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第3辑) |
内容 | 内容推荐 农村社会学论坛依托农村社会学研究学术社群,试图通过对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进行经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构建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概念体系和解释框架,形成本土化的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范式。2010年,第一届农村社会学论坛在安徽大学举办,至今已走过十多个年头。论坛参加者针对中国农村社会发展中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每年一度的论坛中分享、交流和讨论。《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主要收录论坛参加者已经公开发表且在学术界产生过一定影响的论文。第一辑由李远行教授主编,已经由苏州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发行,议题集中在村落共同体、社会行动与社会冲突、农村发展政策与实践等方面。第二辑由王晓毅教授主编,已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发行,议题集中在农村社区与组织、市场与农村社会、社会变迁等方面。本书是第三辑,议题集中在农村社区治理、农村贫困治理、乡风民俗和社会发展等方面,不少论文曾经在第六届农村社会学论坛上作过交流。 作者简介 姚兆余,1965年11月生于安徽庐江,先后毕业于安徽大学、兰州大学和山东大学,获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学位。2001年7月进入南京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史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农业史研究,出站后留校工作。曾任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现任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农业大学农村老年保障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社会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社区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目录 农村社区治理 村落过疏化与乡土公共性的重建 田毅鹏 中国乡村感性秩序崩解及其重构 李远行 杨勇 余聆溪 城市化过程中城郊农村社区治理结构变迁——基于广州A区的研究 刘金龙 黄小慧 邓宝善 农村贫困治理 精准脱贫与社会建设的有机衔接:理论逻辑、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 叶敬忠 豆书龙 张明皓 贫困治理:从技术精准到益贫发展 王晓毅 从生态贫困到绿色小康——生态脆弱区的乡村振兴之路 陈阿江 闫春华 乡风民俗 “借礼行俗”与“以俗入礼”:胶东院夼村谷雨祭海节考察 张士闪 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集体记忆重构及价值传承——以妙源村立春祭为例 鲁可荣 曹斐浩 社会发展 如何再造村社集体 贺雪峰 村庄的未来——来自田野的观察和思考 卢晖临 欠发达地区农民合作社产业发展的策略和逻辑——以甘肃陇中地区B合作社为例 姚兆余 郝泽芸 学术视野 “同乡同业”:“社会经济”或“低端全国化”? 吴重庆 乔启明的中国农村研究及其开创意义 张玉林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第3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姚兆余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80990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6 |
出版时间 | 2023-10-01 |
首版时间 | 2023-10-01 |
印刷时间 | 2023-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02 |
CIP核字 | 2022205610 |
中图分类号 | C912.82 |
丛书名 | |
印张 | 1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68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