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重构契丹早期史(精)/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
内容 | 内容推荐 今人所见契丹早期史实为三重滤镜下的图景:中原史籍立足华夏本位而塑造的他者形象,契丹王朝出于权力意志的自我建构,后世史官将前两者拼合、掺以己见而形成的线性追溯。三者层累交叠,最终折射出的光影究竟在何种意义上反映着过往的真实?本书基于对相关历史文献源流的批判性分析,透过权威经典文本的缝隙,抽丝剥茧,逐层深入,力图呈现历史叙述复杂多元的生成衍化过程,发掘出此前罕为人知的历史情境与学术议题。借此典型个案,可望对中古民族史的研究理路加以新的反思。 作者简介 苗润博,河北张北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宋辽金史、历史文献学、中国史学史。著有《〈辽史〉探源》《〈文献清源与史学问径》。 目录 绪言 三重滤镜下的契丹早期史 上篇 文本批判 第一章 他者镜像:中原文献所记早期契丹史考辨 第一节 《魏书·契丹传》的文本来源与叙述策略 第二节 从东夷到北狄:中古正史有关契丹的归类变化 第三节 唐代“大贺氏”契丹衍生史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元修《辽史》所见契丹早期史料批判 第一节 《营卫志》部族门文本生成过程考实 第二节 《营卫志·部族上》抉原匡谬 第三节 元修《辽史》契丹早期史观解构 本章小结 下篇 史实重建 第一章 遗忘与再造:契丹王朝建国前史发覆 第一节 王朝记忆的时空表征与历史情境 第二节 青牛白马传说源流新论 第三节 阴山七骑赤娘子传说意蕴表微 第四节 耶律氏漆水郡望探赜 附论:辽朝前期自称轩辕后裔说献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转型与重塑:契丹开国史叙述的改写 第一节 开国年代问题再检讨 第二节 阿保机即位疑案重审 本章小结 结语 谁的历史?———契丹早期史问题的典型意义 附录 问题更新与范式转换:契丹早期史百年研究述评 参考文献 本书各章节初刊情况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重构契丹早期史(精)/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苗润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34749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04 |
出版时间 | 2024-02-01 |
首版时间 | 2024-02-01 |
印刷时间 | 2024-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10 |
CIP核字 | 2023234047 |
中图分类号 | K289 |
丛书名 | 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 |
印张 | 2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7 |
宽 | 162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