为规范效力的坚持(三)行为自由的成本三、对上述法理基础的批判(一)实用主义的考量实无必要(二)刑罚是坚持行为规范效力的专享方式(三)归责是自由成本的接近负担四、本章小结第八章支配理论的教义批判一、实际支配、排他性支配和领域支配(一)实际支配理论(二)排他性支配理论(三)领域支配二、概念层面的质疑:支配概念的恣意性(一)支配程度的不同(二)支配性质的不同三、逻辑层面的批判:支配与义务关系的错置(一)逻辑跳跃——从“义务违反”到“义务证立”(二)逻辑矛盾——从“权力”中推导“义务”(三)逻辑纠偏——支配与义务关系的厘清四、“保护义务的主动承担”和“领域支配”的重新解释(一)“保护义务的主动承担”的重新解释:以同意为基础的契约型角色义务(二)“领域支配”的重新解释——领域支配产生的是交往安全义务五、本章小结第九章刑事追诉时效的本质厘清一、实体法的进路:国家刑罚权的消灭(一)刑事不法的丧失(二)刑罚目的的落空二、程序法的进路:国家追诉权的丧失(一)误判风险的避免(二)司法经济的考量(三)迅速原则的贯彻三、两个争议问题的处理(一)追诉时效制度的溯及力问题(二)追诉时效制度的延长的理解四、本章小结第十章债务人保护案件的规范定性一、民法中债务人保护规定引起的定性难题二、致使债权消灭的错误给付的行为定性(一)新型三角诈骗说之否定(二)授权理论(三)接近理论(四)阵营理论(五)笔者立场三、债务人保护规定对认识错误的影响四、素材同一性的内涵厘清(一)素材同一性的体系定位和作用(二)素材同一性要件的传统解读(三)经济财产说背景下素材同一性五、本章小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交叉法视域下刑法教义学的展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万龙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790851
开本 其他
页数 279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27000
出版时间 2024-09-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4.04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0: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