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智人全史(精)/读客轻学术文库
内容
内容推荐
尼安德特人,海德堡人,丹尼索瓦人、弗洛勒斯人……地球上曾有至少17个古人类人种,但大部分在气候剧烈变化时期就灭绝了,而短暂躲避了这些灾难的族群,也因认知能力低而销声匿迹。变化从未停止 ,智人想要存活下来就只能利用环境,并不断地改变自己。
如今,智人需要面对的是城市拥挤、空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核武器、精神疾病等等这些危害更强、风险更大、解决成本更高的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回顾人类历史的长期趋势以及重大转变,方能找到人类未来发展走向。
翻开本书,看智人如何突破重围成为赢家,又如何能持续改善应对未来危机。
目录
导? 论
第一部 冰河之子:人类散居世界与文化分化滥觞 (公元前20万年至公元前1.2万年)
第二部 泥土与金属:农业肇始到“青铜时代危机”的 文化分化(公元前1万年至公元前1000年)
第三部 帝国的震荡:从公元前1千纪初期的 “黑暗时代”到公元14世纪中期
第四部 气候逆转:瘟疫与严寒中的扩张与创新 (14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期)
第五部 大加速:在变暖的世界中加速变革 (1815年至2008年)
导语
曾经至少有17个人种在地球上出现过,但只有智人1种存活至今。
著名历史学家费利佩·费尔南德斯-阿梅斯托,被《纽约时报》盛赞为“比肩吉本、汤因比、布罗代尔的历史学家”。
尼安德特人雄踞欧亚二十万年,为何面对智人迅速败亡?
拥有高超狩猎技术的海德堡人为何还是灭绝?
能适应高原恶劣环境的丹尼索瓦人为何被淘汰出局?
翻开本书,看智人如何突破重围成为赢家,又如何能持续应对未来危机。
160幅全彩大图、15幅地图,图文并茂,营造极佳的阅读体验
既严肃严谨又轻松好看的学术书
精彩页
在过去的60年左右的时间里,研究者已经在许多灵长目动物中确认有文化存在,并声称许多其他物种也是一样。然而,与其他物种相比,人类文化的善变出乎意料。当某种文化物种群体以不一致的方式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分化,但这个过程在人类群体中发生的频率要高得多,转变的范围要大得多,其他动物无法与之相比。人类文化把这一系列不断发生的变化称为“历史”。它们毫无规律地自我转变、发散并混合,现代尤其是最近都在明显加速。它们随时随地都在急剧地变化着。
第一个故事有关分散与融合,即生命如何繁衍与相遇。对于分散的问题,我想如果银河观察者用一个词来总结我们的历史,那肯定是“优势”。它意味着智人,我们这个在考古记录中首次出现的人种,其有限而稳定的文化如何经过扩散和自我转化,发展出令今天的我们彼此感到惊讶的、规模宏大且差异巨大的生活方式,并占据了星球上每一个可居住的角落。我们发源于一个小物种,在东非这个资源有限的环境中以一种统一的方式生活。在这里,所有人的行为方式都相差无几:搜寻相同的食物,通过同一套纲常连接彼此,应用同样的技术,运用相同的沟通方式,研究同一片天空,尽其所能想象同样的神灵,还很可能如其他灵长目动物般服从男权,同时又崇尚女身体的魔力—这种魔力具有独特的再生能力,并与自然的节奏相协调。正如本书第一部作者展示的那样,随着移民群体适应新的环境并与他人失去联系,他们发展出与众不同的传统,以及独特的行为思考方式、家庭和族群组织方式、世界观、相互交往和适应自然的方式,并崇拜他们独特的神灵。
直到大约12000年前,他们都拥有类似的经济模式:通过狩猎采集来维持生计。但是气候变化引发了不同的策略,有些人选择继续传统的生活方式;另一些人选择放牧或耕种。马丁·琼斯在第三章讲述了相关故事。第四章和第七章则阐明正是农业促成了各种文化变革。约翰·布鲁克撰写的第五章说明,诸如气候突变、地震及微生物的演化等人类无法控制的环境要素,其动态调整有时会维持,有时则会破坏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此外,文化具有自身的动力,部分原因是人类的想象力不可遏制,不断重新描绘世界并激励我们实现愿景;部分原因是每一次改变,尤其是发生在科学、技术和艺术等文化领域的改变,都释放了新的发展潜力,其影响在我们周围比比皆是。
本书的第三个主题即人与大自然其余部分的关系。人为干预环境的经历看上去像是一系列九死一生的故事,每一个都如历险记般传奇,情节丰富,跌宕起伏。农业帮助务农者在气候变化中生存下来。然而,它在家畜间创造了新的疾病,使人类社会陷入依赖特定粮食供应的困境,为组织和发动战争,管理生产、灌溉和仓储的专制政体提供了合理性。工业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但代价是“炼狱般拥挤的城市”和“黑暗的撒旦磨坊”中令人生畏的劳动条件。化石燃料释放了巨大的能量,但引发了空气污染和全球变暖。人工合成的杀虫剂和化肥让数百万人免于饥馑,却侵蚀了土壤,破坏了生物多样性。核能使世界免于能源枯竭,同样也威胁着世界安全。医学使数百万人免于身体疾病,但四处蔓延的“生活方式疾病”(通常由滥交、暴食、吸毒和酗酒导致)和蜂拥而来的精神疾病大肆损害生命。总体而言,全球的健康环境危机四伏。高昂的医疗成本使世界上大多数地区无法享受到医学进步的红利。技术使我们免于遭受持续出现的一系列自发性问题的侵扰,但是又创造出危害更强、风险更大、解决成本更高的问题。具有技术依赖性的世界就像一首歌中的老妇人一样,为了抓住一开始吞下的那只苍蝇,她不断吞下捕食前者的更大动物。她的结局“当然是死去了”。当前,我们没有比依靠技术升级更好的策略。
本书第四个主题显然涉及一个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变革影响的领域:我们可以称之为文化的局限性。所有有关人性的停滞和多面的故事显然都有着一成不变的背景,善与恶、智慧与愚昧都超越了文化的边界,似乎永远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正如伊恩·莫里斯指出的那样,尽管我们提升了成事的能力,但我们的道德和待人处世仍然陷于自私与敌对。安加娜·辛格也指出了我们增强的能力中有多少被用于破坏:相互攻击、毁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摧毁作为我们共同家园的生物圈。
当然,我们可以指出某些改进。也许本书中最令人欣慰的变化是我们的道德共同体逐渐扩大,几乎涵盖整个人类。这项成就令人惊叹,因为人们通常用以形容19世纪伦敦城中的景象—肮脏、污秽、人口密集、城市拥挤不堪,不善待自己亲人或同胞之外的人。正如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所指出的那样,大多数语言里除了代表群体成员的名词,都没有“人类”一词,称呼外人的词汇往往都带有“野兽”或“恶魔”之类的含义。在外貌、肤色、文化差异、地位高低、能力强弱的表象下,引导人们看清人类共同体的努力是长期而艰巨的。一些关键节点可以在曼努埃尔·卢塞纳·吉拉尔多 、安加娜·辛格、保罗·卢卡·贝尔纳迪尼和杰里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智人全史(精)/读客轻学术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译者:王栎//雷娟利
编者 (英)费利佩·费尔南德斯-阿海斯托
绘者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3012012
开本 16开
页数 50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500
出版时间 2023-09-01
首版时间 2023-09-01
印刷时间 202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世界史读者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038
CIP核字 2023111041
中图分类号 Q981.5
丛书名
印张 33
印次 1
出版地 海南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7: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