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门铃又响了:无线电发明的故事
内容
内容推荐
《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通过介绍古今中外有名科学家、发明家及工程技术专家和重大科学活动来反映人类五千年科技发展历程,特别是通过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反映科学家们在思想上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生活中相当宝贵的协作、友爱和宽容精神。青少年读者可以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超人智慧,吸取丰富的思想养料,从有关科学活动的故事中,密切关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

目录
引子/1
科学巨匠的功绩/2
赫兹吹响了冲锋号/8
可敬的先行者们/17
波波夫脱颖而出/23
马可尼崭露头角/31
逆水行舟,波波夫步履艰难/36
一帆风顺,马可尼后来居上/38
份收费的商用无线电报/46
无线电波飞越大西洋/49
德福雷斯特发明了无线电的心脏/55
发明权的诉讼/62
立法成为海上航行的保护神/70
精彩页
    科学巨匠的功绩
    人类从对电磁现象的初步认识至今,已经有24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直至300多年前,人们还把电和磁看作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独立的物理现象。19世纪上半期,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电与磁有着内在的联系,从而产生了电磁学,并萌发了无线电电子学的概念。在进人电子技术时代的今天,人们不会忘记法拉第、麦斯韦和赫兹等科学巨匠的名字。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是一位贫困的铁匠的儿子,自学成才的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他12岁上街卖报,13岁到一家图书装订店当学徒。22岁时法拉第有机会听了伦敦皇家学会会长戴维的一次化学讲座,事后他把听讲记录寄给报告人,得到戴维的称赞,不久便成为戴维在皇家学院实验室的一名助手。1813年10月,法拉第随同戴维先后到法国、意大利、德国和比利时访问和讲学,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他经过艰苦的努力,于1825年任英国皇家学院实验室主任,1824年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还是法国科学院院士。
    1820年4月,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物理教授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1851)发现:把小磁针放在通电导线附近,磁针会出现偏转现象。这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奥斯特的发现动摇了2000年来电与磁不相关的根深蒂固的旧概念。又过了十多年,1831年10月,实验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当导线在磁场中做切割磁力线运动时,或者把一根磁铁插入由导线绕成的线圈中时,导线或线圈中就有电流产生。奥斯特和法拉第的发现,说明――动电生磁,动磁也能生电。实际上,美国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Joseph Henry,1797―1878)比法拉第早一年就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他没有及时公布自己的发现,为此他很懊悔。在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感应定律以后,法拉第冲破当时绝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的超距作用(即电磁作用力的传递不需要任何媒质,也不需要传递时间,像万有引力那样是超距、超时作用力)的框框,认为电荷与电荷之间,磁极与磁极之间,通电导线之间,以及通电导线与磁场之间都是通过电力线和磁力线产生相互作用的。1832年,他曾大胆地提出了“电力和磁力是以振动方式传播”的理论。法拉第似乎还隐约感到有电磁波的存在,可惜这一极为珍贵的见解当时并没有公布于世,直到他死后63年,人们在整理他的1832年手稿时才被发现。
    麦斯韦(Jaines Clerk Maxwell,1831―1879)生于苏格兰爱丁堡一个名门望族,他出生的当年恰好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但对科学技术十分爱好,经常带小麦斯韦到爱丁堡皇家学会去听科学讲座,使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科学熏陶。14岁那年他在爱丁堡中学读书时就发表了卵形曲线的绘制和数学表述的论文,为此获得了爱丁堡皇家学会的金质奖章,表现出了非凡的数学天才。中学毕业后,他去伦敦剑桥大学学习。1854年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他在物理上的*大程度贡献要算是在法拉第等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系统地提出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早在1842年,美国的亨利在进行电学实验时,发现二层楼上产生的电火花竟能使放在一楼的指针磁化。只可惜他没有继续研究下去,错过了机会。1853年,英国当时*负盛名的物理学家之一――威廉。开尔文(即威廉?汤姆逊,William Thomson,1824―1907)发现:当莱顿蓄电瓶(莱顿瓶是马森布罗在荷兰的莱顿城发明的储存电荷的蓄电瓶)通过一个串有线圈的回路放电时,放电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做周期性的振荡变化。开尔文也触及到了电磁波的边缘,可惜他没有对这个现象作进一步探索。法拉第、亨利、开尔文的工作为麦斯韦建立电磁场理论开辟了道路。
    1854年,23岁的麦斯韦刚从剑桥大学毕业,怀着对法拉第电磁学说的极大兴趣,开始着手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法拉第的电场和磁场的力线概念。1855年,麦斯韦关于电磁场理论的**篇论文《论法拉第力线》发表。在这篇论文中,他抢先发售对电磁场进行定量描述,为法拉第力线提供数学基础,并以此说明法拉第所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1860年秋,任伦敦皇家学院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的麦斯韦,拜访了已70高龄的法拉第,当时麦斯韦年仅29岁。这是两位巨人**次相会,而且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会面。
    “先生对我的这篇文章有何见教?”麦斯韦向法拉第求教。“我并不认为自己的学说一定是真理,但你是真正理解它的人。”老人谦虚地回答,接着他说:“这是一篇出色的文章……但你不应该局限于借用数学来解释我的见解,而应该突破我的观点!”他们在一起谈论力线、场、电磁现象和定律。老人语重心长地启发麦斯韦要突破已有观念,建树新观点。这次会见使麦斯韦信心倍增,并决心在电磁领域努力开拓。
    P2-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门铃又响了:无线电发明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金江 陶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671174
开本 32开
页数 72
版次 2
装订
字数 50.00千字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6.16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3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2: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