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工厂男孩/工厂三部曲
内容
内容推荐
《工厂男孩》系“工厂三部曲”丛书之一,是一部以真实的工厂生活为背景的纪实文学作品。
作家丁燕在其成名作《工厂女孩》引发巨大社会反响后,又将写作视线投放到了工厂男孩。为深入理解工厂男孩的生活,作家住进了工厂宿舍,在看过一张张明亮肆意的面孔、听过一个个悲喜聚离的故事后,前后历时两年创作了这部非虚构作品。
这部作品展现了工厂男孩常态化的生活真相和精神状态,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于理解现代工业洪流下普通个体的命运有着重要意义。
目录
第一章 电子厂的开工日
第二章 住进工厂宿舍
第三章 工厂路的秘密
第四章 男工来到电子厂
第五章 午餐插曲
第六章 十九岁出门远行
第七章 母与子的战争
第八章 追时代的“90 后”
第九章 学生工的抗争
第十章 给“女神”打电话
第十一章 模具厂里的钢铁男工
第十二章 工厂之外的“泥土生活”
后记
导语
《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好书;全新修订,新增数万字;著名作家邱华栋作序推荐,著名文学评论家王晖、北大学者张慧瑜联袂推荐
书评(媒体评论)
《工厂男孩》所展现出的技法与魄力是毋庸置
疑的。丁燕以诗人的情感、小说家的技巧、人类学
家的眼光再现了当代中国产业工人的特殊生活,而
那些褶皱深处的细节,通过她的描述变得栩栩如生
、引人入胜。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作家 邱华栋
丁燕的作品以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行动、注重
原生态的人物呈现、艺术化的细节场面描写、启人
心智发人深省的非叙事性话语、基于人性人道人文
关怀的叙述立场等,将人民的“痛”与“爱”呈现
出来,将自己对于中国当下发展的认识表达出来。
这也许就是一个作家的情怀、责任与担当。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鲁迅文学奖评
委 王晖
精彩页
如果电子厂是一座庙宇,那利润便是它的供奉对象。
每一个走进电子厂的人,都需要通过不断的身份认同,才能找准新的定位。一旦进入电子厂,便是进入了利润游戏;一旦进入电子厂,便成为利润机器的细小齿轮;一旦进入电子厂,无论在里面如何龇牙惨叫,待试图讲给别人听时,却不知从何谈起。
A326,是一间没有桌子的男工宿舍——五张高低床靠墙摆开,吊扇下空空荡荡。男工的东西比女工少得多。这个宿舍和女工宿舍完全不同:那里因为有各类布帘,让人生出一种温馨之感;而这间屋子如原始洞穴,就那么赤裸裸打开,毫不掩饰,一眼望去尽显破败、狼藉、晦暗。
我来到这间屋子,是为着跟住在这里的男孩聊聊,了解他们各自的故事。
十七岁的王小门来自河南,一张蜡白的脸,眼神涣散,神情阴郁。当我向他提第一个问题时,这少年便用翻白眼来回应我。他眨巴着眼睛说出自己的名字时,脸部肌肉微微跳动,越发显出孩子气的恼怒。他用流水账总结自己:“进厂才一周,在制造部当作业员,干组装。”
他尽量用最简短的语言应付我,希望能尽快结束这干巴巴的对话。看我一时间不会收工,他便决意反抗,将话锋一转:“其实,我去年就在这儿干过半年。”
看到我惊诧地瞪眼,他得意地笑了起来。他当然知道这里要“站”,他也不想来,但又没找到别的活。
我顺嘴一问:“你做的是什么产品?”这次轮到他惊诧瞪眼:“产品?我做的是货吨。”工厂生产线的最大特点就是高度分工,这样劳作效率更高,品质更可靠。生产线都是小批量、多批次按订单生产,员工根本不知道产品的名称,干脆一律叫货。无论电视、照相机、手机、钟表、眼镜、手袋,还是电玩、五金、塑胶件,在拉线旁操作的那个人看来,千篇一律,都是货。
我问他晚上怎么打发时间,他说看小说。我于是朝他的床铺扫描过去,却没看到一本书。他又扳回一局地笑了起来:“我在手机上看哦!”
“看小说看入迷,第二天迟到怎么办?”我追问道。
他挪开枕头,咧嘴笑:“我有法宝!”除了手机定时外,他备有两个小闹钟,放在枕头两侧。那两个巴掌大的小东西,像两个小婴儿,到了钟点就一起啼哭,将他从最沉的梦中唤醒。我抬眼端详他——灯光昏黄,烘托出眼睫、鼻翼很立体。
这样的面孔,出现在这样的地方,以这样的方式抵抗这样的粗陋……我莫名心痛。
他说,打工虽然是混江湖,可混也有混的章法。他坦言十四岁初中毕业就开始打工,三年时间总结了两句话:“不要迟到”“要快”——迟到的错误简直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晃晃,就等着挨训和扣钱吧;而一旦起床慢了,穿衣就慢,洗脸上卫生间也慢,及至吃饭慢,到车间动作慢……归根结底罪魁祸首就是一个字:慢!
王小门没有女朋友。他不知道要找什么样的女朋友——“看缘分吧”。以前他听别人说,“电子厂是姑娘村,五金厂是和尚庙,制衣厂是婶子店”,等他到了电子厂,乌压压都是大老爷们,只零星地见到过几个婀娜多姿的女孩,还没等他细细打量,对方就即刻消失在人海。
他有时会去厂门外的士多店(杂货店)前打台球,让眼睛换一个频道。每天看的都是生产线上的黑色周转胶箱、不锈钢机壳、绿色线路板、白色无尘衣,当看到正打台球的女孩趴伏时,他便咧嘴笑。
我问他:“发工资那天都干啥?”
“吃炒菜、喝啤酒喽。”他不喜欢喝白酒,因为自己有病,医生不让喝。他的皮肤那样白,是因为有病?对于这一点,他绝口不提,我也不好问。
再次见面时,王小门带来了同学邵新磊。两个人简直是“黑白配”——邵新磊个子矮小,头发浓密,脸庞黝黑,五官刚硬,十指粗短。
邵新磊说他“第一次进厂”非常拘谨忸怩。来电子厂之前的一年多,他在北京朝阳门卖糖葫芦。但邵新磊用干巴巴语调描述的北京,和升国旗的北京没什么太大关系。他口中的北京是粗鄙、阴沉和疲倦的。朝阳门卖糖葫芦的生活就是日复一日地早出晚归。邵新磊穿行在巨大的摩天楼高架桥间,他目光所及的顾客大多古怪:古怪地臃肿,古怪地散发香气,古怪地发出尖锐笑声。深夜躺在胡同小平房的木板床上,整个人黏涩得快要发出咸臭味。他真想赶快逃跑,趁那股臭味尚未溢出。
和他一起卖糖葫芦的六个人,是他的舅舅、姨姨们。他们形成了一个家族作坊流水线:女人制作,男人销售;每人每天工作十二小时。所以,邵新磊说:“卖糖葫芦的人是北京最忙的人。”
邵新磊的父母总是吵架,而他完全不能理解成年男人对自己女人的不耐烦,亦不能理解男人可以将女人长时间丢在家中不管不问。最初,父母是一起出门打工。现在,父亲在县城跑车,母亲在村里种地,家里还有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弟弟。他初二时便辍学,但并不遗憾,“村里和我一起玩的男孩到了初一、初二就都不上了”“老师讲的听不懂”“父母想让我上,但我自己不上了”。于是,他选择了去北京卖糖葫芦。
在北京忙碌一天捏着零碎毛票回到小屋,舅舅、姨姨们直通通射来的目光,仿佛能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工厂男孩/工厂三部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丁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882848
开本 32开
页数 2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6
出版时间 2023-10-01
首版时间 2023-10-01
印刷时间 202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36
CIP核字 2023174664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