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漫溯秦淮梦/吴越风流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京口是吴都之地,当年孙权曾建都于此。以66岁高龄知镇江府的辛弃疾,在写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同一年和同一地点,还写了另一篇优秀的怀古之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的怀古在于述志,也为了讽今:却又同时评说了古代人物:江山依旧,英雄已逝,孙权是注定不在了,当年的盛世景象也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一空。在夕阳下,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曾经住过的街巷已经杂草丛生。当年刘裕率兵北伐,金戈铁马,如猛虎下山,驱走南犯之敌。元嘉年间刘裕子宋文帝兴兵北伐,想建功立业,再封狼居胥山,但因草率出兵而败北。我自己南归至今已43年,北望扬州一带,犹记当年遍地烽火。往事不堪回想!老百姓在北魏太武帝佛狸的庙前祭祀供奉,北方已非大宋国土了。谁还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这两篇出自《稼轩词》的杰出爱国篇章,都毫不掩饰地表露了词人对孙权的赞赏和缅怀之情,流露了他自己老当益壮、坚决主张抗金的强烈愿望。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权父孙坚曾被封为乌程侯、破虏将军,兄孙策也被曹操上奏封为讨逆将军和吴侯。自幼跟着父亲和哥哥转战各地的孙权,是个见过世面、经过风雨的有志者。他喜读书,对历史、文学各方面都广泛涉猎,奠定了熟谙天文地理、具备文韬武略的基础。孙坚战死后,孙权尽力协助孙策,表现出过人的谋略,令兄长大为惊讶。为使弟弟早日成材,孙策任他为县令,当时孙权年仅15岁。

《三国演义》中说,孙策平定了江东后,给汉朝进贡。汉朝派使者刘琬人吴答礼,孙策叫来几个弟弟挨个拜见。刘琬礼节性地点头致意,当他看到15岁的孙权后深感惊异,回去后对人讲:“我看孙氏兄弟虽然各自才华出众,逋达事理,然而寿命都不长。只有老二孙权形体魁伟,面貌奇特,骨骼不凡,有成大器的贵人相,寿命又最长,为其他弟兄所不及。”

不出所料,击败江东诸多割据势力而称霸一方的孙策,年仅26岁时就为仇家暗杀致死。临终时,孙策将孙权托付给重臣张昭,然后又将印信交给了孙权,对他说。:“举江东将士征杀疆场,与天下豪杰逐鹿中原,你不如我。但论知人善任,众志成城,共保江东平安,我不如你。现在大任落在你的肩上,你好好努力吧。”那一年是建安五年(200年)。

在孙策刚死、孙权继承父兄大业之初,东吴一些人小觑孙权,以为他年轻无能,一时日语籍籍,人心惶惶,江东六郡顿时陷入危机。危难之际,在文臣张昭和武将周瑜的全力辅佐下,孙权很快显示出他非凡的才于,使政权初步稳定了下来。孙权在团结旧部和肃清叛将的同时,大力招纳贤士,厂二揽人才,后来成为东吴重臣的鲁肃,就是在他的召唤下前来投靠的。

鲁肃是除张昭和周瑜外另一个辅助孙权的重臣。鲁肃对于孙权来说,就好像诸葛亮对于刘备一样。他也如诸葛亮在隆中茅庐畅谈三分天下那样,为孙权分析过天下大势:据我看,汉室已无法复兴,曹操也很难在短期清除。为将军着想,只有先巩固江东领地以观形势变化,同时乘曹操忙于应付北方战事之际,进兵消灭割据在长江上游的江夏(今湖北武汉)太守黄祖,征讨荆州牧刘表,最终将长江两岸广阔的领地据为己有,到那时便可以称帝号令天下了。这其实就是当年汉高祖曾经创立的功业。

按照鲁肃的谋略,孙权纵横捭阖,雄心勃勃地大展开创帝业的宏图。他首先以围剿、安抚两手解决了山越人(泛指居住在山地的越族人)的骚扰,尔后进攻并战胜割据在长江上游的江夏太守黄祖,将夏口纳入了自己的版图。正当他踌躇满志地想继续进兵荆州时,曹操却领兵南下,抢先进入荆州地界。在鲁肃和周瑜的力主下,27岁的孙权不顾张昭等老臣的反对,拍板决定与寄居于荆州的刘备联合,共同抗击曹操,最终在赤壁之战中大获全胜,奠定了自己的霸业。

为了联合抗曹,孙权将荆州的部分地盘暂时借给刘备。后来孙权屡次索要荆州,刘备都赖账不还,致使双方的矛盾激化。最后因为曹操进军关中,威胁刘备后方,刘备提出讲和,孙权也因自己兵力不足而无力强夺,结果双方商议将荆州地区分割,南郡、武陵和零陵由刘备管辖,而长沙、江夏和桂阳划归江东。孙权当然不会满足于此,一直伺机夺取整个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派驻守荆州的主将关羽北攻襄樊,大胜曹军,威震华夏。曹操暗中联络孙权,以赐封江南之地为条件要他袭击关羽后方,以解襄樊之危。孙权为得荆州,派大将吕蒙、陆逊进行偷袭,他们策划了“白衣渡江”迫使关羽在公安、南郡(今江陵)等地的守将投降。孤军奋战的关羽退守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孙权派人去劝降,关羽假装投降,将旗帜和假人树立在城墙上,自己趁夜突围,但跟随他仅有十余亲信。在突围途中被俘,而后其子关平也被孙权抓获,孙权开始不想杀关羽,在众人一致劝说下,最后将关羽父子斩首,荆州到此全部夺回。在罗贯中笔下以“过五关、斩六将”而登上一代名将神坛的关羽,却以“大意失荆州”、“关公走麦城”的悲剧告别了辉煌,留下了悲壮。

在孙权收回荆州后的第二年曹操病死,继位的儿子曹丕建立魏国。随后刘备以继承汉统的名义称帝于成都,建立蜀汉政权,并亲率大军东征孙权,决意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然而夷陵之战却成为刘备的戎马生涯中输得十分难看的_战,兵败后他自己也随之身亡。’在孙刘联盟完全破裂的时候,为防蜀汉与曹魏两面荚攻,孙权以韬晦之计谦卑地对魏文帝曹丕上表称臣。

黄初三年(222年)孙权自封为吴王,定都于武昌(今湖北鄂州),建元黄武(即黄初、章武合称)。但当曹丕为了遥控江东,得寸进尺地要求孙权将其子送到魏国做人质时,孙权就不再客气了。曹丕遂攻打江东,孙权发兵拒守,又派人向刘备请和。刘备病死后,为共同对抗曹魏,诸葛亮恢复了吴与蜀汉联盟。

江东和魏国断交,大为光火的曹丕亲自率领军队讨伐东吴。孙权采纳徐盛之计,一夜之间在长江南岸用木桩和芦苇建造了连绵数百里的假城楼,使曹丕误以为江东早有防备,临江不战而还。吴黄龙二年(229年),孙权趁机称帝建立了吴国,改元黄龙。

三国的最后一个国家应运而生,孙大帝在千呼万唤中姗姗地走进中国帝王的史册。P18-21

目录

漫溯秦淮梦——我说南京

谁开金陵王气——三国东吴大帝孙权

乌衣巷口夕阳斜——东晋丞相王导、谢安

劝君莫忧愁——南朝齐莫愁女

畅游书海的水手——南朝梁文学家萧统

故国不堪回首——南唐词人、中主李璟及后主李煜

登临送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

凤阳丐僧——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

忠墓哀——明代开国功臣勋将

龙江伟业——明代航海家郑和

痛失历史机遇——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

绝世傲骨在青楼——秦淮八艳

中国的“人间喜剧——清代小说家吴敬梓

金陵吟迹一一南京历代名人名篇

序言

照惯例,序言需请名家来写。名家倘肯赏脸写序,彼能笔下生花,余则脸上有光。然而思忖再三,还是决定由自己动手做这道菜了。并非孤而自恃、目中无人,而是觉得最了解书之内容的莫过于作者,能诠释文之情感的应当是自己。

这套“吴越风流”丛书,顾名思义,其内容自然是论吴谈越,说浙道苏,也涉及十里洋场上海滩。简言之,是写长江三角洲的。这套书讲的是吴越文化,江南佳话,湖山美女,苏浙先哲。

坦白说,我和易乾兄写这套书的动机并不纯粹。动机之一,我是绍兴人,在绍兴、杭州度过了青少年时代;易乾兄是无锡人,把一生的留影几乎都放进了无锡、苏州的相册。我们两人又曾不断地客居或旅次于江南诸地,吴越文化、江南胜景,在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抹之仍留的难忘印象。文人怀古,老人忆旧,仿佛成了一种人生的必然,对我们来说,昔日熟谙的名城旧事,经常跃入脑海,时而进入梦乡,乃是不言而喻的事。这种心情颇有点儿像白居易暮年的《忆江南》所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动笔写这套书的动机之一,就是了却自己的乡思。

动机之二,也许比较冠冕堂皇。我和易乾兄一直认为,经济上堪称全国首富、文化底蕴又十分深厚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迫切需要一套较系统和全面地宣扬、描述本地区历史文化的作品。再者,辉煌悠久的吴越文化是江南文化的主线,应当让海峡两岸同胞和海外华人多多了解,以期对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有所裨益;也希望通过弘扬吴越文化,联络和团结旅次于家乡内外的吴越乡贤,联手演绎并创造更靓丽的后吴越文化。

古老的吴越文化,一个永不枯竭、情趣无穷的话题,在演绎数千年、翻新几百遍之后,在一些人看来,似乎已经变成了平淡无味的老生常谈。对此,我和易乾兄却并不以为然,带着一种不甘心、不服输的“赌徒”心态决定另辟蹊径。故而我们写了这套以古代历史人物为主体,融情、景、史、诗为一体的历史散文作品,希冀以一种新的思路和文笔,给吴越文化带来一股新风。

由《月是西湖明》、《小城故事多》、《日出东南隅》、《太湖草木深》、《漫溯秦淮梦》、《诗满绿杨城》六部书组成的“吴越风流”丛书,以浙江省的杭州、绍兴、宁波、嘉兴、湖州、温州,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南京、扬州、镇江以及上海市等十余座城市的文化历史为背景,描述了众多吴越先贤的人生遭遇和盖世才情,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多层次的探讨和评估。书中还荟萃了古今诗人挥洒在江浙沪山川的大量优秀诗词,与瑰丽多彩的吴越风情交相辉映,让你有机会尽情地欣赏五彩缤纷的江南风情,并有缘与自己仰慕已久的古代名士邂逅相逢。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吴越风流”丛书为你展示了桃花源的仙境、迪斯尼的世界。这里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神奇,“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绝胜,“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的苍莽,“水天向晚碧沉沉”、“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幽深以及“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梦幻。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吴越风流”丛书将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呈现在你眼前。在“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江南之春,与之一起感受“柳暗花明又一村”,足以让你如痴如醉,乐而忘返。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吴越风流”丛书又将如歌如泣的先贤悲欢在你耳边倾诉。在“乌衣巷口夕阳斜”的余晖中,聆听那一曲曲“忧忡为国痛断肠”的歌吟,也必将让你悲愤填膺,泣下沾襟。

谢善骁

2011年3月于北京人济山庄

内容推荐

由《月是西湖明》、《小城故事多》、《日出东南隅》、《太湖草木深》、《漫溯秦淮梦》、《诗满绿杨城》六部书组成的“吴越风流”丛书,以浙江省的杭州、绍兴、宁波、嘉兴、湖州、温州,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南京、扬州、镇江以及上海市等十余座城市的文化历史为背景,描述了众多吴越先贤的人生遭遇和盖世才情,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多层次的探讨和评估。书中还荟萃了古今诗人挥洒在江浙沪山川的大量优秀诗词,与瑰丽多彩的吴越风情交相辉映,让你有机会尽情地欣赏五彩缤纷的江南风情,并有缘与自己仰慕已久的古代名士邂逅相逢。

《漫溯秦淮梦》为该丛书中的一本,由谢善骁所著。

《漫溯秦淮梦》以其朴实的乡情、丰富的知识、深刻的哲理和流畅的文笔,为南京文化带来了一股新风。

编辑推荐

古老的吴越文化,一个永不枯竭、情趣无穷的话题,在演绎数千年、翻新几百遍之后,似乎变成了平淡无味的老生常谈。然而于无声中听惊雷,历史散文丛书“吴越风流”以其朴实的乡情、丰富的知识、深刻的哲理和流畅的文笔,独辟蹊径,更上层楼,为吴越文化带来了一股新风。

谢善骁的这本《漫溯秦淮梦》为该丛书之一,为你展示了桃花源的仙境、迪斯尼的世界。

那还等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翻开本书,来欣赏这美丽的盛宴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漫溯秦淮梦/吴越风流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善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615553
开本 16开
页数 2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0: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