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历代经典碑帖实用教程丛书:颜真卿·颜勤礼碑 |
内容 | 编辑推荐 书法 内容推荐 颜真卿(709—784),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间中进士。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李希烈缢杀,终年76岁。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谀权贵,曲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他一生忠烈悲壮的事迹,提高了其于书法界的地位。在书法目前,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成就优选、影响优选的书法家。其书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又吸取初唐诸家特点,兼收篆隶、民间书法和北魏笔意,一变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颜体奠定了他在书法目前千百年来不朽的地位,颜真卿是中国书目前富有影响力的书法大师之一。他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他的书迹作品甚多,楷书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自书告身》《颜勤礼碑》等,是极具个性的书体,行草书有《祭侄文稿》《争座位帖》等,其中《祭侄文稿》是在极其悲愤的心情下无意于工而进入的优选艺术境界,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颜勤礼碑》的笔法特点首先是中锋运笔,方圆兼备,横细竖粗,对比明显。主要笔画和次要笔画的区别很明显。例如“处”字一捺为主要笔画,厚重而劲健,其他笔画都有揖让,结构上字形端庄,豁达宽博,形体多取纵势,伟岸挺拔,通过笔画的穿插、避就、揖让、虚实、疏密等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形成其雍容大度、雄浑宽厚的结构特征。章法上字距较密,行距也适当缩小,在轻重之中呈现出茂密挺拔的气势。《颜勤礼碑》充分体现了晚年的颜真卿书法艺术登 目录 第1章颜真卿与《颜勤礼碑》简介1 第2章书法基础知识2 第3章点画笔法分析6 第4章偏旁部首分析29 第5章结构分析46 第6章造字练习59 第7章集字与创作118 第8章原帖欣赏13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历代经典碑帖实用教程丛书:颜真卿·颜勤礼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陆有珠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42763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8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05-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92.113.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