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我的精神自传/钱理群作品精编 |
内容 | 内容推荐 钱理群先生最为重要的作品。他在该书后记中说,“最后成书,已经耗费了五年时光,更是倾注了退休前后的主要心血”,“这本书,在我的学术著作中,确实占据了相当独特的地位:它既是我的自传,学术自传与精神自传,又是一部学术史、思想史、知识分子精神史的著作”;“这本书又是一部关于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思想史、学术史、知识分子精神史的研究著作”。阅读过该书手稿的北大学者贺桂梅,在对话性质的注释中表示,该书更是一部20世纪中国的经验史。 目录 上篇 我的回顾与反思 引言 “以不切题为宗旨” 一 我的人生之路与治学之路(上) 二 我的人生之路与治学之路(中) 三 我的人生之路与治学之路(下) 四 知识分子自我独立性与主体性问题 五 知识分子和民众的关系问题 六 关于启蒙主义的反思 七 关于理想主义的反思 八 关于思想与行动的关系问题 九 自然人性论与个人主义问题 十 最后的话题:关于大学教育与北大传统 下篇 我的精神自传 引言 一 历史的中间物 二 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 三 幸存者 四 学者、教师、精神界战士 五 真的知识阶级 六 思想者与实践者 七 漂泊者与困守者 后记 序言 此刻,正是2005年1月17日的早晨,面前放着我的 第一本独立完成的学术著作《心灵的探寻》,“后记” 里写着“1986年4月27日晚12时”完稿,那么,我的写 作生涯已经持续二十年了。再过一个多月,我的人生道 路也要迈过六十六岁的门槛:似乎到了作一番初步的清 理的时候了。 于是,我坐下来开始写“我的精神自传”。 “我的精神自传”,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学术、 精神自传”,因为我的精神发展是与我的学术工作紧密 联系在一起的,而且这背后是有我对学术研究的一种理 解的,夸大点说,就是我的学术观吧。在我看来,学术 研究与创作尽管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后者强调、前者却 拒绝虚构,等等,但又存在着本质的一致性:都是一种 创造主体的生命运动。于是就有了追求“自我生命与学 术的一体性”的选择:“学术的探讨,同时也是生命的 挣扎”;对研究对象的发现,同时也是对自我的发现; “随着学术上的不断开拓,自我生命也得到不断地升华 ”。[1]我喜欢在学术著作的后面,附一个长长的“ 后记”,讲述写作背后的“我的故事”,与著作中所讲 的“他人的故事”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将 这样的“后记”称为“墓志铭”,这并非戏言,因为我 每写完一本书,常有鲁迅那样的感受:“我的生命的一 部分,就这样地用去了……逝去,逝去,一切一切,和 光阴一同早逝去,在逝去,要逝去了”,编辑成书,不 过是将“陈迹收存起来”,“掘坑”造“坟”而已。[ 1]从积极意义上说,这样一本又一本学术著作,就构 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人生脚印,划出了一道在挣扎中前行 的生命轨迹。 迄今出版的我的三十部著作,就是一部我这二十年 的“精神自传”。 这不仅是因为其中投入了我的生命,更是因为,我 的所有的学术探讨,对外部世界历史与现实的追问,都 最后归结为对自我内心世界的逼视,对自我存在的历史 性分析与本体性追问—— “我是谁?我何以存在与言说?” 这就是我的学术研究的自我反观性。在这二十年的 中国与世界前所未有的大变动、大转型中,我一直紧张 地审视、拷问着自己,并通过学术研究寻找自我的安身 立命之地。 于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相应的写作阶段,就有 了不同的自我命名。 导语 本书既是一部个性化非常鲜明的思想学术人生自传,更是一部结合个人身心创痛和研究心得来总结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和中国经验的得失,反省思想界、知识界、学术界所遭遇的大问题大困境,表达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追求的深度之作。思考透彻,激情飞扬,充满了敏锐的发现与深刻的思索。黄钟大吕之声,世所少见;沧海桑田之辨,令人回味。是受过中等教育以上的读者不能不读的当代启示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我的精神自传/钱理群作品精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钱理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5446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1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0 |
出版时间 | 2016-09-01 |
首版时间 | 2016-09-01 |
印刷时间 | 202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90 |
CIP核字 | 2015188190 |
中图分类号 | K825.46 |
丛书名 | |
印张 | 13.25 |
印次 | 3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