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华商标与文化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上第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我们可将其称之“文化物质”。这些文化特质是该民族创造的,经过长时期的演化发展,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特征……

商标的历史悠久,可以说,自从有了产品、市场和商品,就有了商标的雏形。商标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有一个从粗略到精细的漫长演变过程,到近现代更是成了一种艺术品。很多收藏家对商标情有独钟,就是因为他们把商标当成艺术品来欣赏,为其中的艺术魅力所吸引。

内容推荐

商标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园中绽放出的一朵奇葩,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日益引人注目。本书聚焦商标,从历史、文化、竞争、审美、发展等方面,多视角、全方位地察隐烛幽,透视扫描,解读那一个个维系着企业生存发展、生动而又鲜活的商标符号。翻开此书,你可以看到一个五彩缤纷,具有挑战性的商品世界。

目录

序(1)

前言(1)

一 商标史话(1)

一个商标,是一个图形或符号。无数个商标的集合,便构成了中华商标的历史。

古代商标文化的形成与发展(2)

近代商标的历史环境与竞争形式(11)

当代商标的发展走向与特点(18)

商标文化的根系支脉(24)

二 商标景观(30)

一个商标,留下时代的一个足迹。不同时代商标的汇合,便构成了那个时代的商标景观。

商标拥抱着市场经济(31)

商标随着经济市场化进程发展(35)

商标因市场而丰富生动(38)

商标的随流、趋同景观(41)

商标的个性、人文景观(58)

商标中的逆流浪花(69)

三 商标事件(76)

一个商标,是一个历史事件。伴随着时光的流逝,有的悄然离去;有的却光彩依旧,让人回味无穷。

中国最早的商标是“白兔为记”(77)

“谢馥春”商标假冒案(79)

按脚档案做鞋的“内联升”(81)

黄楚九的商标意识(83)

中国第一部商标法(85)

“三角”毛巾斗“铁锚”(87)

方液仙给中国生产了第一支牙膏(89)

“美华利”是中国最早的时钟商标(90)

杨济川与“华生牌”电风扇(92)

我国最早生产的“马头牌”绘画颜料(94)

“双钱”不屈不挠维权益(96)

“象牌”水泥的抗争(98)

“兵船”商标注册第一号(100)

“海普牌”针剂药的贡献(102)

“亚浦尔”灯泡商标的来历(104)

味精之最“佛手牌”(106)

“剪刀”商标被抢注事件(108)

战火中的“会狮”香烟商标(110)

四 商标文化(112)

一个商标,是一叶运载着文化的小舟。无数个商标的汇集,便聚积成厚重的中华商标文化。

商标载着文化航行(113)

中华龙文化(115)

儒家思想文化(121)

王朝文化(126)

方、圆符号文化(130)

民俗推崇文化(137)

五 商标故事(146)

一个商标,是一个符号。它看起来很简单,却又十分鲜活。它凝聚着商标人的智慧与结晶,反映着经营者的追求与愿望。在它的背后,有许多发人思辫的生动故事。

“茅台酒”古老奥秘多(147)

“同仁堂”中西合璧放异彩(149)

“张小泉”剪刀誉满五洲(151)

“全聚德”烤鸭风味独特(154)

御用圣药“龟龄集”回归民间(157)

雷允上与国药六神丸(159)

杜康酿酒的传说(162)

“狗不理”维权故事多(166)

道口烧鸡“义兴张”的佳话(168)

集天地灵气的“信阳毛尖”茶(170)

“三毛”侵权案留下的思索(172)

“红豆”商标寓相思(175)

“东方红”情系陕北老区人(177)

“红旗渠”流淌不竭财源(179)

“大寨春”酒香飘神州(181)

“康奈”发展谁奈何(183)

广告大战争标王(185)

中原之星“亚细亚”的兴衰(187)

老翁泼墨警示李登辉(190)

巨人发展错方位(193)

澳门回归时的七子广告(195)

方便面成功的“康师傅”(197)

新飞人的诚信、环保观念(200)

夏利牌汽车商标的启迪(204)

“中华”牙膏洋为中用求发展(207)

“张大哥”一举成名被抢注(210)

老子青牛过函关(213)

“月宫”中的仙境(216)

洛阳古城驼铃声(218)

保险柜上的“大兽”(221)

从“龙马”说《河图》、《洛书》(224)

防盗门上的看家狗(227)

六 商标审美(230)

一个商标,是一件艺术作品。无数个商标的组合,便构成了商标艺术的大看台,让人们在商标艺术中寻求美,享受美。

品味商标中的美感(231)

难挡诱惑的“娃哈哈”(233)

青春永驻“杉杉”树(235)

商体联姻“健力宝”(237)

土味洋味“乐百氏”(240)

热情奔放“万家乐”(242)

“红蜻蜓”展翅欲飞(244)

国际航标“吉祥鸟”(247)

美好象征的“小天鹅”(249)

心疑形释共感觉(252)

兴味兴象的“九久图”(254)

蓝色梦境,心旷神怡(256)

物类相从“春燕”归(258)

心理需求保平“安”(260)

曲字美化寓哲理(262)

镶嵌叠合的“金伞”(264)

意与象浑“云里梅”(266)

流行于时的“贵妇人”(268)

诗情画意摇柳景(270)

线条佳构的“群乐”(272)

别具一格的亲情味(274)

物惟求新“奇美特”(276)

汉字妙用说“星高”(278)

召式广告“真不同”(280)

“争春”恋春绘春(282)

联想翩翩的“菊花井”(284)

动静相宜车马图(286)

“俏人”的风流韵味(288)

“风雨”中的景观(289)

劝君快上“青云”路(290)

“容佳”中的爱美心理(291)

灵活随机的“三久”牌(293)

象征与联想的“企鹅”(295)

“玉立”的立人之道(297)

肢体语言达信息(298)

亮晶晶的“丽珠”(300)

金鸡形象的魅力(301)

七 商标琐拾(303)

商标,是企业展示自我的皇冠,参与市场竞争的武器。多视角、全方位了解、认识它,有益而有趣。

火柴商标记沧桑(304)

改革开放话吊牌(307)

汉字商标是富矿(309)

拼音字母的风采(324)

偶得佳句“沐春”歌(331)

成语的多功能表意(333)

古今汉字标志借鉴(339)

汉字商标发展的美好前景(343)

八 商标集锦(344)

中华商标,林林总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宏观:大到宇宙,小到一叶;远自农耕社会,近至市场经济,包罗万象,无所不在。微观:天地生、文史哲、数理化、工农兵、气象万千,无所不有。

龙商标(345)

汉字商标(360)

字母商标(370)

其它商标(378)

后记(394)

试读章节

古代商标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很长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萌芽发生很晚,商品经济发展很慢。作为商品的标志和记号的商标,从它的原始雏形到现代意义的商标,经历了漫长的形成过程。探索我国古代的商标文化,对于了解我国古代商品生产、中国商标的产生和特点,继承中国商标文化的优良传统,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的商标文化等,都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一、我国古代商标的滥觞

我国古代的商标,始于先秦时期的印信。那时的印信,统称为玺。《周礼·地官·司市》中说:“凡通货贿,以玺节出入之。”《释名·释书契》中释“玺”字说:“玺,徙也,封物使之可转徙而不可发也。”其作用为封物的信验,就是将物件用绳子捆好,在绳结上用泥封固,然后在泥上捺上印章,如现在火漆印封一样,运输途中不得拆封,保证货物转徙中的安全。多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各地发现很多印信,如城阳侯印(秦)、轶侯家丞(汉)、齐大匠丞(汉)等(图1—1、1—2、1—3)。这些印信古朴庄重,典雅大方,虽然和现代商标不同,但它具有“区别”的作用,已含有当代商标的一些意义,应当视为我国商标最早的雏形。

春秋末年,由于冶铁业的产生,铁制生产工具的出现,加速了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形成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社会生产力大为提高,社会有了简单商品生产形式,商品交换增加,城市经济随之发展起来,山东的临淄、河北的邯郸、中原的大梁(今开封)、洛阳等,都成为商品集散的城市。手工业生产者为表示与别人的产品有别,往往将作坊名称和工匠的姓氏,打印或刻制在产品上,出现了我国早期的商标,考古出土的铜镜上,就印有邹氏、袁氏、马氏、宋氏等。在修复长城时,考古工作者也从秦砖上发现有产地、窑场名称、工匠姓名等印记。这些印记具有质量和责任的标识,也就有了信誉和名气的意义,赋予了商标的具体作用。

晚于印记、早于商标的是商业广告。最初的广告是汉代铸于铜镜上的铭文,宣传某家生产的铜镜质地优良,加上一些吉祥祝语,迎合顾客的心理,以顺利销售他家的产品。从出土文物中见到的铜镜铭文如:

“侯氏作镜大元伤,巧工刻之成文章,左龙右虎辟不阳(祥),七子九孙居中央,夫妻保日安。”

“吕氏作镜自有纪,长保二亲口子孙,辟去不羊(祥)宜古(贾)市,为吏高升居人右,寿如金石。”

铭文除记有铜镜的生产者和质量优良外,还祝愿使用者趋吉避邪,长寿高升,夫妻子孙安康,批发他家的铜镜容易出售等。

东汉以后,造纸术进一步提高,纸质适宜书写、绘画、印刷,开始有了使用纸质的文字、绘画广告。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出土了一件印有杭州一店铺生产的金箔包装纸,纸上印有商标广告。1984年内蒙古自治区的考古工作者,在黑城遗址发现了一件用墨书写的广告,全文是:

制造诸般品味,薄海馒头锦妆。

请君来日试尝,伏望仁兄早降。  今月初一至初八日小可人马二。

散发(张贴)广告者叫马二,经营的商品是食品,自己谦称“小可”,尊称顾客为“君”、“仁兄”,诚请试尝,通俗易懂。

上述两件文物,发现地址在新疆和内蒙古自治区,可见利用广告来传递商品信息,在东汉时已是普遍现象。20世纪8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省沅陵地区出土了一件较为完整的纸质商业广告,木刻印刷,并有图案,使单一的商品广告,向图文并茂的商标更走近了一步。P2-4

序言

《中华商标与文化》将要付梓。这是一本研究中国商标文化历史,鉴赏商标文化内涵的书。我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多年,对商标工作比较熟悉,想在书前说几句话。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稳步地进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已生活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环境中,众多的生产与生活用品都具备了商品的属性。商品生产伴生了用图画和图案形文字制成标志性的商标,附着在商品和包装物上,商品生产者利用它宣传商品的用途和质量,打造本企业的形象,以区别于同类的其它商品;商品经营者利用它表明所经营的商品来源和信誉,开拓该商品的销售领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市场;消费者则根据商标提供的信息,确定自己的选择,从而完成商品流通的最后环节。商标就是这样随着商品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游弋在人们身边,俯拾皆是,无处不在,成为人们无法拒绝的文化现象。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在传统文化之林中,商标文化是年轻的一支。这是因为我国的封建社会历史太长,社会经济形态长期停留在封闭的农业自然经济阶段,商品的标志需要很少。近现代的中国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军事、政治、经济侵略,民族工业产品备受舶来品的包围和挤轧,商品少,商标也少。新中国成立后,受国内外形势的局限,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缺乏完全意义的商品生产,商标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与商品伴生的商标文化,在国内远远比不上诸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其它类型的文化,历史较短,线条较细,内容也欠丰满;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商标文化尚未达到成熟的阶段,因而研究中国商标历史文化的专著很少。这本书的编者们,收集了与商标有关的大量资料,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编写成书,应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商标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凝聚着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许多文化现象,浸润着企业的经营理念、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意志风格,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则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能给商品的生产和经营者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随着我国商品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国内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打造名牌,创造驰名、著名商标,已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重要手段;保护知识产权,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也需要我国广大工商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

本书的编者过去长期在基层工作,他们退休后,为商标文化研究做出富有成效的编写工作,这种精神非常可贵,应当受到商标理论界和管理部门的重视。

本书的编者,有多年的商标管理工作方面的实践经验,有一定的国学知识积蓄,驾驭文字的功夫较强。他们把大量的商标文化资料,梳理成中国商标的历史、文化、事件、故事、审美等篇章,事例简短,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对企业创造名牌参与竞争,有启迪和借鉴意义;对商标的设计、使用和管理者,也有参考作用,达到了科学性、知识性、可读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一本很有用处的好书。

由于工作业务上的关系,我和本书的编者过去频有接触。他们曾说过,退休之后要编写一本有关商标历史文化方面的书,我表示赞同并予以鼓励。现在他们把书编出来了,我很高兴地写了这些文字,权当此书的序言。

侯丽叶

2006年3月28日

后记

在《中华商标与文化》付梓之时,本书的编者要向学界专家和广大读者道一声谢谢!

我们都是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干部,在长期的业务工作中接触了商标,深感中华商标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是我们国家宝贵的文化财富,萌发了将中国商标与文化整理成书的想法,退休后边学边干,完成此书的编撰工作。

这一愿望,首先得到国家商标局副局长侯丽叶同志的热情鼓励。上海市徐汇区工商局的专家左旭初先生知道后,提供了许多20世纪30年代的珍贵资料。在他们的鼓舞下,我们学习、参考了范鲁彬、祁聿民、舒化鲁、龚美、王国轮、高慎盈、舒乙、张紫苑、赵家华、王秉钧、杨利华、王宗耀、赵赛香等众多专家、学者以及国家工商局的同志们在《中华商标》、《国际公告》等刊物上所发表的文章和资料,才将这本书编成。我们对上述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感谢偃师市工商局对我们的大力帮助和支持。

商标与商标文化浩如烟海,要将这些资料集录筛选,剪裁缝缀,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我们虽努力编撰,但书中不妥或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期望专家、学者和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马东岐康为民2006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华商标与文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东岐//康为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18242
开本 32开
页数 3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8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生产管理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760.5
丛书名
印张 12.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8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