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王安忆小说/名家精品阅读
内容
编辑推荐

王安忆编著的《王安忆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他们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理解”与“爱”是她的创作宗旨。在艺术表现上,她的早期小说多感情抒发,近期创作则趋于冷静和细致。从王安忆的作品里普遍可以感受到一种宽厚的爱,她赋予故事中人物"英雄性",表现人物美和善良的方面。

内容推荐

王安忆编著的《王安忆小说》内容介绍: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养无数的美丽心灵。本丛书共收录了二十几位现当代文学大家的经典力作,涵盖了人生、亲情、友情、感恩、审美、励志、成长、成功等多个热点话题,并附有名师的精彩评析。细细品味,点燃智慧的澄净心灯;慢慢诵读,开启人生的芳香之旅……《王安忆小说》是该丛书之一。

目录

批注式阅读范例

小新娘

云低处

丧家犬

渡轮上

鸠雀一战

本次列车终点

小院琐记

雨,沙沙沙

苦果

这是不是那个……

小鲍庄

试读章节

这一间窄小的发廊,开在临时搭建的披厦里,借人家的外墙,占了拐角的人行道,再过去就是一条嘈杂小街的路口。老板是对面美发厅里辞职出来的理发师傅,三十来岁的年纪,苏北人。也许,他未必是真正的苏北人,只是入了这行,自然就操一口苏北话了。这好像是这一行业的标志,代表了正宗传继。与口音相配的,还有白皙的皮肤,颜色很黑、发质很硬的头发,鬓角喜欢略长一些,修平了尖,带着乡下人的时髦,多少有点流气,但是让脸面的质朴给纠正了。脸相多是端正的,眉黑黑,眼睛亮亮,双睑为多,鼻梁,比较直,脸就有架子。在男人中间,这类长相算是有点“艳”,其实还是乡气。他们在男人里面,也算得上绕舌,说话的内容很是女人气,加上抑扬缠绵夸张的扬州口音,就更像是个嘴碎的女人了。这与他们剽悍的体格形成很有趣的对比。他们的一双手,又有些像女人了,像女人的白和软,但要大和长了许多,所以,就有了一种怪异的性感。那是温水,洗发精,护发素,还有头发,尤其是女人的头发的摆弄,所养护成的。他们操起剪子来,带着些卖弄的夸张,上下翻飞,咔嚓作响,一缕缕头发洒落下来。另一只手上的梳子挑着发绺,刚挑起,剪子就进来了,看起来有些乱。一大阵乱剪过去,节奏和缓下来,细细梳平,剪刀慎重地贴住发梢,张开。用一句成语来形容,就是,动如脱兔,静如处子。

这一个苏北人,就是说老板,却不大爱说话。他的装束也有了改变,穿了件黑皮夹克,周转行动多少是不便的。也许是做了老板,所以不能像个单纯的理发那样轻佻随便了,再加上初做生意,不免紧张,于是就变得持重了。他包剪和吹,另雇了两个年轻姑娘洗头,兼给烫发的客人上发卷。有了她们,店里就聒噪多了。她们大约来自安徽南部一带,口音的界别比较模糊,某些音下行的趋向接近苏北话,但整体上又更向北方语靠拢。最主要的是,语音的气质要粗犷得多,这是根本的区别。她们的年龄分别在二十出头和三十不到,长相奇怪得很相似,大约是因为装束。她们都是削薄碎剪的发型,发梢错乱地掩着浑圆的脸庞,有一点风尘女子的意思。可她们的眼神却都是直愣愣的,都像大胆的乡里女子看人。五官仔细看还有几分秀气,只是被木呆的表情埋没了。她们都穿一件窄身编织衫,领口镶尼龙蕾丝,袖口撒开,一件果绿,一件桃红。裤子是牛仔七分裤,裤口开一寸叉,脚下各是一双松糕底圆口横带皮鞋。衣服都是紧窄的流行样式,裹在她们身上,显得很局促。她们经过室外强度劳作的身体,出力的部位,像肩、背、臂膀、髋部、肌肉都比较发达,就将这些衣服穿走了样。倘若两张椅上都坐了洗头的客人,她们便一边一个,挺直身子站到客人身后,挤上洗发水,一只手和面似的将头发搅成一堆白沫,然后,双手一并插进去,抓、挠、拉。她们就像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抬肩,悬臂的姿式一模一样,抓挠的程序动作也完全一致,看上去,很是整齐。她们还都喜欢抓挠着头发,眼睛看着正前方镜子里,客人的眼睛,直逼逼地,要看出客人心中的秘密。看了一时,再侧过头去,与同伴说话。她们说话的声音很大,笑声也很响亮,总之是放肆的。老板并不说她们,看来,是个沉默的人,还有些若有所思的。她们于是会疏懒下来,只是依样画葫芦般地动作,却没什么实质性的效果。这时,客人就会发声音了:你不要在表面划来划去,要抓到里面去。受谴责的小姐便委屈地说:方才的客人还说我的指甲太尖了呢!客人再说:你手指甲再尖也无用,只在表面上划。这时,老板就站起来,走到客人身后,亲手替客人洗发。小姐呢?依然带着受委屈的表情,走开去,到水池前冲手,然后往墙边铁架折叠椅上一坐,那姿态是在说:正好歇着!她们多少已经学油滑了。P1-2

序言

批注式阅读是我国传统的阅读方式之一。有些读者喜欢读书时在文中空白处写下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感受,留下阅读时思考的痕迹,这样的阅读就是批注式阅读。

我国从古代开始就风行批注式阅读。俗称“春秋三传”的《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对《春秋》的出色批注而出名,这三本批注式读本的出现,为《春秋》的广泛传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汉魏时期,郦道元也因批注《水经》,而使他写的《水经注》名誉天下。东晋时期史学家裴松之批注的《三国志》,在查阅大量史料的基础上,以超过原文三倍的批注内容丰富了原书,使许多失载的史实得以保存。明清以来,小说盛行,批注之风日盛。如金圣叹批注《水浒传》,毛氏父子批注《三国演义》,张竹坡批注《金瓶梅》,脂砚斋批注《红楼梦》。这些优秀的批注笔记随同原著一起刊出,风行一时,成为其他读者再次阅读时的可责借鉴,也成为文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近现代以来,批注式阅读仍然是伟人和有思想的文人读书的重要方式之一。毛泽东就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独到见解为世人所叹服。鲁迅先生也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国外的很多文学家和伟人也有批注式阅读的习惯。如列宁的《哲学笔记》就是由他读书时的批注和笔记汇编而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

批注式阅读不应该只是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的专利,它完全可以被普通的读者所掌握,成为一种值得提倡的阅读方式。当前,在中学广泛使用批注式阅读方式培养学生读书能力的,当首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全班同学同时阅读同一本书,每个人都在书旁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书间笔痕”,在篇末写下“篇后悟语”。然后在全班的读书报告会上交流自己的感悟,写得最好的感悟文字作为全班的阅读心得在年级进行交流,再选出最好的感悟文字集结成书。东北师大附中在进行“语文教育民族化”的教改实验中,把批注式阅读的成果汇编成《启迪灵性的语文学习方式孙立权“批注式阅读”教例》,成为各校开展批注式阅读的范例。

批注式阅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批注式阅读培养了读者的思维能力。与一般的读书不同,批注式阅读强调读者对读物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大师们写下了自己的作品,有了自己的话语权。作为读者的我们,也不能丧失自己的话语权,不能只是被动地阅读别人的作品。批注式阅读提倡读书时发表个人的独到见解,即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鲁迅先生在《读书杂谈》中提倡读书时“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萧伯纳和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都告诫过读者,如果读书时只能看到别人的思想艺术,不用自己的头脑思索的话,实际上是把自己的脑子让给别人做跑马场。孔子日“学而不思则罔”,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不想把自己变成只会吸收别人思想的书橱,或者让自己的头脑完全变成别人的跑马场,那么,就学习一下批注式阅读吧。

其次。批注式阅读培养了读者的写作能力。因为批注式阅读是一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方法,它直接培养了读者的写作能力。尤其是每篇作品后面的“篇后悟语”,简直就是一篇完整的评论文章。读书时常常动笔把自己的点滴体会记录下来,坚持这样做,一定会在写作能力的培养上有巨大的收获。

再次,批注式阅读促使读者自觉扩大阅读的广度。在东北师大附中的批注式阅读教改实验中发现,同学们为了提高自己的批注水平,常常出现“以文解文”、“以诗解诗”的情况。即阅读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时,引用同类作品进行解读,批注效果往往令人拍案称奇。在批注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一句时,就有两名同学分别写到:“颔联与王籍《入若耶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用声响来反衬所在环境的静雅清幽。”“这是‘居高声播远,因是藉秋风’,与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不同。”同学们为了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查阅更多的同类作品,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批注水平,也扩大了知识面。

最后,批注式阅读为读者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一般认为,读书只是个人的活动,与他人无关。但批注式阅读不同,它可以把批注的成果提供给别人,成为大家交流思想和见解的平台。像脂砚斋批注的《红楼梦》、金圣叹批注的《水浒传》等,对后世读者的启迪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即使在中学生中进行的批注式阅读,也在全班、全年级乃至更大的范围内,提供了大家交流思想、发表不同见解的平台,这种同龄人之间的读书心得交流,是非常有益的。

我们出版的这套“名家精品阅读”与同类读物不同,它不仅向读者提供了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在每一页给读者留下了写批注式阅读心得的空间,使读者可以很方便地、随时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如果几十年后,拿出本书看一看,你会一凉喜地看到自己当年心灵成长的轨迹。

我们在每本书的前面精选了一篇作家的代表作进行批注式阅读,给大家提供一个样本。读者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批注。相信读者们一定会写出比范文更优秀的读书心得,让阅读成为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2011年9月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王安忆小说/名家精品阅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安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02645701
开本 16开
页数 1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2
出版地 吉林
24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2: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