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示众(精)/知识分子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示众(精)》一书精选了钱理群先生近年来最优秀的十余篇文章,主要包括《漫说“鲁迅五四”》《孔夫子在当下中国的命运》《“撄人心”的文学》《这本书竟是如此沉重》《寻找失去了的大学精神》《直面中学教育的深层次问题》《一百块钱,有多轻又有多重》《示众》等,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关注青年人成长,关注国家命运的人文情怀。

内容推荐

《示众(精)》是钱理群先生的杂文、演讲自选精华,《示众(精)》内容涉及鲁迅研究、文学现象评述、大学精神探讨、地方文化研究、乡村建设以及自我评述。篇篇文章都对知识分子的思想顽疾进行诊断与医治,秉承独立知识分子“永不满足现状”、“永远批判”的精神血脉,将灵魂救赎进行到底。

目录

知识分子丛书总序

漫说“鲁迅‘五四'”

“鲁迅左翼”传统

孔夫子在中国当下的命运

这本书竟是如此沉重

“撄人心”的文学

寻找失去了的“大学精神”

直面中国教育的深层次问题

一百块钱,有多轻又有多重?

地方文化研究的意义

寻求中国乡村建设与改造之路

我的告别词

示众

后记

试读章节

有意思的是,正是鲁迅立场的双重性,在今天就遭到了两个方面的质疑和挑战。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来纪念“五四”九十周年,实际上是面临着两种思潮:一个是否定科学、民主、启蒙的思潮,一个是科学、物质、民主崇拜,将其绝对化的思潮,而这两个思潮都会导致对“鲁迅‘五四’”的否定,我们今天要坚持、发扬“鲁迅‘五四’”传统,也还是必须“横战”。

对科学、民主、启蒙的否定,来自三个方面。一些人在“批判普世价值”的旗号下,将科学、民主,以至自由、人道等理念通通送给“西方资产阶级”,而加以拒绝。一些人则从民族主义、保守主义立场出发,指责“五四”启蒙主义输入西方科学、民主理念,批判儒学,导致中国传统的“断裂”,是“文化大革命”的源头,有人甚至因此给鲁迅戴上“汉奸”的帽子。还有一些人也用后现代的理论来批判启蒙主义。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辩明。首先是如何看待“五四”启蒙主义对儒学(即所谓“孔家店”)的批判。我在很多场合都讨论过,不妨再重申我的两个观点:一是“五四”对儒学的重新评价,其批判锋芒,是指向将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神圣化、宗教化的中华中心主义和独尊儒学的文化专制主义的;把孔子从“圣人”的地位请下来,让他和诸子百家平起平坐,这才是真正恢复了孔子的本来面目。二是“传统的断裂”确实是我们当下必须面对的现实,但却不是“五四”造成的。事实上直到我们的老师辈——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知识分子都有很高的传统文化的修养,真正的文化断裂是从我们这一代五六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开始的。而这正是从1957年反右运动以后推行的“批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文化”的极“左”路线所造成的恶果,其背后是一个文化专制主义的体制问题。如果把责任推给“五四”那一代人,就不仅会客观上形成对体制弊端的掩饰,而且还会把其内含的“思想专制”的逻辑继承下来,这是必须警惕的。

其次是如何认识鲁迅的启蒙主义。确实,有一类“启蒙者”,自命为“真理的掌握者、垄断者”,以“导师”乃至“国师”自居,他们的所谓…启蒙”,是要向“芸芸众生”宣示“真理”,强制灌输:这样的启蒙主义是有可能导致专制主义的。而这正是鲁迅所警惕、所要批判和反对的。他一再声明:自己绝不是、也当不了“导师”,更不是“国师”,道理也很简单:我自己都不知道路该怎么走,如何给别人指路?因此,鲁迅写文章、演讲,总是把他自己的困惑、没有想清楚的问题,同时告诉我们:他要和我们一起探讨、追寻真理。他绝不试图收编我们,他只是要逼我们独立思考。——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启蒙主义;我们今天也还需要这样的鲁迅式的启蒙主义。

也还有些人,因为鲁迅在坚持民主的同时又质疑民主,而给鲁迅戴上一顶“反民主”的帽子,据说这也是鲁迅和专制主义“合谋”的“铁证”。我说过,这是一个可悲的隔膜,恰恰暴露了批判者的民主观的浅薄:实际上陷入了民主崇拜。这里还可以补充一点:鲁迅对民主、科学、物质的批判性审视,是和他对现代文明(他当时称为“近世文明”)和国家现代化的理解联系在一起的。他明确指出:绝不能简单地“以富有为文明”,“以路矿为文明”,“以众治为文明”,而同时必须“立人”,也即必须把“人的个体精神独立与自由”作为中国现代文明、现代化的基本目标,在“立人”的基础上“立国”。——在今天这个唯物质主义、唯科学主义、消费主义泛滥一时的时代,鲁迅的“立人”思想的意义,我想不用多说,同学们都是很清楚的。而他对“个体精神自由”的呼唤,更是提醒我们:在关注多数人的“民主”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少数人的精神“自由”。此外,鲁迅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还特别提出了社会“平等”问题,强调要维护劳动者的利益。这都是对“鲁迅‘五四…的重要发展,在今天的中国,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当然,还是我们今天的演讲一开始就说过的那句话:鲁迅的思想传统(还有鲁迅的文学传统,那是需要另作讨论的),仅是……

P9-11

序言

在“乱书渐欲迷人眼”的当下,我们出版人最大的期待就是读者能够向理性阅读回归——同时我们深知,出版人有义务引领这种回归。基于此,我们策划出版了这套李银河老师主编的《知识分子丛书》。该丛书的作者们是活跃在当代中国知识界、思想界的著名知识分子,他们各自精选十余万字超出自己专业领域之外的,关注社会、关注思想、关注人生的优秀作品奉献给读者朋友。这些学者的研究领域不同,作品风格各异,有散文、有随笔、有杂文、有回忆录,或向读者传递他们的知识,或向读者展示他们的思想,或向读者讲述他们的生命体悟,从不同的方面给我们启迪。当然,这些文字是作者们对自己生命历程和精神历程的私人记录,其中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并不“代表”谁,对读者而言亦是见仁见智之事。

让图书成为人的精神家园和智慧源泉,让高品质的阅读成为人的精神享受与生活方式,这是我们一贯的出版主张。我们相信这套书是奉献给读者的精神盛宴;希望籍由这套书,让知识分子阶层的阅读成为一种风气,让这种阅读提升我们的人文素养与精神境界。

李银河老师为组织、选编本丛书多方奔走,耗费心力甚巨。在此谨致敬意;王水博士、郑红霞老师为本丛书的策划、选编做了大量具体而细致的工作,至为感谢!

后记

李银河先生约我加入她主编的“知识分子丛书”,我欣然应命——我们虽然不是同一专业,几乎没有往来,但我对她的研究和言论,一直是关注而心怀敬意的,自然不放弃这次合作的机会,也可以借此和本丛书的其他作者一起交流思考的心得,并和读者分享思想之乐,这也是别有兴味的。

但真要编起来,却有些为难:主编要求多选短文,而我的文章,特别是退休之后写的随笔,大都是万言文,仿佛不这样说不清楚。主编希望选出自己的“得意之作”,而我的文字却过于沉重,“得意”不起来;而且坦白地说,尽管写得长,也还都是欲言又休,发表出来的,更都经过删节,有的是编者处理的,更多的是我的自伤自残。这样的文章,自己就不满意,何谈“得意”?这样,选来选去,只选出十余篇,勉强凑成十万字,让读者读这些又臭又长的文章,实在抱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示众(精)/知识分子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钱理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068486
开本 32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2
CIP核字 2013186166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6.62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15
15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3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