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张化桥的股市真话最新修订版)
内容
编辑推荐

初版获评“2010年和讯华文财经图书大奖” 、“蓝狮子·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度最佳金融商业图书”,深受读者及业内人士好评。

“最佳中国分析师”、“最敢讲真话的和有良知的分析师”张化桥的重磅真话,文风幽默、犀利,视角独到、言出大胆。

张化桥编写的《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张化桥的股市真话最新修订版)》在2010年版本的基础上更新近半,增添了通胀、小额借贷等内容,更加贴近当前的金融市场状况。

内容推荐

在这本《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张化桥的股市真话最新修订版)》里,张化桥说:你越折腾亏损的概率越高,股票投资“越简单越粗犷越好”;不要妄图去作预测,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傻瓜,对于股市的未来,最好的回答是“我不知道”;不要轻易相信证券分析师的话,因为这些话很有可能只是因为工作需要而说;所谓的“价值洼地”其实是个陷阱,死抱僵化的价值投资理论,会使你破产;要用创业投资的眼光选股票;通胀是一场国难,股市很可能成为通胀的牺牲品;中国企业引以为傲的成本优势已不再,而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所以在中国脱颖而出的企业都是特别值钱的……  《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张化桥的股市真话最新修订版)》(作者张化桥)告诉我们在这些真话背后,我们可以寻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作为普通股民,我们应该如何避开各类陷阱、如何挑选优质的投资对象、如何形成正确的投资习惯、良好的投资心态,做一个简单、幸福、跑赢大市的股民?

目录

修订版序 不断醒悟,暂离股市

自序 投资靠知识,更靠心态和领悟

第一篇 股民和基民的悲哀

股民和基民的悲哀

股民们常犯的六大错误

投资的最高境界是无为

股民注意:惹不起,躲得起

克服焦虑,做一个幸福的股民

只能买赚10倍的股票

如何挑选50~70只股票

越简单粗犷越好

首先是不亏钱

叛逆者的宣言

第二篇 假如我是傻瓜,我如何战胜市场?

买股票太麻烦吗?

买股票就相当于建合资企业

股民不要凑热闹

用创业投资的眼光选股票

我对几个行业的看法

“带工厂的股票”为什么不行

你的护城河有多宽?

如果你的股票突然跌了一半……

假如我是傻瓜,我如何战胜市场?

你可以跑赢对冲基金

第三篇 高收入的穷光蛋

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执行力很重要 / 119

主营业务不是“宗教枷锁”

三种企业三种命

高收入的穷光蛋

光有利润高增长还不够

资本运作的局限性

为高利贷平反昭雪

第四篇 “价值洼地”是个危险的词

股票的估值并不重要;

“价值洼地”是个危险的词

高成长率与估值陷阱

巴菲特的遗憾

买便宜货可以导致破产

第五篇 证券分析师的局限

证券分析师的局限

证券分析师的四部曲:抵赖、修正、狡辩、再修正

如果我再当证券分析师

历史书可以害你不浅

丢掉你的预测吧

第六篇 通胀是国难

通胀是国难

巴菲特说:通胀伤害股市

我的退休金全靠股市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我最近读了美国先锋500指数基金(Vanguard 500 Index Fund)的创始人约翰·伯格(John Bogle)的两本书,一本是他2007年写的《长赢投资:打败股票市场指数的简单方法》,另一本是他2008年写的《够了》(Enough)。这两本书的共同主题十分鲜明,我把它记录在此,以警告我自己,也与读者分享。

先说股民的悲哀。伯格说,你们瞎折腾个什么呢?每天忙忙碌碌。买卖频繁,只是帮了券商的忙,肥了税务局。可是作为一个群体,股民的回报只是等于大市的回报而已。这还没有扣除股民在瞎折腾过程中的费用。这些费用包括调研成本、交易佣金和税收。从中长期来看,大市的回报在扣除货币贬值因素之后,无非也就是4%~6%,因此,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费用的比重。扣除费用,股民作为一个群体,必然跑输大市。这是一个数学上无法挑战的定理或者不等式。

在欧美100多年的股市历史上,不少智者也总结出过这个定理。可是股民们还是乐此不疲。为什么呢?为什么100次股灾也不足以教会股民呢?原因很简单,大多数股民根本没有理解这个浅显的道理。也有不少人明白这个道理,但过于自信和贪心。他们认为,虽然股民作为一个群体只能跑输大市,但自己有优越的智商、选股能力和心理素质,因此,必然能跑赢大市。我记得几年前某机构在美国作过一个样本很大的问卷调查,结果很有趣:19%的人确信自己属于美国收入最高的1%的群体。

我们经常听到张三、李四炒股赚钱的例子,可是当他们亏钱的时候,他们一般是轻描淡写或者讳莫如深的。从中长期来看,持续炒股而成功的人是极少见的,其概率就像中六合彩一样低。

有人可能辩解说:“我过去三五年的投资回报真的很高。”可是伯格提醒我们,你真的跑赢大市了吗?特别是,把瞎折腾的费用扣除之后,你还能跑赢大市吗?最后一点,过去的三五年不能代表未来的三五年,统计学上的“均值回归”(Reversion to the Mean)让你不敢得意。

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欧美股民明白了自己的瞎折腾从中长期来看有多么愚蠢,于是共同基金行业越来越兴旺,共同基金占股市的交易和持股份额也越来越大。但是伯格认为,基民与散户相比。几乎同样愚蠢。基金行业作为一个整体,当然也只能跑输大市。作为一个整体,它们本身就是大市,怎能跑赢自己呢?除去买卖基金的费用,以及基金本身的各种费用,这个行业当然也只能跑输大市。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企业回报率下降的当今世界,每年1%或者2%的费用率简直是一个吃人的数字。伯格说,不管基民们是赚还是赔,费用可是刚性的,这不是很可笑?

伯格说,基金行业的从业人员绝大多数很尊业,智商高,也很诚实,但作为一个整体,他们不创造社会价值,也不为基民们创造价值。伯格自己作了大量调研,也引用了大量权威机构和人士的研究。比如,他引用了耶鲁大学基金会首席投资官戴维·斯文森(Dayid Swensen)的研究:在多如蚂蚁的基金中,只有约4%的基金在过去20年中扣除税收和费用之后能够跑赢大市,而且平均起来也只是比大市的回报率多了0.6%而已;而96%的基金跑输大市,而且输得很厉害:平均每年跑输4.8%。大家都知道基金经理和券商有发财的,可是发财的基民却很少听说过,伯格如是说。我突然想起一个例子,挖贾金的人不见得赚钱。但生产和销售铲子及铁锹的人可以大赚其钱。  最近20年在美国还有一个很兴旺的行业就是投资顾问行业,投资顾问们帮基民们选择投资哪种基金,何时投入,何时退出,煞有介事。当然,这些人不是做义务劳动的,基金的买入和卖出也不是没有费用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过去20年内,投资顾问们推荐的基金的回报率严重跑输基民们随心所欲所选的基金的回报率。 .

过去20年里,千千万万的基金中,只有美盛集团(Legg Mason)的米勒先生{Bill Miller)的基金连续15年跑赢标准普尔500指数,但跑赢的幅度也不大,后来他的名气大了,基金的新钱也多7。他却越来越难跑赢了。最近两年,他严重跑输大市。米勒先生能因为跑赢大市而成为杰出英雄,这一现象本身就说明跑赢大市就好比中六合彩一样困难。

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是现代证券分析行业的开山鼻祖。他到晚年(1976年)才开始对证券分析的作用产生极大的怀疑。他对记者们说:“我不再鼓励大家研究股票。40年前(即20世纪30年代),到处是便宜股票,因此,证券分析让人们大获其利。可今天,每只股票都被大量懂行的人反复研究过,不再值得费人力物力去研究。”啊哈!如果他今天还健在,不知他会对当今的证券分析行业(以及投资行业)作何评价。伯格引用这个故事不是说投资股市不能赚钱,而是说股民必然跑输大市。

伯格说,基民们不要试图挑选好的基金,它们都是一回事。过去3年表现好,不代表未来3年表现也同样好。表现好坏只能事后才知道。与其说基金经理水平高,不如说他运气好,但是没有人能够总是碰上好运气。

哈佛大学基金管理公司的前总裁杰克·米亚(Jack Meyer)在业内成绩骄人。他在2004年对美国《商业周刊》记者说:“整个投资行业就是一个大骗局。大多数人以为他们能找到高水平的基金经理来为他们理财,而我认为85%~90%的基金经理是跑输大市的。扣除费用之后,他们是摧毁基民财富的。”

伯格给普罗大众的建议是买指数基金,永不出售,让企业的中长期增长带给你资本增值和分红。试图选择一个最佳切入点是蠢人玩的游戏。伯格列举了大量的数据说明,从中长期来看,指数基金费用极低,让基民睡得踏实,而且回报不菲,超过绝大多数管理积极的共向基金或对冲基金。伯格在两本书里反复强调复合增长的巨大威力。1000元投资如果每年回报6%,10年之后便是1791元,20年之后便是3207元。他还特别强调简单的东西往往比复杂的东西好得多。

在欧美,这10年来指数基金开始受到欢迎。不仅是散户,而且很多养老金公司、工商企业以及大学的基金也开始把一部分投资放到指数基金。伯格建议大家投资于涵盖范围最广的指数基金,而且不要追逐带任何概念的指数基金,因为当一个概念开始走红的时候,往往也是价格偏高的时候,基民的进入正好中了埋伏。总之,股民和基民们永远不要觉得自己比别人更聪明。

伯格在1975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指数基金——先锋基金,现在其个人财富在美国财富榜位列100位之内‘。他的书不是为了稿费而写,所以特别值得一读。他几十年前就已功成名就,现在75岁高龄还十分活跃。我很欣赏他书中的智慧。他的两本书文笔流畅优美,没有几个我不认识的字,于是我决定把它们当成我的英文课本典范。他个人有网站,只要你在搜索引擎上输入他的名字,网络就会把你带到他的网站,那里有朴素的智慧。伯格书中讲的全部是美国的情况,如果在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那纯属巧合,请读者不要大开国驾。P3-7

序言

2011年6月,我从瑞士银行退休,到广州花都万穗小额贷款公司当董事长。原因很多:我爱小额贷款行业,我仰慕万穗公司的人们,我想做点PE(私募股权基金)股权投资。当然,也有另外一个小原因:我想暂时离开股市,站得稍微远一点……

我最近老是在想一个问题:作为股民,我究竟想赚谁的钱?如果我想赚上市公司的钱。那么我就必须选择那些从长远来看有成长潜力的好公司,耐心等待它们成长(毕竟,草长出来也是要花时间的)。如果我想赚其他股民的钱,那么,我就必须学点心理学,或者学会打听消息,试图先人一步,着重分析短期的经济数据和公司的财务数据,以及猜测其他人对这些短期数据的反应(求二阶导数)。

从短期来看,股市基本上是一个零和游戏。如果你做短期。那就只能依靠比别人聪明或者幸运,赚其他股民的钱。因为公司的业务不能在短期有明显变化。但是。股市在中长期并非零和游戏。

有几个道理,我们也许可以串起来(它们实际上是同一个道理的几种说法):

1.短期投资就是想赚其他股民的钱;长期投资就是想分享上市公司在生意中赚的钱。

2.短期投资只需要研究股民,研究股票;而长期投资者才需要研究上市公司。

3.我们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比大多数人聪明,而实际上,我们就是大多数人。

4.短期投资者需要关注价值洼地,而长期投资者关注几年甚至几十年以后的结果,不需要太看中间的过程。

5.上市公司的董事们经常被迫赚钱,因为他们的买卖受到限制。

6.IPO(首次公开募股)是一场热闹,亏钱容易赚钱难。

7.总的来说,做PE股权投资的人们比做二级市场的人们好像聪明一些。对不起,我说这句话,会得罪太多人,请允许我收回这句话。做PE股权投资的人们跟做二级市场的人们相比,赢在了起跑线上。他们投资的企业也许能够上市,也许终究不能,所以他们一般被迫留足了空间,而二级市场的人们总是指望“见势不妙,撒腿便跑”,可是我们总是在还没有来得及跑掉之前,资金就不见了一大半。这时候,于心不甘,继续持有,于是我们就亏了更多。

8.最好不要作预测;如果你一定要作预测,那就只作长期的、模糊的和方向性的预测。预测几个月以后的物价、金价、铜价、汇价或者股价,实在是不明智的。

去年9月,我出版了《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 (初版)一书。但是醒悟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对于我这种在股市泡了17年,中毒很深的人尤其如此。最近,我把今年继续思考的结果放到了书中,把过时的内容剔除了。这个更新本将于10月份摆在你面前,我自己很满意。谢谢编辑沈家乐和卓巧丽,也谢谢读者给初版所提的很多意见。

是为修订本之序。

书评(媒体评论)

化桥确实是个宣传员、警告员。他不和人家争论,他只告诉你,在哪里是摸不到石头的,炒股票是很难发财的,高收入者是穷的,一些金科玉律的东西是不能信的,政府为人民,但实际上是为他们自己的……有意思。

——蔡洪平 投资银行家

张化桥这类敢做敢言的分析员,在香港并不多见,他的分析和思考过程,正是笔者不断鼓吹的典范:提出问题,挑战既有思想,敢下判断。

——香港,原复生 《原氏物语——原复生财经评论集1》

张化桥自称是“投资者的走狗”,一直坚持到企业实地调研。正因如此,这位“湖北农民”及其团队击败了美林的薛澜、摩根大通的何启忠,连续两年在中国整体研究方面排名第一。

——《新财富杂志》,2003

他总是能够精确地找到中国股市里最好的股票。

——埃里克·瑞特,芝加哥Driehaus资本经营公司基金经理

张化桥经济学科班出身,然而读他的书,轻松怡然,不会觉出学究气。因他似乎从来不把投资当成一门“技术”,而是把它看做一门“艺术”。是故,张先生的投资颇具禅意。

——书评人 许骥

其实,类似的话也有不少人说过,不过,这次是张化桥,让我更加坚信了某些东西,或者促使我在抛弃某些想法和做法时更坚决了一点。

——豆瓣书友 Pengker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张化桥的股市真话最新修订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化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30502
开本 32开
页数 190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17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91-49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8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