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牡丹亭
内容
编辑推荐

《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或《还魂梦》,作者汤显祖与英国的剧作大师莎士比亚是同时代人。《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四百余年盛演不衰。该剧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生死离合,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礼教和伪道学,热情歌颂了追求自由幸福和个性解放的精神。本书选本精当,注释通俗,适宜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广大读者。

内容推荐

在《牡丹亭》中,汤显祖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表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两个青年男女,为追求婚姻自由和生活幸福,勇敢地同封建道德礼教进行斗争的精神。毋庸讳言,《牡丹亭》这部文学价值很高的作品,由于是以戏曲形式表现的,有相当部分读者阅读起来不便。为此,我国著名女作家赵清阁在40年前,将《牡丹亭》改编成小说《杜丽娘》出版,两次印刷,颇受欢迎。

目录

一章 延师

二章 闹学

三章 惊梦

四章 访谒

五章 悼殇

六章 拾画

七章 还魂

八章 婚走

九章 遇母

十章 闹宴

十一章 硬拷

十二章 团圆

试读章节

一章 延师

杜丽娘是一个美丽聪明、颇富才情的姑娘,年方十七岁。父亲是南宋南安府(今江西大庾县)的太守,名叫杜子充,为人顽固不化、冷酷无情。母亲甄氏,性情软弱而慈祥。他们都已半百高龄。杜丽娘没有兄弟姊妹,因此颇为父母所珍爱;父母要把她教养成知书识礼、不失宦门规范的闺秀,平日管束甚严,不许其稍有逾越规范之处。于是,年纪轻轻的杜丽娘,就变得老成庄重,毫无一些天真活泼的气味。她画得一手好丹青,山水、人物、花卉,样样都能。绘画丰富了她的生活,扩大了她的眼界,使得她的胸襟豁朗了,她常常向往那些画图上的世界,她幻想有一天也能逍遥自在地游山玩水,观花赏月。但她知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她的内心便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这哀愁只有随身伴伺的小丫鬟春香明白,父母都体会不出。

春香比杜丽娘小两三岁,还是一个天真调皮的孩子。杜丽娘爱她伶俐、爽朗,也教给她读书识字,为的也让她懂些礼数。

三月仲春的一天晌午,杜丽娘正在绣房里聚精会神地画着一幅仕女秋千图,只剩几笔就快完成了。春香坐在一旁读着—本《女儿经》,读得琅琅有声。可是不时把眼睛移到画案上,偷看杜丽娘作画。忽然她发现画图上有一只栩栩欲飞的彩色蝴蝶,禁不住走过去叫道:

“哎呀,这只蝴蝶像活的!”

“傻丫头!”杜丽娘轻轻啐了一口。

过了一会儿,杜丽娘已经画好了,她自己端详了一会儿,只见那秋千架上的仕女仿佛在飘荡,一树垂杨仿佛在迎风摇曳,多么生动美妙的一幅写春图啊,她也满意地笑了。最后她题了“秋千图”三个字,还觉得差点什么,她想再题上一首诗,但沉思了半晌,却未下笔。

“有画无诗煞风景!”杜丽娘皱着眉头自言自语。

春香看见杜丽娘为此扫兴,便说道:

“小姐何不拿去给老爷夫人看看,请老爷题上一首诗,岂不是好?”

春香的话提醒了杜丽娘,她稍一思忖,便道:

“春香,去关照厨房,备些酒菜,再去禀告老爷夫人,就说我请老爷夫人看画饮酒。”

春香答应了_一声,连忙去了。

杜丽娘随后拿了画图来到后堂,先向父母请了安,再展开画图,毕恭毕敬地说道:

“女儿今天画成了_一幅秋千图,请爹娘赏鉴。”

杜子充和杜夫人近前一看,果然画得精致,不禁同声称赞。杜夫人向杜丽娘夸奖道:

“我儿真是一个才女!”

“可惜不是男孩儿!”杜子充说罢,叹了口气。

杜夫人不以为然地笑着辩道:

“丽儿虽是女儿,凭她这份才貌,将来配上一个好门婿,一样可以为你我争光的。”

杜子充点了点头,又捻须沉吟道:

“这画倒画得好,只是少了题句。古人绘画,兼习书法、诗词,我儿还须在这上面做做功夫。”

“小姐正是来请老爷题诗的。”春香插了嘴。

杜丽娘忙向春香微嗔道:

“丫头多嘴!”

当下酒肴已经摆好,杜丽娘便请父母上坐,自己坐在下首。丫鬟们侍立两侧。春香替每人斟了酒,杜丽娘站起来敬了二老各一杯,说道:

“如今春光明媚,女儿略备酒肴,与爹娘同乐,愿二老岁岁长青!”

“难得我儿孝心!”杜子充和杜夫人陕活地一饮而尽。  杜丽娘记起刚才的话题,微笑着说道:

“爹爹适才训教女儿学习诗词、书法,我原也想到的,只是无人指教,也是枉然。”

“是呀,这诗词、书法之事,必须老师指教才行。”杜夫人随声附和着。

杜子充不假思索地说:

“夫人指点指点好了。”

“老爷取笑了。”杜夫人笑着连连摇头,“依我之见,还是老爷指点吧!”

杜子充又喝了一杯酒,想了想说道:

“我衙内忙碌,无有工夫。”

“那就请个先生来教授丽儿也好。”杜夫人说。

杜丽娘听见母亲提到请先生,大喜,便也央告道:

“爹爹既要女儿学识进益,若能延师教授,再好没有了。”

“休得胡言,女孩儿怎能延师教授?自己学习学习好了。”杜子充毫不考虑地拒绝了。

杜丽娘不敢再讲下去,默默地低了头。杜夫人却从旁怂恿道:

“老爷,你我暮年无子,只这一个女儿,又难得她聪明智慧,理当好好栽培于她。”

杜子充立刻沉下脸来,凛然说道:

“女孩儿只要略知些周公礼数,针线刺绣是正经,诗词书画不必讲究。况且千金闺秀,抛头露面也多有不便。”

“请一个女先生如何?”杜夫人想了想说。

杜子充冷笑道:

“越发异想天开了,自古只有男子为人师,岂有个女子做先生的?”

杜丽娘一言不发地吃完了饭,怏怏地拿起画来怅然回绣房去了。

杜夫人目送杜丽娘走后,认真地向杜子充劝说,该把杜丽娘培植成一个德才兼备的女子,嫁了出去,也显得父母教导有方。杜子充被杜夫人劝说得有些活动,考虑了许久,才决定为杜丽娘延聘一位年高德劭的老师。

P1-3

序言

公元1598年,中国古典戏曲史上的又一名著《牡丹亭》(一作《牡丹亭还魂记》、一作《还魂记》)面世。这部作品的出版和上演,立即轰动当时文坛,“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与此同时,汤显祖的名字也不胫而走,名播天下,成为人们敬重的伟大戏曲家。这位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戏曲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他自幼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才学过人。万历十一年中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等职,后以不附权贵而被免去官职,去国还乡。自此,“日与文墨自娱”,潜心著述。其作品甚丰,尤以戏曲《紫钗记》、《牡丹亭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著名。而《牡丹亭》则是其代表作。

在《牡丹亭》中,作家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表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两个青年男女,为追求婚姻自由和生活幸福,勇敢地同封建道德礼教进行斗争的精神。毋庸讳言,《牡丹亭》这部文学价值很高的作品,由于是以戏曲形式表现的,有相当部分读者阅读起来不便。为此,我国著名女作家赵清阁在40年前,将《牡丹亭》改编成小说《杜丽娘》出版,两次印刷,颇受欢迎。

为弘扬《牡丹亭》这部优秀作品,在征得赵清阁女士同意后,我社将其1995年作了适当修改的小说《杜丽娘》改名为《牡丹亭》,并将1934年出版的戏曲本《牡丹亭》加以校点、整理,两部书合集出版,以供读者观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牡丹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明)汤显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2617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1997-01-01
首版时间 1997-01-01
印刷时间 2012-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37.2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2
出版地 吉林
240
16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