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原生家庭、安全感与自我疗愈
内容
编辑推荐
☆ 意识到依恋伤痛,才能重构接下来的人生:成年人在心理、身体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苦恼,或多或少都可以追溯至“童年时期与养育者的关系”“人际关系总是经营不善”“不知为何看别人的脸色,被玩弄”“自我肯定感低下,迅速陷入消极”“多次被背叛”“无法信任别人,因此无意与别人深交”“认为自己消失更好”“内心认为自己一定不会被爱、被选择”……停止这些自我嘲弄的“心理游戏”吧,你值得拥有更加精彩的人生。跟随本书,一点点回顾你的人生故事。☆ 资深心理咨询师中野日出美,20年+心理治疗经验,3000例+心理咨询案例,治愈分享 中野日出美独家开创的“重建依恋疗法”效果显著,评价极高,单次治疗费用超过10万日元,预约爆满,需要等待3个多月。☆ 治愈上千依恋障碍者的“重建依恋疗法”,读者好评如潮“当我慢慢地注意到那些事情,可以哭出来以后,我的人生开始发生变化”“我在慢慢理解父母,也觉得‘自己的人生要自己负责’”“现在我通过治疗痊愈了,也能够摆脱童年时的阴影了。今后,我想珍惜自己。”“现在,我会更加重视自己的真心。”阅读本书,你也将治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内容推荐
“人际关系总是经营不善”“不知为何看别人的脸色,被玩弄”“自我肯定感低下,迅速陷入消极”“多次被背叛”“无法信任别人,因此无意与别人深交”“认为自己消失更好”“内心认为自己一定不会被爱、被选择”……如果你正深受这些“不安全”的情绪困扰,真正的原因可能是“依恋障碍”在作怪。作为一名心理医生,作者通过亲历的3000余人的人生案例,发现——成年人的不安全感,或许在童年时期便已写好了注脚。也就是说,成年人在心理、身体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苦恼,或多或少都可以追溯至“童年时期与养育者的关系”。尤其是本书所阐释的五类“毒父母”,更是让成年时期的人际挫折、孤独、不安全感等心理模式有迹可循。难道这种由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真的需要用一生来治愈吗?幸运的是,通过对自身经历和他者案例的无限共情、思考、研究,作者最终开创了“重建依恋疗法”,将“依恋障碍者”在过去未能健全形成的心理羁绊以其他形式重塑,进而解决各种各样的人生问题。这种疗法在实际运用中效果颇佳,几乎令所有人从生活煎熬中解放出来,回归自己本来精彩、幸福的人生。谨以本书献给那些深陷不安全感的牢笼、内心彷徨煎熬、自我肯定感低下、人际关系经营不善的朋友,那些尚未觉察到“依恋障碍”的朋友,以及那些意识到“依恋障碍”的存在却仍然不知所措的朋友。本书或许能成为一盏明灯,照亮你们走向光明的人生道路。
目录
序? 章? 一切不安的源头,是“依恋障碍”在作怪 什么是“依恋障碍”? “依恋障碍”如何让我们远离幸福? “重建依恋疗法”:找回我们内心的安全感 第 1 章? 从原生家庭说起:我们的不安如何形成? 童年时缺失的安全感,人际困扰的源头 导致“依恋障碍”的五种父母类型 摆脱原生家庭魔咒,解开依恋枷锁 第 2 章? 我不能、我不配:为什么我们自我肯定感低? 做不到喜欢自己,便一心期待他人认同 过度自责,真实的自己被隐藏、被伤害 六大危害:自我肯定感低让我们反复内耗 第 3 章? 为什么我们的人际关系总在受阻? 深爱却迟疑,亲情最难断舍离 有温暖的刺激,才有健康的成长 从“心理游戏”看“依恋障碍” 不期不待,其实是无法坦率地接受爱 越执着于“被爱”这件事,反而越容易失去 精神依赖:无法离开暴虐的关系 偏执的好胜心,其实是在和自己较劲 第 4 章? 从受害者到伤害者:“依恋障碍”的“遗传”特性 “依恋障碍”会怎样影响下一代? 如果没有克服“依恋障碍”就成了父母 缺乏温暖的“内在小孩”,如何长大? 被孩子“控制”的父母:过度保护不是爱 从我们这一代开始,治愈“依恋伤痛” 只要抱着改变的信念,就一定会改变 第 5 章? 重拾安全感,找到成为“安全基地”的人 究竟什么是“安全基地”? 寻找成为“安全基地”之人的要点 如何摆脱消极的“心理游戏” 明确对待“积极爱抚”和“消极爱抚” 设定小目标,一步步走向理想状态 克服“依恋障碍”的关键:从依赖到独立和自律 发自内心地感谢成为“安全基地”的人 第 6 章? 在自己内心建造“安全基地” 心态决定命运,用潜意识构建自己的心态 建造自己的专属放松区 从喜欢自己开始,成为自己的“安全基地” 像“理想父母”一样,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倾听“未来自我”的声音:没关系,你真的很努力了 第 7 章? 克服“依恋障碍”成为别人的“安全基地” 感情里,谁更认真谁就输了? 主动去爱更容易幸福 成长与改变,在于成为别人的“安全基地” 内心安稳是对自己优选的回报 在自己内心建造“爱之泉” 不是互相依赖,而是共同自立 爱他/她,就给他/她安全感 给孩子安全的爱,让他开拓自己的人生 即使离婚,也要让孩子继续拥有“安全基地” 宠物也懂情绪,如何给它安全感? 第 8 章? 找回自我,修复童年伤痕 重建生命意义,寻回人生价值 意义疗法:意义即为力量 重建依恋,找到人生的使命 寻找细小的喜悦,填补依恋空间 存在本身就是价值 克服“依恋障碍”还是屈服于它,这取决于你 因为爱,因为被需要 为了那些需要你但还未出现的人们 结 语? 你的诞生和经历都具有“意义”
书评(媒体评论)
☆ 意识到依恋伤痛,才能重构接下来的人生:成年人在心理、身体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苦恼,或多或少都可以追溯至“童年时期与养育者的关系”“人际关系总是经营不善”“不知为何看别人的脸色,被玩弄”“自我肯定感低下,迅速陷入消极”“多次被背叛”“无法信任别人,因此无意与别人深交”“认为自己消失更好”“内心认为自己一定不会被爱、被选择”……停止这些自我嘲弄的“心理游戏”吧,你值得拥有更加精彩的人生。跟随本书,一点点回顾你的人生故事。☆ 资深心理咨询师中野日出美,20年+心理治疗经验,3000例+心理咨询案例,治愈分享 中野日出美独家开创的“重建依恋疗法”效果显著,评价极高,单次治疗费用超过10万日元,预约爆满,需要等待3个多月。☆ 治愈上千依恋障碍者的“重建依恋疗法”,读者好评如潮“当我慢慢地注意到那些事情,可以哭出来以后,我的人生开始发生变化”“我在慢慢理解父母,也觉得‘自己的人生要自己负责’”“现在我通过治疗痊愈了,也能够摆脱童年时的阴影了。今后,我想珍惜自己。”“现在,我会更加重视自己的真心。”阅读本书,你也将治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原生家庭、安全感与自我疗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 中野日出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953893
开本 32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字数 105000
出版时间 2024-07-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3.11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4: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