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老子探源与古义新证/出土文献与古史史料学研究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从研究重点来说,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为探源与年代学,一为古义新证,这也构成了本书的上下编。本成果总体上不再纠缠于一些微观的字词考证,而是选取攸关《老子》年代学研究的一些具体个案,如礼制、大小国问题、观念背景等,并与《左传》《国语》等早期文献所记载的史实进行对比研究。本书的讨论既不限于一般出土文献常见的字词考证,也会跳出很多老学研究者单纯以老证老或者以道家文献证老的故辙。 目录 前言 上编 探源与年代学 申论先秦学术史上的“私家著作”问题——基于出土文献和古书体例研究的反思 由《左传》《国语》等书所载史实论《老子》思想的礼学背景 由郭店简《成之闻之》篇申说《老子》思想的礼学背景 由《左传》所载史实论《老子》中大、小国关系的年代学特征 早期文献中的“老成人”言与《老子》思想的渊源——兼说《金人铭》《老子》的文本性质及思想关联问题 《老子》“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观念溯源 由周人的“巧利”之弊说到《老子》的“绝巧弃利” 下编 古义新证 “盗憎主人,民恶其上”正诂——兼说《金人铭》与《老子》的相关问题 汉简本“积正督”与《老子》十六章古义臆诂 说《老子》的“建德若偷”——兼申今本五十九章“早服”当从郭店简本作“早备” 郭店简《老子》“绝伪弃诈”证说 再论《老子》“无为而无不为”思想的理解问题——由三十七章“镇”字的解读说起 “无以”与“毋已”:再论《老子》三十九章的章旨——兼说《老子》流传过程中的版本因承及文本校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附录一 由帛书《易传·缪和》解《谦》卦申论清华简《保训》的“三降之德” 附录二 由清华简《芮良夫毖》之“五相”论西周亦“尚贤”及“尚贤”古义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老子探源与古义新证/出土文献与古史史料学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宁镇疆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320701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7 |
出版时间 | 2023-05-01 |
首版时间 | 2023-05-01 |
印刷时间 | 2023-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64 |
CIP核字 | 2023069945 |
中图分类号 | B223.15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